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兴北安

2018-05-14李德刚

奋斗 2018年20期
关键词:北安红色文化

李德刚

文化兴则国家兴、民族兴。文化建设是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推动、引领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文化是人类精神的家园,是城市的血脉。如果说经济发展是一个城市的“硬功夫”,那么文化就是,“软实力”,良好的文化建设能够极大促进城市发展。

北安市是黑龙江省北部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以农业生产为主,由于历史欠账多、经济总量小等原因,城市加快发展压力大瓶颈多,多年来一直在全省经济社会综合排名中处于中游水平。如何在困境在实现突破,引领北安市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摆在北安市委、市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务。在不断探索发展之路的过程中,北安市委、市政府将目光投向了北安多年沉淀下来的文化资源优势,坚持文化兴城,用文化提升北安市发展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以文化引领北安市发展。

传承红色基因高品位谋篇布局

北安是一座蕴涵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在较短时间内占领了东北地区。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派出以杨靖宇为代表的干部进入东北地区领导对日作战,建立了东北抗日联军。当时,北安市所在地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的重要根据地,赵尚志、李兆麟等人都在北安地区工作过。以北安地区为依托,东北抗日联军纵横兴安山地、横扫松嫩平原,取得了诸如冰趟子战役、八道林子伏击战等一系列胜利,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1945年党的七大后,抗日胜利的曙光渐显,中共中央高瞻远瞩,组织并委派干部团进驻东北地区,领导革命运动。其中,延安干部团中的195人到达北安地区,并迅速开展工作。他们建党、建政、建军,剿匪,土改、支前,不仅在较短时间内就打开了革命的新局面,建立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从延安到北安,更是北安与延安建立起直接的联系,赋予了北安革命的红色基因,让北安有了“塞北延安”的美名。

北安地区遍布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各种旧址。这里有黑龙江省工作委员会旧址、黑龙江省政府旧址,还是第一张《黑龙江日报》的出版地。对此,北安市大胆尝试、系统规划,加大对这些旧址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力度,投资1亿余元建成了全国唯一的县级红色博物馆群,使其成为覆盖北安市、辐射周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9年,在原黑龙江日报社旧址上建成了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的北安市第一座博物馆——北安市博物馆。北安市博物馆突出地域特色,以多个反映北安文化特色的专题陈列全方位展示北安人文历史、地方风情。作为第一张《黑龙江日报》的诞生地,馆内还建有《黑龙江日报》展区和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报史教育基地。2012年,“乌裕尔的记忆——北安博物馆陈列”荣获黑龙江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奖;2013年,北安市博物馆荣获黑龙江博物馆免费开放最佳宣传展示奖。

2012年,北安市分别建成了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的黑龙江省工作委员会旧址陈列馆和建筑面积1083平方米的黑龙江省政府旧址陈列馆,展现了光复后原黑龙江省根据地建设的历史及其重大贡献。黑龙江省工作委员会旧址陈列馆还设立了“党员宣誓区”,经常性举办“我是光荣的共产党员”重温入党宣誓活动,已有1万余名共产党员在这里重温入党誓词。

以新中国第一个冲锋枪厂——庆华工具厂旧址为依托,北安市建成国内第一家枪械主题博物馆——庆华军工遗址博物馆,建筑面积6454平方米,并设有红色邮局和红色影院。该馆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博物馆陈列十大精品奖,晋升为国家级二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此外,北安市还建成了革命屯抗联纪念馆、通北历史纪念馆等。当前,北安市已形成以黑龙江省工作委员会旧址陈列馆等7个博物馆为主体的红色博物馆群,每年受教育人数达50万人次。

北安市依托特有的红色历史文化,不断积极探索,從红色基因的追根溯源开始,将目光投向延安干部团出发地延安,打造了“从延安到北安”红色品牌。2018年1月和7月,北安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先后在《学习时报》发表了署名文章《从延安到北安》和《北安,迎来新中国第一缕曙光》,全面挖掘和讲述北安的红色历史,并迅速引起强烈反响。人民网、中国网、《黑龙江日报》、东北网、《延安日报》等媒体予以转载刊发。2018年10月6日,《人民日报》刊发了到北安参加“从延安到北安”全国作家采风团的著名作家撰写的《黑土地的花朵——北安杂拾》,推介、宣传了红色北安。北安市本地各个媒体也都全面转发,聚焦发力“从延安到北安”的宣传热潮,使“从延安到北安”红色品牌更加深入人心,推动了延安精神和革命传统的传承。

