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堂更有趣,让教学更有效

2018-05-14李焕珍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旅游专业实例趣味教学

李焕珍

摘要: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满足技校学生的需求,趣味教学对改善技校的教学现状和学生的学习现状具有很大的帮助。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趣味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萌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效果。在旅游专业课堂中,通过角色扮演、多媒体展现、实物演示、生活引入、趣味问答、游戏互动、巧用趣味语言等多种方法进行趣味教学,能让课堂更有趣、教学更有效。

关键词:趣味教学;旅游专业;实例

传统满堂灌、填鸭式课堂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技校学生的需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教学对改善技校的教学现状和学生的学习现状有很大帮助。

一、何为趣味教学

趣味教学又叫兴趣教学,即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语言等,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所在课堂产生兴趣,并参与其中。

二、为何要趣味教学

大多数技校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弱,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对学习不感兴趣。而旅游专业的学生,性格活泼、好动,枯燥单调的课堂很难唤起他们的兴趣,常常在课堂上不务正业、神游太空、昏昏欲睡。

传统教学以课堂、书本和教师为中心,教师凭借一支粉笔、一本课本、一张嘴进行讲课。在这种被动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没有互动,课堂如同一潭死水。教师教得无趣,学生也学得无聊。

趣味教学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帮助学生收获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教学实效[1]。趣味教学还可以改善课堂教与学的现状,让教师教得有效,让学生学得有趣[2]。

三、趣味教学在旅游专业课堂中的实例应用

(一)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就是教师设定教学情境,让学生扮演某个角色,进入教学情境,从而体验角色。

比如在讲授“导游业务”章节中的地陪导游服务程序时,可以把课室布置成一辆“快乐大巴”,学生的桌椅按旅游巴士的座位摆放,情境设定为导游在旅游大巴上为游客进行讲解。一名学生扮演导游,其余学生充当游客。扮演导游的同学从致欢迎辞、沿途讲解,到与游客进行互动,运用所学知识,融入角色;台下的学生则把自己当作游客,积极与导游互动,并制造各种“状况”考验导游的应变能力。

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活动和体验活动符合心理学规律。首先,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主动进入学习状态,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其次,学生在有趣的教学情境中,做到学以致用。

(二)多媒体展现

多媒体展现就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优势,通过对声音、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活动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的综合运用,再现课本中的文字内容。多媒体展现能使抽象的旅游概念和旅游知识趣味化、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好地了解、掌握知识。

比如在讲授“礼貌礼节”章节中我国部分民族和港澳台地区礼貌礼节时,为提高学生的兴趣,课前利用大量的精美图片制作课件。课堂上播放课件,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我国不同民族的民俗风情,并引导学生比较各民族在服装、建筑、饮食上的异同,令他们更好地了解知识、掌握知识。

一图穷千言。多媒体可直观再现教材内容,使教学内容更生动立体。同时,把学生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有机统一到教学过程中,从而事半功倍。

(三)实物演示

实物演示就是借助实物创设特定的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

比如,在讲授“旅游心理学”课程中的操作技能时,可通过演示托托盘向学生讲授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性及特点。被请上来的同学由于从来没有碰过托盘,一开始都托不好一瓶水。但通过几次练习后,托托盘的水平越来越高。对照该学生几次的练习效果,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技能形成的两个阶段及特点。在讲授如何进行操作技能的训练时,可以通过餐巾折花来说明,学生对折花很感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领会技能训练的要求。

实物演示能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和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生活引入

生活引入就是把生活中某一典型场景引入课堂教学,在生活化场景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氛围。

例如在讲授“礼貌礼节”章节的握手礼仪时,可以先不动声色地走下讲台,和学生一个个握手,让学生点评握手方式。收集学生意见后,引导他们参考书本,学习握手礼仪。掌握握手相关知识之后,再让全班同学互相握手,以此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再如讲授名片礼仪时,首先以一个情景笑话向大家展示递送名片的错误方法,并提问有哪些错误,让学生讨论,使学生对递接礼仪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名片分给学生观察,说明注意事项,让学生尝试自己制作名片。在学生制作完名片后,再让学生现场演示递名片和接名片,进一步加深對名片礼仪的理解。

