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定文化自信 牢记方志使命

2018-05-14

奋斗 2018年7期
关键词:修志志书方志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的十九大第一次将“文化自信”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这就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关系,精辟地阐明了文化自信的地位和增强文化自信的意义。文化自信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内在精神支撑和稳定信念支持,具有厚重的精神力量和独特的凝聚力、影响力。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志事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今后一段时期,全省地方志工作机构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为指引,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大力推进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确保地方志“两全目标”实现,坚定信心,坚守信念,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推动地方志事业再创新高。

一、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地方志工作坚定文化自信的正确方向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首先要保持方向正确。要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一要求,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内涵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要求,充分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政、教化的重要作用,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到推动全省地方志事业健康发展上来,为实现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方志人的力量。

二、充分发挥服务中心工作功能是地方志工作坚定文化自信的价值体现

修志为用,地方志作为官志官修的官书,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资政的功能。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近年来,全省地方志工作机构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利用地方志文化资源,弘扬龙江历史,讲好龙江故事,为领导决策、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资政服务,充分展现了地方志在坚定文化自信上的现实价值。我们积极发挥方志出版社哈尔滨工作站职能,指导全省地方志工作机构做好开发立项特色志书等相关用志工作。努力打造地方志文化品牌,编纂出版了《黑龙江省志简编》《黑龙江图志》《黑龙江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志》《黑龙江省公路建设志》《黑龙江省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图志》《东北抗日联军图志》等一系列突出地情特色、服务中心工作、记载重大事件的特色志书,组织开展《黑龙江抗日战争志》编纂工作,研究推进旧志整理和地方史编纂工作。并积极参与、充分利用《中国名镇志》《中国名村志》《中国名酒志》和《中国名水志》等名志工程,形成龙江名志集群,提升龙江文化影响力。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探索开展地方史研究,编修乡镇志、村志、校志、厂志等,全省地方志工作机构根据各地中心工作创造性地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不断增强地方志服务中心工作能力。

三、全力推进完成“两全目标”是地方志工作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需求

编修地方志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已经进行了两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纂工作。我省第一轮编修工作在2003年全部完成,编纂出版进度居全国前列,共完成了省、市、县三级志书253部,包括省志100部,市县志153部,其中55部志书获全国优秀志书奖、优秀成果奖。2003年正式启动第二轮修志工作以来,我们着力推进第二轮修志主业,切实抓好年鉴编纂管理,在省委的大力支持下,重新成立了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并根据工作需要调整了黑龙江省志总编室,建立了黑龙江省志书终审专家库,健全了志书评审机制,采取依法督查等有效举措,强力推进第二轮修志工作进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规定的“到2020年,完成第二轮地方志书规划任务,省、市、县三级地方志书全部出版”和“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实现省、市、县三级综合年鉴全覆盖”的“两全目标”要求,全省第二轮志书编纂工作已进入决战阶段。为打好打赢完成“两全目标”的硬仗,全省地方志工作机构以省委、省政府开展全省第二轮修志工作和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工作督查为契机,集中精力对进度较慢的省志承编单位和市(地)、县(市、区)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加快推进省志自编志编纂进度。全省地方志工作机构在确保进度的同时,视质量为地方志生命,充分利用黑龙江省志书终审专家库优势,全面落实省志书终审专家参与县(区)级志书评审制度,确保全省第二轮修志工作和年鉴工作整体进度质量双优。

四、进一步强化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是地方志工作坚定文化自信的内生动力

地方志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不断提升地方志理论研究水平,能够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更多的基础理论依据。近年来,全省地方志工作机构加强地方志科研工作,完善全省地方志系统理论成果评比和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专业年鉴等地方志工作成果评比长效机制,激发修志人员的理论研究热情。按照全国地方志“一体两翼”用志工程要求,完成黑龙江地情发展报告、黑龙江方志发展报告和黑龙江年鉴发展报告。充分发挥中国龙志网、《黑龙江史志》《黑龙江方志信息》、地方志协会等宣传阵地、交流平台作用。全省地方志工作机构不断深化与本地院校团体、科研单位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黑龙江省地方志系统论文征集评比活动,切实提升全省地方志理论研究水平、扩大理论成果影响力。

五、积极推进馆网建设是地方志工作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時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为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使地方志教化功能与新时代特征相结合,近年来,全省地方志工作机构高度重视地方志馆网建设,省方志馆正式开馆以来坚持将方志馆办成地情、省情和国情教育基地为目标,以展示我省历史和现状为己任,开馆以来共接待参观单位百余家,参观者千余人,并坚持做好各级各类史、志、鉴以及其他地情资料的搜集工作,不断丰富馆藏文献的数量和种类。中国龙志网站开通了数字方志馆,进一步加快了我省已出版地情资料数字化收集、整理、加工工作,在数字化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探索地方志大数据开发应用。开展地方志新媒体建设,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以手机端为入口的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等新媒体将成为展现地方志魅力、扩大地方志影响的重要阵地,全省地方志工作机构正在积极建立新媒体传播平台。

全省地方志工作将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文化工作方针政策,将继续发扬“修志问道、执笔著史”的方志人精神,以发挥存史、资政、教化功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创造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使命的优秀地方志文化成果,推动地方志工作再上新台阶,不断为实现龙江全面振兴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徐朝

猜你喜欢

修志志书方志
河北省档案馆馆(省方志办)藏《永壁村保甲册》鉴赏
和爸爸一起回到童年:唤醒你,治愈我
情系志书藏古今
志书图片的放置原则
略议年鉴资料在第二轮贵州省《科学技术志》中的重要作用
设置方志学专业硕士学位探讨
河东区地方志第二轮编修工作动员大会召开
河北区第二轮修志工作中期推动会召开
浅谈在第二轮修志过程中的实践与认识
第二轮志书编纂应避免年鉴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