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探讨
2018-05-14吴乘光
吴乘光
摘要:汽车维修专业是中职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输送众多汽车维修专业人才。许多中职院校就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积极探索,在课程体系以及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社会对专业化人才的培养需求。
关键词:中职;汽车维修;教学质量
一、明确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教学要在明确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积极优化课程体系、完善课程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标准指出,该专业主要面向汽车维修服务市场,培养熟悉企业工作流程,能结合作业规范熟练操作完成汽车维护与常规化维修工作的技能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能力为基础,以提高应用能力为方向。
培养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求教师在传授学生汽车维修岗位工作要求、执行交接等理论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操作。目前,大多数中职院校都能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教学条件,配备相应的实训基地和仿真教学软件,让学生进行仿真实验操作。这种教学模式直观性强、成本低,能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汽车维修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教师应结合汽车维修专业的就业状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制订并优化教学方案。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素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并将这些固化到具体的教学计划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维修技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适应新型技术模式的转变,要从具体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实践以及成绩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理工融合的思想,使学生成为既有扎实汽修思维基础、良好汽车维修技术知识背景,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理工融合型人才。为此,首先,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特点,营造真实化的实验情境;其次,要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通过实验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并及时进行分析和总结。
三、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要培养专业化的汽车维修应用型人才,就應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打破课堂学习局限,让学生学会结合具体汽车维修实践,运用相关汽车维修专业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就业为导向,提升理论知识的实用性,通过在实践中解决实际工作问题,把枯燥的知识点专业化、实践化,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培养专业化的汽车维修应用型人才,还要在校内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要结合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专业发展涉及的技术领域,选择合适的实训项目。另外,要坚持先进性原则,这也是选择实训项目的基础和前提,做到与时俱进,把新的教育理念与知识点融入实训项目,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专业教学成效。
四、创新汽车维修专业人才评价模式
考评是检验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手段。传统人才评价模式将重点放在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考核上,主要借助试卷测试学生知识记忆与分析能力,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大大降低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
创新汽车维修专业人才评价模式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即在进行理论知识考试的基础上,设置专业实践考核环节,提高实践测试的考分比重,重点考评学生职业能力,包括学生专业学习的动机、方式、过程及结果等,并结合分层评价、相互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客观、科学的概括。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要用开放性思维创新教学方案、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坚持学生主体地位,把培养学生理论素养与专业实践能力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从而为社会汽车维修产业发展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鲁春山.关于提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5(12):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