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思考

2018-05-14牟万全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质量保证体系建设高职院校

牟万全

摘要:文章从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体系设计、运行机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质量理念是前提、信息化平台建设是基础、目标链制度链打造是关键、文化建设是保障的建议与思考,为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质量保证;诊断改进;体系建设

当今时代是一个注重质量的时代,“提高质量”与“内涵发展”是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为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发挥质量保证的主体作用,自2015年12月以来,教育部、山东省教育厅先后出台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7]56号)及《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鲁教职字[2016]46号)等系列文件,为高职院校建立和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进行了制度安排,提出了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确定目标体系,以标准体系与制度体系建设为基础,以考核性诊断为抓手,以校本数据信息平台建设为支撑,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建立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以融合知识创新为动力,以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为抓手,落实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诊改”)任务,加强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意识,培育质量文化,形成可持续的诊改工作机制。

二、设计与建设内容

(一)打造校本特色质量保证体系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为“五纵五横一平台”,即纵向按照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等五个系统,横向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五个层面,以智能校园信息化管理平台为依托,建设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逐步形成全要素网絡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学校组织体系构建、目标体系制订、支撑目标体系的标准体系的制订、制度体系的建立,都要立足学校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特色,体现不同层面、不同主体的自我质量保证,形成鲜明的校本特征。

(二)建设校本质量管理平台

主体自我诊改是以数据为基础进行。通过数据分析确定自己的水平、状态(在坐标系中的位置),从而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持续提高工作质量。考核性诊断同样以信息平台数据为基础。质量管理平台要求具有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功能,能对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主体进行数据分析,给不同层面主体呈现状态数据,通过关键数据的即时、源头采集和实时展现,发挥状态分析、监控、预警、激励功能,将状态数据作为人才培养质量、工作绩效判断的主要来源和分析依据,进行问题与薄弱环节诊断,预测偏差,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校本数据平台的建设需要从学校实际出发,打通校内已有管理系统的通道,形成源头采集、数据共享的工作机制。

(三)实施横向五个层面的诊改

诊改工作就是在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不同主体建立起自己的“8字型质量改进螺旋”。“8字型质量改进螺旋”由上下两个循环构成。上循环是小循环,是指在实施工作的过程中,通过监测、分析数据,发现问题后及时预警,督促相关部门、人员采取切实措施,改进行动方案。下循环是大循环,依据目标制定标准,设计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全程进行自我诊断,不断找到差距,通过学习、创新、改进,建立更高一层的发展目标。“8字型质量改进螺旋”是诊改工作的基础,每个层面、每个主体的“8字型质量改进螺旋”相互叠加、相互影响,激发主体内生动力,促进质量持续提升。

三、需要处理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现代质量理念的建立是做好诊改工作的前提

诊改的核心理念是“质量归根到底要靠自身保证,质量归根到底是由质量生成者决定的”,质量的直接创造者要负起质量保证的主体责任。高校办学质量的提高根本上取决于高校自身的努力,质量责任主要在于高校,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质量需要“三全”保证,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要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落实到位,形成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氛围。

(二)校本数据平台建设是诊改工作开展的基础

随着高等教育系统日益复杂化,尤其在信息化、大数据背景之下,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已很难满足质量管理的要求,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越来越需要从经验走向科学,建立相对科学、规范的质量保证与检测机制,实现以数据和事实为基础的质量管理。学院、专业、课程、师资、学生五个层面的诊改均需要靠数据体现,校本质量管理平台建设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基础。

(三)打造好目标链与标准链是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关键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首先要制定目标和标准。目标决定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方向,是标准制定的主要依据;标准是衡量目标的标尺,是目标本质特性的显现。诊改要求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树立自身的目标,如学校有“十三五”事业发展目标,各专业各课程有自身的建设目标,每位教师有职业发展目标,每个学生有成长成才的目标等。诊断就是通过现状与目标的比对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标准同样需要主体自身制订,标准和目标要相互契合、相互支撑,不同层面的主体提出不同的标准,但必须支撑不同层面的目标。打造相对独立、相互依存的目标链和标准链,才能找准诊改的起点,这也是有效实施诊改的关键。

(四)质量文化建设是建设好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保障

质量文化与高校内部质量管理紧密相联,是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的内在动力。质量文化是基于管理者、老师和所有学生的主动要求改进的意愿,而不是对高校质量管理制度、要求和程序的服从和配合。质量文化涉及质量价值观建设、质量意识建设、质量精神培育、质量团队建设等方面。为了更好地保障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在质量文化建设上,要以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为出发点,形成质量是可控可防的意识,以质量目标为先导,以质量管理体系为依托,实施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建立起以质量生成者为主体,内外沟通、交流协调、运作有效的质量团队,形成追求完善、不断创新的质量精神,并与内部质量保障机制联系和整合,形成真正的质量文化,从根本上建立质量改进的长效机制。

猜你喜欢

质量保证体系建设高职院校
药品技术转移过程的质量保证分析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唐山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检验检测机构的质量控制
警犬使用法制化体系建设初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