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教学中艺术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2018-05-14胡杰文
胡杰文
摘要:幼儿美术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对日后艺术鉴赏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对现阶段幼儿美术教学的教学成果进行了探讨和总结,并提出了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艺术想象力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学;艺术想象力;培养策略
幼兒阶段是人生的基础性阶段,在此期间,幼儿的学习和认知能力开始觉醒,并尝试认识世界。为了帮助幼儿对世界形成正确的认知,挖掘他们潜在的艺术创造力,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使幼儿在发现乐趣的同时培养艺术想象力。
一、幼儿美术教育中培养艺术想象力的方法和途径
(一)了解教学对象的新时代特点
幼儿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领域之一,必须不断创新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才能实现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当前,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确,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幼儿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水平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认知和学习能力也有了很大提升。只有更好地认识教学对象的特点,才能因材施教,制订合理的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目标[1]。
(二)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开拓幼儿想象空间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幼儿将具象事物和抽象事物相结合,进而展开联想,创造出更具个人特色的美术作品。由于幼儿对抽象概念的认知有限,而言语的引导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其艺术创造力。例如,教师可以向幼儿展示一件熟悉的日常事物:饼干,再询问他们通过饼干想到了什么,并让他们将联想到的事物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鼓励他们进行想象和创造性活动。
(三)让幼儿用绘画的方式叙述故事
幼儿还没有进行系统的语言文字学习,且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适用于实际的美术教学。为了实现幼儿艺术想象力的培养目标,教师必须对其进行目的性引导[2]。教师可以在美术课堂中给幼儿讲一个故事,将绘画因素隐含在内。例如,一个小朋友在动物园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有松鼠、大熊猫、长颈鹿,等等。这种语言描述过于复杂,幼儿容易遗忘动物名称。对此,教师可引导幼儿将故事中小朋友看到的动物画下来,幼儿则会根据自己的想象作画,呈现动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这样,幼儿的印象会更为深刻。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还具有很大的可变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整体绘画水平,对故事内容的精细程度进行调节,如果幼儿的呈现效果比较差,则可以将故事内容进行缩减,反之则增加故事内容的细节,让幼儿有更大的创作空间。
(四)提供未完成素材让幼儿进行补充和再创作
美术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美术作品不仅追求色彩、画面的丰富和美感,更强调精神内涵,要求画作能体现画家的思想。为此,教师可以提供未完成的素材,让幼儿通过补充和再创作,在画作中表现自己。例如,教师可以讲述故事的一半,剩下的让幼儿自行想象,并通过绘画表现出来;或者提供一些未完成的画作,一些线条、几个三角形、几个圆,甚至是几抹色彩,让幼儿补充剩下的部分,这些方法都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想象力。
二、结语
幼儿阶段的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更能为其良好综合素质的养成奠定基础。美术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部分,能够培养幼儿的艺术想象力和艺术鉴赏力。幼儿美术教学必须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具备科学性和有效性,才能充分培养幼儿的艺术想象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春丽.放飞想象的翅膀——试论幼儿语言教学中培养幼儿想象力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8(29):187.
[2]汤洋.美术——幼儿创新思维的“点火石” [J].考试周刊,2018(20):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