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湖南高职教育干得漂亮!

2018-05-14黄京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湘绣湖南省湖南

黄京

2017年湖南高职教育取得了怎样的成绩?今年2月出炉的《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下称《报告》)给了公众一个清晰的答案。 据统计,2017年,湖南省共有高职高专院校70所,专业点1636个,全日制在校生51.83万人,注册新生20.27万人,毕业生14.77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2.76%,对口就业率达83.14%。

学生发展:毕业三年后月收入翻番

《报告》显示,湖南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在 2014年赶上本科,并连续4年与之基本持平,近3年持续小幅上升,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2.76%,对口就业率为83.14%。高速铁道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工程机械运用技术、建筑材料工程技术、农业生物技术、休闲农业等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100%。成功就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在职场中也发展不错,如右图所示,2014届毕业生毕业三年后月收入为4490元,与毕业当年相比翻了一番。

专业建设:建成一批“湘字牌”特色专业群

近三年,全省高职院校共淘汰落后专业54个,改造和新增专业30个,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专业群。目前,全省高职院校共建专业群292个,其中省级重点建设特色专业群79个,一般专业群213个,群内专业点数占专业点总数的比例达80.6%,群内专业在校学生数占在校生总数的87.3%,专业的聚集优势进一步凸显。

部分高职院校瞄准湖南地方特色产业,着力打造“湘字牌”特色专业群。目前已建成“湘字牌”特色专业群9个,其中“湘绣”特色专业群1个,“湘瓷”特色专业群2个,“湘菜”特色专业群3个,“湘茶”特色专业群1个,“湘戏”特色专业群2个。“湘字牌”特色专业群为湖南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另外,全省高职院校根据湖南产业布局,科学调整专业设置,共构建深度融入产业链的专业群205个,占专业群总数的70%,对接湖南优势产业的专业招生数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专业群“深度融入”“全链覆盖”全省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例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打造了由湘绣、湘瓷、雕刻、工艺美术品、首饰专业组成的湖湘工艺美术特色专业群,组建了由亚太手工艺大师、湘绣代表性传承人刘爱云和企业技能大师毛珊为专业带头人的高水平教学团队,聘请了由全国纤维艺术泰斗林乐成教授领衔、全国知名艺术家组成的专业建设顾问团队,围绕湘绣文化、技艺、产品传承和创新开展省级及以上项目研究13个,其中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3项,有1项被评为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研究发明了蚁蠕针、米字针等10项湘绣新技艺,在继承传统湘绣技艺的基础上创立了“新湘绣”。湘绣特色专业群在引领湖南湘绣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濒危的湘绣产业焕发勃勃生机,年产值从2006年的6.5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28.5亿元。

社会服务:精准扶贫与援藏援疆齐头并进

2017年,湖南省45所公办高职院校继续对贫困地区42所中职学校进行对口帮扶,主要采取“院校联专业”的方式,在教学管理、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实习实训条件建设、教科研项目管理、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给予受援方指导和帮助。截至2017年,被帮扶学校立项省级卓越中职学校8所、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16个、省级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19个。

55所公办高职院校参与了湖南省51个贫困县的脱贫攻坚,面向贫困地区开展扶贫项目1226项,培训贫困户4.65万人次,其中2万人获得职业技能证书,2.05万人被推荐就业。

湖南省高职院校有建档立卡贫困学生22 328人,全部获得国家助学金资助,共发放助学金6658.6万元,年人均2982元;建档立卡贫困生中有1301人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总金额650.5万元,年人均5000元,32人获国家奖学金,奖励总金额25.6万元,年人均8000元;湖南省高职院校共发放校级贫困生奖助金2120万元,免费招收贫困家庭学生3529名,设立贫困生勤工俭学岗位4982个。

校企合作:工匠进课堂,学生进车间,推进现代学徒制

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属2个企业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在教学上采用师父示范、师生协同、学生模拟、课堂指导、巩固强化的五步教学法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构建“车间共享课堂”,实行“大师进校园、工匠进课堂、学生下企业”,目前已取得显著育人效果。

2017年,湖南省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建二级学院、专业群、研发中心、省级职教集团数分别为59、263、119、35;全省高职订单培养学生达74 598人;全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的高职院校61所,参与的企业91家,学徒制试点学生数4761人。

值得一提的是,“芙蓉工匠”培养被纳入全省“双一流”建设方案后,全省高职院校均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制定了具体培养方案,研究并实施“芙蓉工匠”新生代培养,建立试点16个,75家企業参与“芙蓉工匠”新生代培养,开发相关课程106门。

技术服务:高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引领应用技术研发

据统计,2017年,面向高职院校设立的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科教联合项目共投入经费340万元,立项65个,有效引领高职院校应用技术研究,全省高职院校建立技术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119个,获专利授权803项。

例如,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已立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科教联合基金项目4项。该校建设了国内领先的“航空装备数字化修理技术研究中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组建了4个领域13个科技创新团队,以自科基金项目研究为导向,大力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显著成效。2017年,学校先后与空军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和12家空军航空修理工厂合作,开展“航空装备单机成本控制系统”“ 激光技术对飞机表面涂层去除”等10余项航空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完成省部(军队)级科研成果鉴定6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3项。

师资队伍:院士工作站进驻湖南高职院校

2017年12月,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李德毅签订协议,成立湖南省高职院校首个院士工作站——李德毅院士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工作站。该工作站的主要职能是培养专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学校分批遴选优秀专业教师进站与李德毅院士团队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目前首批13名优秀教师已进站工作。

2017年,湖南省高职院校新增博士15名、教授88名,新增大师(名师)工作室156个,累计从企业引进专业带头人352名。2017年,全省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855个,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12 154人,累计参加校本培训人数达55 462人次,参加省级培训409人。(据《三湘都市报》)

猜你喜欢

湘绣湖南省湖南
湘绣短视频的传播策略研究
为什么久坐久站腿会发麻?
爱上写信的大树
党的100年
打造湘绣品牌 擦亮湖南名片
湘绣专业教育对行业企业经济推动作用思考
我爱家乡的湘绣
湖南童谣
在湖南
unit 15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