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击虚假广告不能虚晃一枪

2018-05-14宛诗平

奋斗 2018年18期
关键词:监管者误导经营者

宛诗平

“稳赚不赔,100%本息担保”“逢考必过,最权威的英语培训机构”“全网最低价”“彻底根治,绝不反弹”“用过都说好”……这些广告你是否耳熟能详?对此是否动过心?近年来,尽管监管部门对广告发布有明确规定,但有的地方电视台、报刊或网络平台依然违规播放一些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对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不良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可以说是无孔不入。借助于广告,企业可以有效提升知名度、明显增加产品销量,还能够宣传企业文化,优化企业及产品品牌形象;消费者则可以直观感受产品的用途、特点、性能和质量,进而做出是否购买的决定。所以,很多企业都特别重视广告宣传,不惜花重金用于广告的制作和发行。然而,正是因为过分重视和依赖广告的作用,导致了一些虚假广告出现在媒体上,严重误导了消费者、扰乱了市场秩序。

广告市场是一个系统,包含三个利益主体,即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组成的经营者群体,观众和读者组成的消费者群体,负责市场规则的制定和实施的监管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是有矛盾的,而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如果任由双方博弈,消费者利益必将受损。而监管者的职责,就是通过约束经营者的行为来保持利益的均衡。虚假广告屡禁不止,表明系统已出现利益失衡。

正如马克思所言,“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虚假广告泛滥,寄望于经营者们出于对消费者负责而主动改正,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俗话说,重典治乱,猛药去病。面对虚假广告这个沉疴痼疾,必须整合力量、重拳出击。

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一些虚假广告屡禁不绝,大都与相关处罚力度過轻、部门执法不严有关。几百元、几千元的处罚,这对动辄投入上亿元营销的企业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难以形成有效震慑约束作用,更让少数人铤而走险。打击虚假广告,相关监管和处罚绝不能虚晃一枪。只有切实完善行业规则及相关法律,补齐制度短板,释放治理效能,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提高违法违规成本,遏制某些人制假的胆量,才能让虚假广告无容身之地!

猜你喜欢

监管者误导经营者
Hiker climbs over 2, 000 metres to hand out free water 徒步旅行者翻越2, 000米送免费用水
论国资委的定位调整
论国资委的定位调整
音乐版权费谁说了算
经营者集中申报若干问题探析
误导牌
我真的虚伪吗
监管者识别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计算营业额
论股票期权激励下的风险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