延续红色血脉高质量传承发展

让我们把时光的镜头拉得更长一点,回望那个东北抗联战士爬冰卧雪、割草为食的战争年代。随着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日活动在北安地区全面展开,北安周边的民众积极参与到保家卫国、抗击日寇的活动中,也因此产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1938年10月,抗联队伍来到了革命屯(李殿芳屯),屯中的乡亲们也开始参加革命活动,组建了150人的武装连队。1939年7月,中共北安中心县委在革命屯成立。1940年11月,由于叛徒告密,革命屯被日伪军包围,55名革命群众被捕。这55人在狱中遭受了严刑拷打、刑讯逼供,导致15人死于狱中。但是他们中没有一人叛变投敌,宁死不屈,全都经受住了非人的折磨考验,这种骨气和勇气,彰显出了深深根植于北安人民骨子里的红色基因。

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春风化雨才能润物无声。有着厚重红色文化历史积淀的北安市,在新时代持续推进红色教育、红色文化的浸润熏陶,不断加深党员干部为民做事、为民服务、为民担当的精神,传承延续红色血脉,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典型。

北安市杨家乡模范村村民李云波自己投入40万元,借助党的政策,超过100余万元的资金,在村里办起了农业生产合作社,致富的同时不忘回報村里的父老乡亲。在被乡亲们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之后,更是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自己出资为村里修筑了沿街的金属栅栏墙、拓宽了村里的水泥路;领导村集体实行旧房改造,将旧房修葺一新,配齐配全水电暖设备,用以安置村里的五保老人,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据杨家乡乡长介绍,乡里建起了敬老院,要求村里的五保老人都去敬老院,但模范村的五保老人却集体表示坚决不去,因为他们认为村里的各种保障让他们感到住在村里比住在哪儿都好。在李云波的带领下,村里不仅还上了以往超过100万元的欠款,而且还有了超过30万元的存款。据北安市委的同志介绍,一提到杨家乡,就想起模范村来;一提到模范村,他们都知道村里有个能人李云波,每次去模范村,都感觉自己的心也立马敞亮起来。

同样是在杨家乡,家境一般的新荣村村民刘明启,除了要照顾自己的小家庭,以及奶奶、妈妈、脑瘫的哥哥之外,还赡养了一位同村的无父无母的傻子“舅舅”长达十余年。刘明启不图名、不图利,十年如一日持续着这种生活。为了让生活有比较充足的保障,他自己耕种了超过1500亩的土地,每到春种或秋收时,他一个人忙得团团转,有时候甚至几天几夜不合眼。他的行为得到全村人的尊重,每当他家里遇到事情,或者春种秋收实在忙不过来时,村里就会有不少人来他家帮忙。当有人问起这些前来帮忙的人为何这样做时,得到的回答都是:“刘明启自己做到了,我们愿意帮他!”

年逾70的尚玉山,是抗日英雄尚大嫂的儿子。在部队当兵时,尚玉山就是沈阳军区学雷锋先进个人;退休后,尚玉山在铁南社区成立了自己担任队长的爱心服务队。在他的带领下,爱心服务队义务为居民理发、修理电器、干零活和清扫街路、清理小广告等,做好事千余件。尚玉山曾把迷路老人安全送回家,从大火中救出邻居母子,还义务粉刷公厕、维修小区垃圾箱、资助贫困学生……他也因此荣登“中国好人”榜。

李云波、刘明启、尚玉山,以及北安市许许多多同他们一样的人,虽然平凡,却用他们不平凡的举动传承着北安的红色血脉,诠释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宗旨。

加强城乡文化高效益打造精品

北安市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努力拓展文化阵地,通过多方筹集资金,采取新建和改造方式,不断加大城乡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投资500万元、建筑面积1928平方米的北安市文化艺术基地已经投入使用,该艺术基地由展厅、创作室、多功能厅等组成,以展示北安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安书画界人士的优秀作品以及北安籍外埠画家、书法家作品为主;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和资产置换的方式、总投资约6亿元的新文化广场项目将于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该项目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建成乡镇文化站9个、行政村文化休闲场所64个;实施中心村文化项目建设,对25个中心村文化活动室进行提档升级,极大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注意加强专业文化队伍建设,不拘一格引进急需文化人才,重点引进文学、声乐、舞蹈、书法、剪纸、柳派二人转的艺术人才,组建“红色北安合唱团”,举办“原创作品演唱会”,排练上演了一批红色题材原创歌舞,使之成为弘扬红色文化的有效载体。同时,北安市采取招募文化志愿者等多种途径提高文化人才的技艺水平,近年来举办文艺培训班30余期,培训文艺人才1800多人次。

