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MOOC的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研究

2018-05-14于艳东

科技风 2018年9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实践应用微课教学

摘要:MOOC是“大规模开发在线课程”的简称,也是近年来在线课程开发的最主要模式,便于将各地的授课者与学习者以共同的话题展开“教学”与“学习”的有效关联。计算机基础课程引入微课教学模式,从课程结构、知识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运用自主学习和面向专业教育的混合学习模式,来实现差异化教学,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关键词:MOOC;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实践应用

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经成为高等院校面向所有专业学生开设的通识性教育课程,但由于不同院校在教学目标、培养方向上存在差异性,使得该课程的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MOOC微课教学理念的提出,将互联网学习引入到课程教学实践中,推进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也让更多的高校、大学生从中体验到“线上线下”学习的便利。同样,作为基础性课程,计算机基础包括操作系统介绍、常用办公软件的学习,了解和应用互联网等内容,这些知识相对分散,操作性强,很多大学生都拥有计算机,利用校园网可以实现自主、互动学习。因此,从MOOC视角来探索计算机基础课程微课教学具有良好的应用可行性。

一、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难题

计算机基础课程在高校教学实施中,有公共课和专业课不同层次,面向不同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也面临众口难调的尴尬。如有的学生偏向于对计算机广度、深度的了解,有的学生偏向于基本操作方法的掌握。所以说,如何定位,如何组织课程内容,如何激发学习自主性等等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传统课堂讲授理论性强,实践性弱问题突出

计算机基础课程在传统课堂讲解时,基本以教材知识点为主线,以适当的课堂操作演示为辅助,很多重点、难点知识并未在课堂上讲解,由学生自主在课下学习。由于课时原因,课堂上对于难点也难以给予过多的时间,所以很多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挫,被动接受、应付练习现象突出,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事实上,从当前高校大学生计算机水平来看,很多学生都有计算机基础,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点,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课堂讲授应该兼顾重难点的讲解与课堂操作演示,要让学生从课时上进行知识、能力强化训练。但课内讲授、课外练习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也无法更好的兼顾重难点。

(二)教材本位,缺失知识点的关联性与拓展性

在传统课堂讲授中,教材是主要的参考依据,也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比如在PPT展示上,以教材内容为主,相关联的知识点图片、动画引入较少,课堂学习直观性不强。在操作演示上,多为一次性单向操作演示,难以突出重难点,也不利于学生回顾学习,加深理解;在课堂交流上,师生互动少,学生之间无法突显协作分工与探究学习;在教学反馈上,以课堂提问为主,抓不住学生的疑问,不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成效。

(三)教学齐头并进,难以兼顾学生的个性学习需求

从计算机基础课程实施中,所有章节内容均按照统一目标、統一内容、统一考核方式来走,但对于不同学生而言,由于计算机水平差异性,有些学生计算机基础强,希望学习更多、更高深的知识;有的学生接触计算机晚,基础能力较弱,希望对基本操作多学习。但全部集中、统一授课进度,导致基础好的学生没耐心听,而放慢课时进度,又缺失课时量支撑。另外,在互联网移动学习环境下,未能发挥网络化学习优势,特别是智能手机自主学习的运用,需要从微课设计与网络线上线下学习中,满足更多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二、基于MOOC的计算机基础微课应有优势

(一)遵循认知规律,以项目化为导向来衔接课堂内外

利用网络微课开放性学习特性来构建线上线下学习环境,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简单性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放在课下自主学习,对于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放到课堂进行互动交流学习。在MOOC运用中,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呈现,需要结合课堂内外学习时间来重新优化,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如在课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需求,观看相关动画、视频,阅读参考资料,节省课堂学习时间;在课堂学习时,通过项目化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从项目内容中参与讨论,共同学习,实现知识的内化学习。

(二)运用MOOC平台来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融合线上线下学习

从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近年来翻转课堂模式的实施,利用微课来构建学习平台,统合课堂教学知识,实现精品课程资源线上线下学习。与传统微课视频相比,MOOC课程更加关注知识点的微观化设计,并通过技术手段来辅以图文、视频方式,让学生直观认知、理解和掌握。同时,MOOC模式是建立在移动学习基础上,满足了广大学生碎片化学习需求,也便于学生从中自主学习、练习,自测和反馈,改进学习方法,增进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实现灵活、自主、高效学习。

(三)尊重学生个性需求,满足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慕课平台建设的初衷,还在于对不同学生需求的满足。计算机基础课程对于不同学生而言具有差异性,如果重复学习,不仅降低了学习热情,也导致学习时间的浪费,降低学科教学质量和效率。为此,引入MOOC教学模式,以简短的微视频、知识点呈现微观化思路,让学生自主检索和观看相关的课堂录像,集中精力学习自己想学的内容。另外,大学生可以通过碎片化学习,移动化学习,满足自我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基于MOOC在线学习平台的特点

