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历史意义

2018-05-14刘佳

党政论坛 2018年9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共同体命运

刘佳

对于一个大国、大党来说,只有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才能纵横天下,引领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对国际形势的把握,“不仅要看现在国际形势什么样,而且要端起历史望远镜回顾过去、总结历史规律,展望未来、把握历史大势。”所谓“历史望远镜”,就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审视历史、把握历史,就是把已经发生的历史看得更深刻一些,把即将发生的历史把握得更准确一些,实现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连通。当代世界历史格局,一方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精神,世界各国相互依赖、彼此合作、密不可分;另一方面,气候、环境、能源、贫困、失业、传染病、恐怖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从“潜在的危机”变为“显性的难题”。面对全球治理赤字、环境赤字、安全赤字交织叠加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基于中国历史与现实逻辑、中国共产党执政逻辑、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人类社会发展逻辑辩证统一的“中国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准确把握和牢牢坚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逻辑”,以积极有为的姿态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展现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世界大党的风范和担当。

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与世界历史的书写

作为历史的“在场者”,战争与革命、和平与发展、富裕与贫困、政党与国家,以上各种是我们对社会历史认知的主要范畴。作为历史学的“斯芬克斯之谜”,人类历史的源头在哪里?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什么?人类历史的未来出路在何方?这些问题犹如人类思想史中的一座座“山

峰”,需要后人作出回答。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运用“理性的狡计”这一矛盾分析框架,将世界历史的实体性内容整合到“绝对精神”的辩证运动体系中,以作为对近代民族主权国家及其政治法律秩序的理性论证和哲学回应。然而遗憾的是,黑格尔并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对外扩张所蕴含的深刻矛盾及其道义背离,并没有看到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以及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主体性作用。这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巨大理论局限。这个理论局限,既属于黑格尔本人,更属于黑格尔所处的那个时代。

马克思是科学解答历史学“斯芬克斯之谜”的第一人。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无外乎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创造的历史。马克思最先将黑格尔思辨的历史哲学拉回到现实,将黑格尔“首足倒置”的辩证法又颠倒回来,实现了对黑格尔历史哲学的彻底性批判。马克思认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

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质言之,探寻历史之谜,不应在“思辨领域”寻找答案,而应当在人的物质生产的实践活动中,即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求解的“钥匙”。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哲学的贫困》《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资本论》等论著中,马克思精心勾画了他的世界历史理论。尤其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使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第一次以完整的历史叙事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开辟世界历史,资本主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在马克思的语境下,世界历史就是由资本的强制力所主导的历史进程。資本逻辑内在固有的流动性、扩张性决定了世界由隔绝走向互通、由分裂走向联合,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规律。在资本逻辑的强大推力作用下,民族之间的相互隔离被普遍交往所代替,“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族的原始封建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失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的形成要素有三:一是生产力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二是社会分工与不同民族国家之间交往的扩大;三是科学技术与现代交通的发展。

尽管马克思充分肯定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曾经起到巨大作用,但资本主义内在包含的生产关系的对立、人与人关系的对立以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两大阶级对立表现出来,这是资本主义自身难以逾越的桎梏。由资本主义开辟的世界历史,一方面建立起资本主义主导的现代文明,另一方面则悄无声息地将上述矛盾“移植”到世界各个角落,使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被人为地“放大”了。事实表明,世界历史只为资本主义带来了短暂的繁荣,周期性商业危机使资本主义又退回到野蛮的状态。正如马克思指出的:“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

总之,资本主义开辟了世界历史,世界历史又使资本主义陷入难以逾越的矛盾旋涡中,并以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人与社会关系的对立、人与人关系的对立,即人与外部世界全面对立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从根本上反映的是“个人利己主义与全人类普遍主义的终极对立” 。科学的世界历史理论是由马克思主义来书写的。

二、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形成与中华民族历史命运

马克思将世界历史理论建筑在历史唯物主义之上,使人们第一次从科学规律的高度来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运动状态、主体力量、未来前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被马克思以后的世界历史所证实,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那样,“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来往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在世界历史浪潮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孤芳自赏,任何一个国家也都不能闭关锁国、与世隔绝,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交往、相互依赖,世界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马克思以后的世界历史是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伴随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提高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本的逐利本性使资本由分散走向垄断,由孤立走向联合,进而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剩余价值率,无偿占有劳动者生产出的更多剩余价值。在以“赚钱”为唯一目标的资本逻辑驱使下,大量产品出现堆积,生产与消费的结构性矛盾激化,大量商品出现滞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消费市场已经难以容纳下日益发展的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以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资本主义异化为自己的“掘墓人”。

周期性经济危机不仅扰乱了市场与社会秩序,更对普通劳动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收入减少、失业、物价上涨、流离失所等在所难免。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买单”的是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对资产阶级统治集团来说,化解生产过剩,缓解经济危机的唯一办法就是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商品销路,建立统一的世界市场。为此,资产阶级与本国政治统治当局联合,形成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垄断集团,对外进行残酷的殖民入侵和资源掠夺,对世界上仍处于“前现代”发展阶段的国家进行商品和资本输出,以此达到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的目的。这就是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股“现代性洪流”,也被西方学者称之为“欧洲中心主义”的现代化模式。