在夯实文化基础的同时,北安市积极鼓励民间文艺创作。一方面扶持文艺精品,制定了文艺创作奖励办法,设立了专项奖励基金,大力扶持文艺创作多出精品力作。2017年以来,北安市作者创作了报告文学《红流滚滚向北安》、歌剧《薪火》、组诗《八千里路云和月》、组歌《薪火相传》、音舞诗画《从延安到北安》、连环画《故乡的红色历程》等文艺作品300多件。现已有上百件文学艺术作品在全国、全省赛事、展事中获奖。在全省群众文化建设“十百千工程”评选中,北安市柳派二人转创作群体入选十个“优秀群众文艺创作群体”,2人入选百名“优秀民族民间文艺带头人”、11人入选千名“农村优秀文艺骨干”。另一方面大力开发文艺产品。北安市结合地方实际开发了乌鱼绣、烙画、书签、篆刻、剪纸、小器作等具有北安特色的文化艺术产品,其中有4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各博物馆也根据各自承载历史,开发了100余种文化旅游产品,正加快发育成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

在城乡文化建设方面,北安市着重做好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弘扬。在建设好、保护好博物馆群的同时,探索出“路演+城市”这一新型宣传模式,强化宣传推介,积极开展红色文化系列活动,用红色文化教化人、引导人;通过举办“群歌唱响北安城”“欢乐北安行”和社区文化周、文化大学堂等活动,把红歌唱进社区村屯;举办“榜样,逐梦的力量”百场经典红色故事会,通过“五进”实现全覆盖,现已举办84场,受教育人数已达4万多人次;开展送红色电影、红色图书、红色展览、文艺节目、文化辅导下乡进社区等系列文化活动。

探索多种形式高效率助推发展

近年来,北安市依托丰富文化资源,在发展中借助文化的力量,助推北安经济发展。

长期以来,北安市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主产玉米、大豆和杂粮,产值并不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北安市看到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推动本地农业发展的强大助力。寒地水稻生产基地地处北安市下辖的东胜乡,基地以生态理念为指导,发展生态水稻种植,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实行自流灌溉、电脑控制,坚持不用农药、不用化肥、不断水,用稻田里的水养殖螃蟹,利用螃蟹捕食稻田里的害虫,既节省了种植成本,又满足了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生产出的大米不仅销路好,更是卖到了每公斤35元。稻田里活生生的螃蟹不但为生产者不使用农药和化肥的承诺增添了佐证,同时也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曾经有北安市的朋友抱怨当地市场上的螃蟹价格飞涨:近几年因为生态水稻基地出产的螃蟹个个肥美,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导致螃蟹价格一度突破40元,让他们感叹“快要吃不起了”。这种抱怨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生态水稻种植的成功。今年秋季,东胜乡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基地举办了首届丰收节,没想到大获成功,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尝美食、观美景,游人如织,生态文化助推北安市走出了一条农业发展新路。

受北安市浓郁文化氛围的影响,北安市的企业也都普遍重視文化建设,用企业文化凝聚企业力量、吸引人才,实现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北安象屿是落地北安的一家大型国有企业,拥有仓储能力50万吨,年设计玉米加工能力60万吨。在建设、运营过程中,公司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摸索出“军队+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模式。“军队”是指在文化建设方面“守规矩、重执行,责任高于一切”。公司明确规定,进入公司所有人员,必须经过军训后才能上岗,培养每一名员工像军人一样严守工作纪律,促进管理规范化水平;“学校”是指在文化建设方面“抓培训、拓潜能,践行成为习惯”,对企业员工经常开展业务培训,最大限度激发潜能,让每个人都成为精兵强将;“家庭”是指在文化建设上“讲包容、互友爱,融洽快乐氛围”,让员工感到在公司像在家里一样,认为每名员工都是公司成员,应教育他们像亲人般相处,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氛围,相互配合,紧密协作,齐心协力推动企业发展。“军队+学校+家庭”企业文化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公司的凝聚力、战斗力、竞争力,激发了员工干劲,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了企业呈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公司新建项目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北安速度”。在文化的激励下,公司年实际加工玉米70万吨,比设计能力高出10万吨,设备运行率高达115%,企业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成为带动全市工业发展的主力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文化是“软”的,看不到、摸不着,只能通过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它、“触摸”它。但相对于政治、经济,文化对个人乃至社会的影响更加持久、更加绵长。对于北安市来说,虽然在抗日烽火之中遭受了日军铁骑的蹂躏,但是“从延安到北安”的红色之路为北安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从延安到北安,革命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色”铸成了北安市光荣的底色。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红色血脉,发掘好、利用好、发展好文化事业,坚持文化兴城,让文化引领北安市更快更好发展,北安市正以此做文章、促发展,并且已经成果显著。未来,文兴北安必将取得更大的成绩。

(作者系哈尔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杜金莹

猜你喜欢

北安红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红色文化的“北安现象”
“塞北延安”红色文化建设掠影
谁远谁近?
追忆红色浪漫
试论北安防护林造林应注意的问题及技术对策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