作为MOOC大规模开放式在线学习课程,可以满足数万人共同学习,加之开放性,很多学生以兴趣为导向,参与到自己喜欢的学科内容中,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计算机基础课程MOOC在线式平台设计中,现有的高校都借助于微课、慕课等优质课件资源,来满足学生在线式学习需求。其特点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设计理念先进,功能全,能够实现个性化学习。如Moodle平台的运用,由澳洲Martin Dougiam as博士主持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遵循建构主义理论要求,以开放源代码方式,满足不同学科教师创建在线课程。如Moodle平台模块化设计理念,可以满足动态课程管理,学生可以从中自由选择学习内容。二是代码采用开源方式,便于互享互用。作为开源性代码设计软件,很多用户可以自由拷贝、使用和修改,便于结合课程需求来灵活架构课程库资源。三是拥有超强的交互功能。从Moodle平台构件来看,有论坛、资源、测试、投票、调查、作业、聊天室,以及Blog、Kiwi等交互功能模块,便于学生在线上进行交流、讨论学习。我校在MOOC平台建设上,沿用Moodle教学平台构建在线式学习系统,围绕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性、实践性内容,涵盖各类理论知识课件,专项实验教学视频,学习竞赛活动,作品赏析和展示等模块,让学生从中增进自主学习意识,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效。

四、基于MOOC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应用

(一)明确MOOC微课教学定位,突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标上,要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掌握相应的操作方法,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开发应用和创新能力。比如在办公软件学习模块,要让学生从微课中学习Word的操作方法,Excel的基本应用、高级应用,PPT的商务处理和设计应用方法等内容。在应用开发能力模块,可以融入文本编辑微课、图形图像处理微课等内容,让学生能够从中发展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注重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创造性的完成相关微课课题的学习任务。当然,考虑到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多层次性,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生而言,需要从自我计算机应用水平上,来选择学习微课内容。

(二)设置微课类型,统合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计算机基础课程微课教学与应用,需要从课程类别的设置上,一方面满足公共基础教学需要,另一方面满足专业基础教学需要。对于公共基础学习,其教学内容相对宽泛,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我需求来学习相应微课模块。如字处理方法,文案编辑方法,表格处理方法,课件制作方法,音视频编辑方法,网络操作方法,文献检索方法等。对于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还需要结合具体学生专业类别,如理工类、文史类、管理类、艺术类、教育类、法哲类等学科特点,来兼顾不同学科对相关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来架构基础模块。如对于理工类专业学生,可以增加C语言、VB程序设计,AutoCAD工程制图软件学习、Mathematica数学计算软件的选修模块;对于文史教育类学生,可以增加PPT课件制作,Access数据库管理模块,以及网页制作模块等内容;对于经管类学生,可以增加SPSS统计软件分析与应用,项目设计,VFP数据库等软件模块内容;对于艺术类学生可以增加多媒体技术模块,Photoshop图形处理软件、Flash动画软件,3DMAX三维动画设计软件等模块内容。

(三)基于MOOC计算机基础微课实施方法

利用微课来搭建MOOC自学习环境,结合现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开发微课,涵盖基础知识、基本学习内容和应用操作方法。主要分为三阶段。在课前,教师结合本节学习内容,划分知识点,并制作和统合微课视频资源,利用Moodle平台推送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学习,并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学生在课前需要结合自身实际,自主学习和观看。在课中,教师要对本节重难点知识进行梳理,并指导学生学习、答疑,开展实践演示;学生方面则需要对重难点知识进行集中学习,分组讨论,协作探究,共同增进理解和掌握。在课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批改,并布置课下练习内容;学生方面再需要完成作业,并巩固所学知识。

(四)营造基于MOOC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环境

MOOC微课教学环境的搭建才能保障教学质量,而作为新型学习模式,微课的开发与实施,要贴近当前高校学生实际,要从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教学目标上,整合现有技术条件、教学开发团队的力量。如在微课开发上,要引入高校专业师资,从前期课程规划、中期课程录制、后期课程制作,以及微课课程资源整合等方面,提升微课设计水平,便于推进翻转课堂的高效实施。另外,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对象为大一学生,还要从微课程学习环境上,引导学生参与微课分组讨论,协作学习,为后续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创造有利条件。

总之,计算机基础课程与MOOC教学模式的融合,需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课程资源整合中的应用途径,关注大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需求,贴近大学生认知规律和实际,提出疑惑、陈述观点,激发学生互动反馈意识,增强学生合作学习。从先进的网络教学资源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环境,优化计算机教学思路,推进计算机基础课程获得更高成效。

參考文献:

[1]王鹏,边琦,肖凤艳,恩和门德,张丽桃. MOOC背景下教学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基于对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工作的回顾[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04):8287.

[2]周艳,李育泽,徐义东.基于MOOC理念的微课资源网站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01):113118.

[3]张铭.微课——唱响中国MOOC的前奏[J].计算机教育,2013,(20):1113.

[HTH]基金项目:[HT][HTK]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MOOC的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研究”(项目编号:NGJGH2016091)[HT]

作者简介:于艳东(1979),女,汉族,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集宁师范学院工程硕士,讲师,从事计算机科学教育、计算机软件技术等研究。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实践应用微课教学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的意义及方法
云计算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思索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税务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实践应用探究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
微课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新模式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职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