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体育课程一体化改革方向 的整体性思考

2018-05-14毛振明

中国学校体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方向课程体系技能

毛振明

编者按:2018年7月17日,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在北京召开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教材建设中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VFA180003)研讨会,启动了德育、体育、美术、音乐四个学科的大中小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重大项目研究,其中“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研究”(VFA180003-12)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承担。这一重大项目的启动,将有效破解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不知道该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形成不同学习阶段教材内容的有效衔接,并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有效实施与教学质量提高提供指导和实施依据,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及运动习惯养成,指导推进学校体育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践行。本期本刊邀请项目有关参与人员对大中小(幼)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建设及其价值诉求进行了探讨与呈现,以此为下一阶段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及开展相关教育教学研究提供思路与参考。

中国的体育课程教学亟待一个整体性的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多轮课程改革都做出了努力,但都成效甚微,因为体育课程依然面临着“上了12年体育课什么技能没有掌握”,依然是“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依然是“小学双手胸前传球,大学还双手胸前传球”,依然是“学生体质连续多年下降”……此次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建设这一国家重大课题研究,是探讨体育课程教学整体改革的又一次契机和体育课程科学化的又一次集体冲锋。笔者就此谈以下10点思考。

坚持终身体育方向:体育课程教学必须最终在为国民的终身体育实践中体现自身价值,因此要彻底打破体育课程“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课程排列方式和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可以在体育课中“熟练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如,具体的改革工作可以进行“体育走班制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验。

坚持立德树人方向:体育课程的教学必须要能够最终在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和文明行为的实效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因此,要彻底打破体育课程立德树人有目标、无内容、无途径、少方法的体育德育现状,如,具体的研究工作可以进行“体育品行课课养”等内容的构建与方法实验。

坚持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方向:各个学段的体育课程教学必须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递进的、有效的、符合各个年龄阶段学生身心特点的科学教育教学体系。体育必须打破“低级重复、半途而废”的不良状态,如,具体的改革工作可以是:“各学段的选择性和专项化教学模式”的链接承转以及各主要专项技战术学习全过程设计以及项目技能评价标准的制订与实验。

坚持与健康教育一体化的方向:体育课程教学中应包含对学生的青春期教育、营养教育、卫生教育、安全教育等,使体育课程能为学生一生的身心健康服务。如,具体的改革工作可以是各学段健康教育内容的凝练及相对应的教学方式的总结。

堅持与学生竞技体育一体化的方向:体育课程教学也必须为国家青少年体育作贡献,为国家的校园足球和校园冰雪运动等国家重点工程的推进服务。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建设要实现运动技能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其具体的改革工作既要确保体育课程教学保质保量,还要组织开展好课程相关内容的校园体育竞赛活动。

坚持培养学生体育爱好习惯形成的方向:体育课程教学必须促进和实现全体青少年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和运动习惯养成,必须打破内容陈旧、缺乏竞赛、技能低下、学生体验不到竞争与表现乐趣的不良状态。如,具体的改革工作可以是筛选和推进新兴体育运动进校园进课程以及构建以“竞争和表现”为主线的体育教学内容与方法。

坚持均衡发展的方向:体育课程教学必须既能面对发达地区的学校体育发展需要,也能适应欠发达地区,特别需要能适应老少边穷地区学校体育发展,实现“全天候的体育课程”顶层设计。如,具体的改革工作可以是设计“经济发展区域性的体育课程设计”与“版块式体育课程教学评价制度”及其适应性的实验。

坚持与家庭、社区体育教育一体化的方向:体育课程教学实现与家庭体育锻炼、社区体育活动的联动机制,必须留有与家庭体育锻炼和社区体育活动的“有效接口”。如,具体的改革工作可以是在家庭作业、体质干预、暑期活动、日常卫生、公共安全、技能发展、比赛活动等方面建立体育课程与家庭社会体育联动的“接口”和“插销”并进行实验。

坚持网络化和大数据化方向:体育课程教学实现网络化和大数据化,以实现体育课程教育与现代化技术的结合,为实现体育课程的“全方位”“全天候”“全实时”的辐射和监控,向体育课程的科学化和数字化发展迈进。如,具体的改革工作可以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顶层设计的同时,设计全国性的体育课程教学交流与评价在线平台,并整合和标准化现有的各种平台功能。

坚持与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一体化方向: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必须能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能一味迁就部分技能水平较低的体育教师而设计低水平的课程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进步同时成功。如,具体的改革工作可以在清晰认识体育教师专业化短板的基础上,推进“技能导师”“名师工作室”“优秀教师学区内任教”“师徒辐射”“精准国培”等制度建设与完善,以配合体育课程教学的整体改革。

猜你喜欢

方向课程体系技能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改变颜色和方向
位置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