APP下载

基于SPOC的高等数学混合教学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2018-05-14史和娣蔡井伟

知识文库 2018年8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班级

史和娣 蔡井伟

1 引言

我国著名教育家何克抗教授于2003年提出了混合学习(Blend—Learning)的概念,他认为混合学习就是要将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学习(E-Learning或Onlin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既体现教师教学的引导、监督等主导作用,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创造等主体作用,最大程度的提供教学和学习的高效性。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秉承这一理念,将线上学习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做到“线上资源丰富、线下活动精彩、考核形式多样”,使二者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2013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Armando FoX教授首次提出了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随后国内外各大名校纷纷开始了SPOC课程的实验,近年来高职院校也开始进行尝试,我校于2016年开始在大一新生中推广高等数学SPOC课程。SPOC将线上教学资源融入到课堂实际教学中,它的在线学习不是课堂教学的复制,而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因材施教地设计教学微视频、教学活动等,提高学习者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SPOC对学生的数量进行了限制,仅在我校大一班级中实施,使教師能更好地了解学习对象,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势利导地开展课堂教学。

2 高等数学SPOC课程的实践

2.1 学情分析

本文笔者用问卷星调查了2个授课班级(包含5个行政班),共147位学生,通过5道测试题大致了解了他们的基础水平、学习习惯、手机上网时间等情况,具体对比如下:

从生源情况来看,两个授课班级的生源都呈现了多样化,两个班各有接近半数的学生通过普通高考进入我校,基础水平相对好一些,但是也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程度不高,只有10%左右的学生学数学感到轻松,说明学生数学的整体水平比较低,但大部分学生还是想要努力学好数学,并且70%以上的学生主观上可以接受改变数学的上课模式。从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上看,“低头族”、“手机族”已经在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也正是这个原因,高等数学线上学习才能成为可能。从表1上看,两个授课班级的学情情况相当,再综合人数和班级的齐整性,选择了17汽修班(试验班)作为被试对象,开展高等数学混合式的教学模式。

2.2 教学模式

利用校内的泛雅平台,结合《高等数学》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将第一至三章的教学内容,全部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的教学,将传统课堂的“信息传递功能”转变为帮助学生“知识内化功能”。

而第四、五两章教学内容,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侧重于课堂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一方面将线上资源传递给学生,在经历过前三章的翻转课堂教学后,部分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观看视频大致了解到课堂上将要学习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又不是很理解,会存在很多疑难的地方,让他们带着诸多疑问来到课堂,浓烈的探知欲能使他们关注的焦点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来。

不管哪种教学模式,都需要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方法的确定、教学活动的开展、评价方式的选择等。好的教学设计可以提供教学效率,防止教学随意性,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2.3 教学活动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能有效地检验学生课前任务的完成情况、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反馈知识内化的效果。根据《高等数学》教学内容的特点、试验班学生的情况以及平台提供的技术支持,我制定了翻转课堂内的教学活动,下面以第二章第三节“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为例。

活动一:破冰活动。“在平台讨论区中,令大家印象最深的帖子”评选。不论帖子的内容如何,至少学生会关心讨论区中其他人都在讨论什么,跟学习内容是否会有联系,让学生有一种“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有困惑”的感觉,从而产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共鸣感,还可以规范讨论区帖子的质量。

活动二:测试一(线上)。将课前视频中“复合函数求导的链式法则”的教学内容和课前自测题中错误相对较少的知识点,编写5道测试题在线上完成,检测课前学习效果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根据完成情况,及时调整教学重点的深度和难度。

活动三:大家来找茬(线下)。对教学重点“链式法则”的关键点“复合函数复合过程(从外向内)的拆解”,结合课前自测题中错误较多的题有针对性地推广到更复杂一些的复合函数中,给出解答错例,大部分是学生解答时容易出错的点,要求学生抢答,找出错误点,找对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加分奖励。还可以请他进行讲解,做“小老师”,从学习者的角度帮助更多的同伴掌握疑难点,这样既巩固了知识点,又训练了他们解决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活动四:测试二(线上)。经过以上几个活动的纠偏改错后,学生基本掌握教学重点,能运用“链式法则”求解复合函数的导数了。此时给出10个具有代表性的客观题,进行考核,旨在对知识进行巩固和内化。

活动五:个性化辅导(线下)。通过教学的反馈,及时开展交流,针对测试结果较差的学生,教师开展个性化地辅导;测试结果较好的学生进行小组交流经验,一对多进行同伴辅导。在交流辅导中,相互都能有所收获。

2.4 评价方式

由于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在平台上可以随时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视频的观看情况、课前自测题的正确率、讨论区提问的次数和质量、面授课的出勤率、课堂表现等,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态度定量化。因此,试验班的《高等数学》总评成绩由线上得分、期末考试得分,两部分按照1:1的比例计算得到。既有过程性评价,又有结果性评价,多方位、多角度地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收获。

3 高等数学混合教学模式的学生满意度分析

以问卷星为平台,对试验班63位同学进行了“高等数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满意度”的调查,回收问卷54份,90.74%的被试者表示满意,有38位学生表示对线上的“课程设置、视频效果”满意,有24.07%的学生表示不满意“习题的难度”,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展现形式。

图4 对高等数学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堂面授感兴趣的部分

从以上的统计分析,基于SPOC的《高等数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受到了试验班同学的普遍认可,虽然有一些细节(线上习题的难度、软硬件的使用等)仍需要改进,但是课前自测题的设置、课堂的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受到了广泛好评。下一步继续完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整体设计,不断提升自己,在下一届本人承担的授课班级中推广,运用信息技术改革高等数学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创新训练指导项目)基于SPOC的高等数学混合教学模式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作者单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班级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班级“无课日”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