生活场景化教学,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由生活导入学习,可以增强学习效果。

(五)趣味问答

问答是课堂教学中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灵活有趣的问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上课开小差。比如,在讲旅游心理学中“发现并接纳自己的优缺点”时,可以提出有趣的问题:中国四大美人都有什么缺点?问题一出,学生进行讨论,并作出千奇百怪的回答,有些让人忍俊不禁。在笑声中,大家意识到:连四大美人都有缺点,自己只是一个平凡人,又有什么理由不接纳自己的缺点呢?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跟教学内容相关的、灵活有趣的问题,能迅速、自然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散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六)游戏互动

游戏是课堂上最好的互动方式,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比如在讲解“培养良好记忆力”章节时,可以采取游戏的形式,如“回忆车牌号码”“你能记住多少词语”“把数字倒背如流”“词语马拉松”等,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再如,在“培养良好意志品质”教学中,为检验学生的意志力,请几位学生上台按照指令做动作,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动,比较谁的意志强,让平时不愿意参与课堂游戏的学生参与进来。

游戏互动若是没控制好或时间分配不合理,很容易造成课堂混乱或一部分人参与、另一部分人冷眼旁观的现象。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好游戏的“度”。此外,要在课前将游戏需要的材料及道具准备好。

(七)巧用趣味语言

语言是传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工具。趣味语言兼备“好玩、好听、好笑”的功能,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法宝。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用趣味语言调节课堂,让学生听得精神,听得有趣。

1. 谜语益智激趣

謎语是我国的国粹,益智有趣,在教学中适当运用可启发学生思维、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在“旅游地理”课程中介绍我国部分城市时,以猜谜语形式引入,如双喜临门(重庆)、一路平安(旅顺)、四季温暖(长春)等。让学生在动脑的过程中,开发智力,收获知识,也集中了注意力,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

2. 谚语启迪智慧

谚语口语性强,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哲理性,体现劳动人民的大智慧。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谚语,能帮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相关知识。比如在讲授“礼貌礼节”章节的节日习俗时,用“清明前后、栽瓜种豆”引入介绍清明节,用“未食五月粽、寒衣勿入栊”介绍端午节,拉近课堂和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探究节日习俗的热情。

3. 诗文增添韵味

中国古诗文极具意境、韵味,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用,能让课堂教学更有深度。比如在“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中,讲到泰山时,引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来描述泰山的雄伟,用“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来描述“天下第一山”黄山,用“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介绍江南三大名楼。现代语言和古诗文搭配教学,能使学生耳目一新,让课堂更有文化底蕴,取得良好的移情效果。

4. 歌曲活跃气氛

在课堂中,适时引入歌曲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互动性。比如在讲授“亚洲地区礼貌礼节”章节谈及韩国时,可以选用电视剧《浪漫满屋》的插曲——《三只小熊》,并教学生用韩语演唱。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一边听一边用很不标准的韩语兴致勃勃地哼唱。由于接触到不同的语言,昏昏欲睡的同学马上精神抖擞,积极听课。

5. 故事增广见闻

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故事,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让学生从中获取知识。例如,介绍杭州西湖时,讲到断桥,可穿插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故事;讲到苏堤,则补充苏东坡被贬以及“东坡肉”的故事;介绍韶关南华寺时,穿插六祖惠能传承衣钵的故事。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不仅学习热情高涨,还增长了知识[3]。

四、实施趣味教学注意事项

第一,一节课中不宜开展太多的趣味活动。一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过多的活动会让学生感到疲乏。因此,每节课只设置一两个活动,且最好设置在教学重点、难点处。

第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趣味教学的方式有很多,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并非一成不变。授课老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设施等,选择适当的方法。

第三,教师要善于积累素材, 聚百般才艺于一身。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师首先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文学科技、历史传说、风俗人情、热点时事、财经体育……做一个“百事通”,可信手拈来。因此,教师要多学习,多充电,通过阅读和网络更新自己的知识。

第四,教师语言表达要有趣味性。趣味语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语言表达力求生活化,贴近学生实际,并紧跟时代潮流,善用网络当红语言,抑扬顿挫,声音应避免平淡,有激情,有高低,有缓急。

五、结语

在课堂上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趣味教学,让学生感到新鲜、好玩,可参与、可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趣味教学让师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擦出互动的火花,让学生学得更有趣,让老师教得更有效,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田慧生.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时代特征与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1999(7).

[2]宋景堂.新理念·新形式·新教法[J].试教通讯,2003(54).

[3]刘文学.创新实践教学实用性与趣味性路径提升浅析[J].考试周刊,2018(31).

猜你喜欢

旅游专业实例趣味教学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研究
从供给侧改革看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
基于“茶文化”背景对中职旅游专业课改的思考
趣味拉丁之斗牛舞教学实践研究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