在這股“现代性洪流”的冲击下,资本全球性流动的速度空前加快,并以其强大的穿透性和渗透力入侵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整个人类社会被资本的力量所裹挟,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因此发生了历史性改变。近代以来,曾经辉煌一时、领先世界的中国古典文明形态,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坚船利炮”的军事打击下“崩塌”。具有两千多年历史根基的中国小农经济以及筑立其上的帝制传统,犹如一具被阳光照射的“木乃伊”,腐败变质,趋于崩溃。从世界历史角度看,近代以来帝制中国的衰败史、中华民族的抗争史就是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一个片段,中华民族为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形成付出巨大的自我牺牲。面对西方列强对国家主权的践踏、对领土完整的破坏、对民族尊严的侮辱,英雄的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列强进行了顽强斗争,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英国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中国和英国的条约》《新的对华战争》等文章中深情讴歌了中国人民的革命行动。

因此,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由资本主义开辟的世界历史,其实质就是资产阶级以殖民战略、资源掠夺等暴力和非人道手段,以转嫁和缓解资本主义内在固有矛盾为出发点,以实现资本的全球扩张为主要任务,以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为根本目的狭隘的“利益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之下,各国之间的关系是以资本力量为基础的,资本的本质就是社会权力。经济实力决定国家之间的亲疏远近,决定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规则制定权和话语主导权。大国统领世界,小国如果不依附大国,则只能被大国所征服。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用“中心—外围”理论解释这种现象,认为资本主义世界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生产结构同质性和多样化的“中心”,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二是生产结构异质性和专业化的“外围”,主要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中心—外围”是不平衡、不平等、不对称的国际关系结构。总之,资本逻辑主导下的

“利益共同体”是一个极不平衡、极不稳定、极不人道的共同体,与现代文明形态的发展显得格格不入。

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衍生出的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人类历史命运的思考。换句话说,作为新的时代性课题,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思考已经在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上升为全球性的公共议题,考验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与大国担当。

三、中国共产党历史担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现代政党是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诞生的政治组织,现代政党是世界历史的产物,资产阶级政党如此,无产阶级政党亦是如此。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然而,实现共产主义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从主观上来说,实现共产主义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无产阶级政党带领人民持之以恒为之奋斗;从客观上说,共产主义能否实现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限制的,“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共产主义事业是世界历史性的活动,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在后马克思时代,我们深刻感受到: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预测的人类美好生活在现实运动中渐次实现,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正嵌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同肤色的人民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中,我们享受着全球化带来的福利、便捷和愉悦。尤其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充分吸收借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实现“弯道超车”,在短短40年时间内完成了西方国家用百余年时间才走完的工业化道路,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有自信、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深度融入世界,世界发展离不开中国。另一方面,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们或许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前夜。当代世界的时代特点与现实矛盾是马克思生活的年代未曾出现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把握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的大势,又要重视大国关系深入调整的态势。既要把握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大势,又要重视世界经济格局深刻演变的动向。既要把握国际环境总体稳定的大势,又要重视国际安全挑战错综复杂的局面。既要把握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又要重视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总之,当今世界是一个和平与动荡、增量与赤字、民主与霸权相互交织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充满挑战、充满斗争的世界。摒弃“零和博弈”思维,实现对狭隘的资本主义利益共同体的超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紧要和迫切。因为,它不仅回应当下,更关照人类未来。

在政治运行过程中,能否有效解决问题,释放强大的物质力量,是检验政治理念和政治纲领的重要标准。中国共产党想问题、办事情总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哲学的本质是实践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针对当代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难题、怪题,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国际关系理念和世界治理方案,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人类做出较大贡献”的集中彰显。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发表了题为《携手共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量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2017年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通过“非洲

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首次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联合国决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以及被写入联合国文件,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大事件,它意味着对“欧洲中心主义”现代化模式的置换,意味着对狭隘的资本主义利益共同体的抛弃,取而代之的是人类对于共同生活世界的认同,对于历史责任的认同,对于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的认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将更加自信地参与全球治理,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义不容辞的历史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条重要主线就是人类命運共同体从理念变为现实性实践,从“一带一路”倡议到“亚投行”成立,从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到金砖国家厦门会晤,从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到中非合作北京论坛,中国共产党向世界人民展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心和决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文明形态的一次整体性跃升。目标越是远大,过程越是艰辛。当代,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度复杂调整,逆全球化思潮涌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将面临许多“娄山关”“腊子口”。习近平指出: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应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进行努力,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也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行动方案,更是重组国际秩序、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体制的最优方案,它不是延续中国古典政治文明的“母版”,不是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翻版”。中国共产党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推动者、贡献者、维护者,中国共产党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中兑现自己的历史使命,这就是世界上最大政党应当有的风范和担当!

基金项目: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中国共产党‘伟大斗争研究”(项目编号:FDMYXC1803)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责任编辑 矫海霞)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共同体命运
爱的共同体
被命运“扼住”的小意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论命运
进化决定恐龙的命运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论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
也谈资本主义一词的使用
不要给资本主义过多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