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根雕产业的创作题材困境
2018-05-14雷一萍
[摘 要] 桂林根雕产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吸引了全国各地大批身怀技艺的雕刻师蜂涌而至。一时间,桂林根雕在工艺美术行业内名声大噪,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近年来,桂林根雕市场增速放缓,甚至出现明显回落现象。究其原因,除了外部环境变化的因素之外,更为重要的就是桂林根雕作品创作的题材、造型、雕刻技法与营销推广手段传统有余,创新不足。
[关 键 词] 桂林根雕;创作题材;创新困境
桂林是全球知名的旅游胜地,位于广西东北部,北接湖南、贵州,东邻贺州,西南连柳州,是链接南北、横贯东西的重要通衢。桂林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森林覆盖率高,树木资源丰富。加之靠近东南亚,为根雕作品的制作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条件,特别是香樟、红豆杉、缅甸黄金樟、越南红木、榧木等。加上本土根雕制作技艺与福建、浙江、云南等地雕刻技艺的融入,桂林根雕产业经过三十多年的沉淀与发展,已经形成全国最大、最重要的根雕作品集散地,在国内外均具有广泛的知名度。特别是2016年桂林市工艺美术产业园的建设,2017年“广西木根雕名城”的申报成功,把桂林木根雕打造成为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向外推广。桂林木根雕产业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从题材来看,桂林根雕基本可以归为几大类:历史典故选题、宗教选题、传统花鸟鱼虫选题、吉祥寓意选题、神话传说选题、神兽题材、红色题材以及一些人物选题,比如名人、广西本地少数民族人物等。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桂林根雕近年来还出现一些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作品,但极为少见。在创作构思、雕刻技艺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艺术性与实用性均无出传统根雕作品之右。
随着国家提出中华传统文化复兴,以及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发布,全国各个领域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热潮,根雕行业也概莫能外。桂林根雕的题材,历来较偏向于传统。最常见的便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一些历史典故题材,比如八仙过海、二十四孝、三十六计、高山流水、庄周梦蝶、老子出关图、孔子讲学等。特别是老子出关、孔子讲学,在桂林根雕中几乎随处可见,且人物造型、表情、动作等也千人一面,不仅艺术性乏善可陈,就连雕刻技法亦如出一辙。
神话传说是桂林根雕作品的又一最为常见的题材,走在桂林瓦窑附近方圆五公里的根雕市场,入眼可见最多的根雕作品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夸父逐日、伏羲画卦、大禹治水、天狗食日、吴刚伐桂等。
在根雕创作领域,宗教题材最为工艺师们喜爱,如释迦牟尼、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药师佛、四大天王、十六僧者、五百罗汉、达摩以及一苇渡江、童子拜观音等。这些题材当中,蕴含了人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同时,花鸟鱼虫题材最能体现人们的日常生活情趣,因此在根雕创作中广泛被根雕师所采纳。诸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牡丹、荷花、水仙、石榴、柿子、荔枝、花生、合欢、喜鹊、仙鹤、金蟾、鲤鱼等题材的根雕作品,在桂林根雕市场中比比皆是。
在桂林根雕工艺作品当中,最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是一些富有吉祥寓意题材,类似福禄寿喜财、龙凤呈祥、鱼跃龙门、蜂(封)猴(侯)拜相、大吉大利、三羊开泰、四季如意、五谷丰登、五子登科、年年有鱼(余)、丹凤朝阳、金玉满堂、喜上眉梢、岁岁平安、代代相传、富贵平安、(枣)早生桂(贵)子、一路连科、兰桂齐芳、前程似锦、加冠(官)进爵、太平吉祥(象)、鸾凤和鸣等。这些作品,以人们所熟知的吉祥图案、动植物等为素材,以谐音等方式,表达人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桂林根雕创作题材中,自然不乏人物类的作品。根雕师们对四大美女、“书圣”王羲之、“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金陵十二钗、老子、孔子、关公、诸葛亮、水浒108将等古代知名人物,及近现代名人如弘一法师、鲁迅、齐白石、徐悲鸿等纳入创作中。近年来,桂林根雕作品中还出现了一些广西少数民族人物题材的作品,最著名的莫过刘三姐,同时还有一些苗族、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人物。
对神灵瑞兽的崇拜表现了人们追求平安幸福的朴素愿望,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这些具有神灵气质的瑞兽,是桂林根雕绕不开的题材。如,有五灵之称的龙、凤、龟、麒麟、貔貅,也有象征四方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以及传说中的龙之九子等。
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红色题材作品也常出现在桂林根雕作品中,作为新时代最具特征的符号,融入到传统的根雕工艺创作中。常见的红色题材作品有与建党相关的历史事件,如红军横渡湘江战役、百色起义、红军长征等等。
综观桂林根雕市场,单就题材而言,据不完全统计,有90%以上的作品题材主要沿袭传统,创新题材作品整个行业鲜见。根雕作品创作基本陷入一个作品同质化严重、工艺师相互模仿、相互抄袭的困境。
究其原因,不外乎几点:
1.囿于根雕师自身的局限,桂林根雕的从业者95%以上文化素养、艺术素养及审美素养较为欠缺,他们大多是熟练的雕刻工,雕刻技艺精湛,但创作能力却极度匮乏。或许根雕师们有想法,但也常常因艺术表现力贫乏而无法实现。
2.根雕师们对于市场信息及消费需求的认知空白,无法对市场发展趋势与需求规律有相对合理的预判,创新自然也就无从着手,只能随市场大流,看见别人做什么就紧紧跟随,一哄而上。结果就是:有人雕观音,走势不错,然后左邻右舍也开始雕观音,紧接着,整个市场上到处都能见到普渡众生的观音菩萨。
3.根雕师们的艺术创作形式与表现语言单一,无法通过传统雕刻技艺来表现新时代的题材,更无从提炼出富有时代特征的根雕语言,来表达具有新时代的显性外延与隐性内涵。
桂林根雕作品创作的题材困境,同时也是整个工艺美术行业面临的困境。传统题材与传统审美的根雕作品,难以激起80后、90后甚至00后的消费者的购买兴趣与欲望。而具有鲜明的新时代特征的根雕作品,以目前桂林根雕行业的绝大部分从业者的水平来看又无法提供。桂林的根雕师们几乎整体陷入了创新的“黑洞”:不创新,相当于等死;创新,无异于找死。如何解开这个死循环,还需要根雕师自身、政府部门、行业服务机构等多方努力,多管齐下,方可奏效。
[作者简介]
雷一萍,广西二轻高级技工学校工艺美术专业教研室主任、工艺美术师、广西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原桂林市工艺美术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曾担任桂林市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十年,积累了工艺美术行业服务经验。在工艺美术产品研发与设计、工艺美术作品营销领域,有独到的观点与见解。
[作者单位]
广西二轻高级技工学校
(编辑:王洁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