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方法论

2018-05-14陈绍义

奋斗 2018年18期
关键词:顶层党的领导总书记

陈绍义

新时代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和新辉煌,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特别是要深入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的方法论特征。

一、加强党的领导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相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改革不断深入的根本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坚持和加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最根本的是道路方向上的领导。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之一。改革为了人民,改革是人民的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伟业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坚持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以人民群众的问题为改革的导向和突破口,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激发和调动人民群众改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关键在于凝聚共识,没有广泛的共识,改革就难以推进,也难以取得全面成功。

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是辩证统一、缺一不可的。加强党的领导,能够保证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和道路前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能够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不竭的动力支撑。

二、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和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时代的口号就是时代的要求。秉持强烈的问题意识去部署推进各项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的重要特征和思想方法。制定改革方案,强调真实问题,有棱角、有针对性,抓实问题、开实药方、提实举措。部署推动和督促落实上,强调聚焦主要问题和关键环节,在解决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上下功夫。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问题越是突出和复杂,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越是系统和多样。改革越是深入,越是要注意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的重要方法。“全面深化改革这项工程极为宏大,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这种系统、整体和协同性方法和原则,体现在改革方案的制定、改革举措的落实等各个方面。在推动改革过程中,注重厘清重大改革的逻辑关系,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和领域实现改革举措系统集成,打出一系列改革“组合拳”,促进一大批重要改革压茬推进,前后呼应、相互配合、形成整体,提高改革整体效益。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和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改革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就能以重点领域的突破带动改革的整体推进。坚持系统、整体和协同性,就能防止顾此失彼,使改革在成效上相得益彰,朝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聚焦发力。

三、蹄疾步稳、真枪真刀、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矛盾多、难度大,这种形势要求我们敢动真枪真刀,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和决心,“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关系的藩篱。”真枪真刀关键是狠抓落实,以钉钉子精神把实施方案、实施行动、督促检查、改革成果、宣传引导抓到位。

推进改革胆子要大,要真枪真刀,并不意味着可以率性而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其中步子要稳就是要统筹考虑、全面论证、科学决策。”特别是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在改革实践中,研究改革方案和改革措施时同步考虑所涉及的立法问题,及时提出立法需求和建议;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改革成果,及时上升为法律;实践条件还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试的,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权;对不适应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及时修改和废止。法治的引领和推动,是新时代改革蹄疾步稳的重要原因之一。

结合新时代实际,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这一贯穿改革开放始终的原则和方法,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坚持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改革,集中力量先推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举措,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做到重大改革举措系统配套,然后集中力量一项一项抓好落实,确保改革稳步有序推进。

四、坚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良性互动

全面深化改革本身所具有的试验性、探索性、风险性,决定了推进改革必须把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摸着石头过河就是从试点着手,鼓励基层探索,对必须取得突破但一时还不那么有把握的改革,采取试点探索、投石问路的方法,看准了再推开。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可以有效地避免在改革中出现无法弥补的颠覆性失误。

进行基层探索,又离不开顶层设计的引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已经认识到的规律来办,在实践中再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制度,而不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体现了我们党对改革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同时也是将改革进行到底的支撑和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推进到现在,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提出改革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全局,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是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的成功范例。

在具体改革中,使用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方法,要做到有机统一、互相促进,避免非此即彼或厚此薄彼。既要通过顶层设计实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目标,把握好改革的总目标、总基调和总布局,抓住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又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提倡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为顶层设计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使改革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把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

五、坚持战略思维与底线思维相统一

坚持战略思维与底线思维相统一是保证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重要原则和方法。战略思维要求我们在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时要做到高瞻远瞩、统揽全局,从全局上思考问题,善于在关键时刻做出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在众说纷纭中开好改革药方,没有很强的战略定力是不行的。”同时,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底线思维不可或缺。底线思维要求我们在改革中要具有风险和危机意识,在力争取得最好结果的同时,对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要提前做好准备,做到防患于未然。

坚持改革战略思维和底线思维相统一,就是改革的社会主義方向和积极稳妥的推进改革相统一,是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和迎接挑战、化解风险相统一,是全党的统一意志和基层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相统一。

(作者系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教授)

责任编辑/赵嘉宾

猜你喜欢

顶层党的领导总书记
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科技看百年
时局图
顶层住户的无奈——渗漏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
朱景文: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
张荣臣:党的领导是最根本的保证
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