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碳源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改性研究

2018-05-14杨娟李横江郭怡楠

科技风 2018年9期
关键词:改性

杨娟 李横江 郭怡楠

摘要:利用淀粉、柠檬酸作为有机碳源,配合液相分散混合、高温固相处理以及雾化造粒工艺,制备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就不同碳源包覆改性对于材料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和讨论。结果表明,三种不同有机碳源中,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从小到大依次为柠檬酸(139.4mAh/g)、淀粉(144.4mAh/g)和聚乙烯醇(153.8mAh/g)。

关键词:有机碳源;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改性

在新型锂离子电池生产中,磷酸铁锂凭借本身无毒无害、低成本、高比容量及安全稳定等特点,成为了正极材料的最优选择之一,是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热点所在。不过,磷酸铁锂材料同样存在不少缺陷,如低温及倍率性能差、电导率低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对此,需要做好材料改性工作,对其性能进行强化。

1 实验与检测

1.1 仪器与试剂

在实验中用到的仪器包括全自动X射线衍射仪(XD98型)、同步热分析仪(STA409PC)、蓝电CT2001A测试仪以及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试剂包括Fe2O3、LiH2PO4、柠檬酸、淀粉、聚乙烯醇和无水乙醇,全部选择分析纯。

1.2 实验过程

依照预先设定摩尔比,将Fe2O3、LiH2PO4均匀混合,加入适量聚乙烯醇为碳源,选择无水乙醇作为媒介进行高速球磨,时间为515h。球磨结束后,配合雾化造粒工艺可以获得球形颗粒状LiFePO4/C前驱体,将之放入管型炉中,于400750℃高温下,以氮气作为保护气体焙烧824h,就能够得到LiFePO4/C复合材料,将样品标记为LFP1。将碳源更换为淀粉和柠檬酸,同样的流程和工艺,得到的材料样品标记为LFP2和LFP3[1]。

1.3 材料检测

首先,运用全自动X射线衍射仪分析样品晶体结构,设定测试条件:管压40kV、管流40mA,λ=0.1544nm,扫描速度8°/min。其次,运用场发射电镜对样品颗粒进行细致观察,设定测试条件:电子束能量30μA、加速电压25kV。然后,将实验得到三种样品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依照乙炔黑:PVDF:NMP=92:3.5:4.5的质量比配置电极浆料,形成面积在1平方厘米左右的圆形极片,负极材料选择锂片,配合聚丙烯微孔膜隔膜,形成混合电解液,在手套箱中充满氩气作为保护气体,装配成扣式电池,结合蓝电CT2001A测试仪对其性能进行研究。最后,利用天平称取三种样品各2.5g,分别放入250mL烧杯,添加35mL盐酸后放置在电炉上加热20min,待样品溶解后取下冷却。利用恒重玻璃砂芯坩埚做好过滤工作,以盐酸反复洗涤五次,再以蒸馏水洗涤610次,在110℃环境下干燥至恒重。碳含量可以通过质量百分数进行表示,计算公式为

C=m1-m2[]m×100%

其中m表示样品质量,m1和m2分别表示沉淀物与坩埚质量、坩埚本身质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TGDSC分析

结合相关曲线图分析,在300320℃区间內,存在一个吸热峰,320350℃之间有一个宽度较大放热峰,TG曲线存在明显失重现象,结合失重率分析,前驱体混合物中,C与Fe2O3存在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O。在650℃附近,前驱体第二次出现吸热峰与热失重,分析可知,C和LiH2PO4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水和LiFePO4,吸热峰与热失重是由水气化引起。基于此,在对LiFePO4/C材料进行合成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将材料在350℃温度下预处理时间延长,以确保反应更加充分[2]。

2.2 XRD分析

同样参照XRD图分析,三种有机碳源得到的样品在X射线衍射峰上与LiFePO4特征一致,全部具备橄榄石型结构,不存在杂相衍射峰,这也直观地表明了三种碳源包覆改性都可以得到LiFePO4材料。对比可知,三种样品中,1号样品衍射峰强度高,表明聚乙烯醇包覆改性能够得到结晶度更高的磷酸铁锂。在XRD图谱中,并不存在碳衍射峰,证明有机碳源分解后得到的碳本身是以非晶态结构存在于LiFePO4表面,并不会影响其晶体结构。

2.3 电化学性能

样品充放电曲线如下图所示,采用0.1C倍率。

样品充放电曲线图

结合上图可知,在充放电过程中,电压平台平台,不同有机碳源包覆得到的LiFePO4在颗粒大小上存在一定差异,极化效应也有所不同,三种样品放电容量依次为153.8mAh/g、144.4mAh/g、139.4mAh/g,聚乙烯醇包覆改性效果最佳。

2.4 碳含量及振实密度

三种样品碳含量、振实密度和粒度分布见下表。

从上述数据可以明确,利用聚乙烯醇、淀粉和柠檬酸作为有机碳源包覆制备LiFePO4材料时,获得样品中碳含量与粒径D50逐渐增大,振实密度依次缩小,表明在三种有机碳源中,聚乙烯醇包覆制备出的LiFePO4复合材料在上述性能指标上更加优秀,更值得推广[3]。

3 结论

利用三种有机碳源包覆制备LiFePO4/C正极材料,结果表明,以聚乙烯醇为碳源,能够在材料表面形成均匀导电碳层,得到的材料物相纯正、颗粒均匀、结晶性好,不存在团聚现象,同时电化学性能优秀,在0.1C倍率下首次放电容量为153.8mAh/g,能够达到LiFePO4材料理论容量的90%以上,具备良好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杨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制备及改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

[2]邢玉涛.碳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3.

[3]雍厚辉,韩春霞,杨文忠.正极材料LiFePO_4碳包覆改性研究与进展[J].电工材料,2016,(6):1519.

[HTH]课题:[HT][HTK]高温固相恢复废旧磷酸铁锂正极片基础研究,级别:校级;课题: 废旧动力电池正极活性成分湿法浸出与高温固相法再生技术研究,级别:湖北省教育厅[HT]

作者简介:杨娟(1981),女,汉族,辽宁朝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化学合成,废水检测与处理技术。

猜你喜欢

改性
水性聚氨酯建筑涂料的发展及改性分析
改性ATP对重金属离子Cu2+的吸附动力学性能研究
新研究揭示铁基改性生物炭脱汞材料分子结构
聚乳酸增韧改性方法专利技术综述
一种抗菌岩板及其制备方法
生物炭的主要改性方法及其在污染物去除方面的应用
纳米TiO2的有机改性及时间响应研究
纳米CaCO_3的表面改性及其在PVC中的应用浅析
双氧水改性对活性炭纤维表面结构的影响
活性炭改性方法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