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塘河的前世今生
2018-05-14郑映
郑映
初夏明朗的阳光下,叫卖声此起彼伏,江津区塘河镇的老街一如往常地热闹了起来,每逢农历的三六九日,土产、山货、新鲜蔬果等就会准时出现在集市里,四面八方的人们赶场之余,习惯来上一碗豆花,热辣辣的红油佐料配上一口暄软的豆花,足以慰藉一天的辛劳。来到塘河古镇,感受到一种浓郁的巴渝场镇风格,老街上店铺林立,生意兴隆,一代代古镇人凭借着勤劳的双手,用心经营着自己的生活,也为古镇带来了数百年的繁盛景象。
石龙门村 狸猫换太子的未解之谜
静立在塘河古镇丛林间的石龙门村历史悠久,2017年11月被评为重庆市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石龙门庄园坐落在村里的一片密林小山间。朝夕与农田、竹林相伴,庄园与生俱来神秘的气息,使人忍不住要一探究竟。
前脚还未踏入院门,本地向导就提醒:“不要乱穿,会迷路!”向导嘴角挂着谜一般的笑容。庄园建于清朝雍正年间,以青石为基,砖木为墙,清一色的石梯和石栏杆,外围修有两层围墙,是一个由64根石柱和30多根大圆木柱擎起的石木结构建筑群。正厅、客堂、戏台、碉堡、花园等样样齐备。
行走在庄园中,分不清东南西北,很难说清哪里是前厅,哪里是后院。一间间前后左右相连的屋子,犹如迷宫。最后一位居住在石龙门庄园的陈家后人、81岁的陈洪佑告诉记者,这里的房间有500多间。
抽身天井庭院,站上远处的小山坡,整个石龙门庄园如一幅建筑群落图展现于眼前,磅礴宏大。建筑面积达到7300平方米的石龙门庄园,是石龙门村发展的核心。江津区文管所经过数年考证,最终落定了石龙门的来由。
陈氏家族买下旧时的康家老宅,因门前一方条石像龙,便取名为石龙门。庄园无论从地势,还是建筑布局,其精细规划与设计,都称得上建筑典范。庄园地处山坳,三面山川围抱,让陈氏后人独享一方世外桃源。园外1公里便是塘河,10公里外便是与旧时朝天门码头齐名的白沙码头。四通八达的水运,为陈氏子孙后期发展盐业生意,提供了绝佳的地理环境。
庄园选址与庄内建筑设计,心思巧妙至极。精妙设计的背后,要有何等财力作为支撑?玄机背后,又是何人在掌控?答案落定于“湖广填四川”的陈氏大家族。
从18世纪起陈家祖辈收购康家老宅,定居石龙门,日益兴旺发达。传至五代陈宝善时期,靠盐业和银号起家的陈家更是迅速崛起,将石龙门建筑一度扩大到13500平方米的规模。后世子孙的发达,让陈氏家族名震一方。在商贾呼风唤雨的岁月中,陈氏家族神秘来历的传说,一直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延存至今。兴师动众的举家迁徙到底为何?支撑后世子孙兴业的财力从何而来?当地老百姓更倾向于一种有些悬乎的说法,即背后藏匿的“陈家洛”。
对狸猫换太子的戏文,老一辈的石龙门村人非常熟悉,他们笃定戏文的后半部分就发生在石龙门庄园。年过花甲的该村党支部书记周德海,给记者讲述了一个传说。
相传,早在雍正年间,陈家就有人官至宰相。由于雍正一生没有子嗣,雍正末年,为了皇位继承人,王公大臣争论不休。为了解决这个心头之痛,皇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深夜召见陈家宰相,采用狸猫换太子的方法,将陈家的儿子与雍正的公主互换,这就是后来历史上的乾隆皇帝。乾隆年间,反清复明的势力有所抬头,陈家在朝中任大官,自然成了重点策反的对象。陈家的二儿子陈家洛被发展为反清复明的重要力量——红花会的总舵主。风流倜傥的乾隆皇帝一生六下江南,时时被反清复明的人物跟踪。一次,在南下浙江的海宁时,亲兄弟以不共戴天的仇人相见,打得难舍难分之时,知情人告知实情,兄弟一笑相互泯恩仇。
从此,陈家洛隐姓埋名,来到塘河石龙门的茂密森林中,改建了石龙门庄园,并与雍正的公主成婚,过上了隐居生活。日正当西,石龙门庄园外炊烟袅袅。戏文里的传说,陈氏家族富甲一方的辉煌,似乎演变成了石龙村人对“家”“国”的自我解读。
硐寨村廷重祠 见证家族移民史
每一座宗祠,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寄托了人们对故土的眷恋,安放着浓浓的乡愁。
江津在明末清初,遭遇长达37年的战乱,“人烟断绝十八年”,后经“湖广填四川”,一批原籍湖南、广西、江西、福建、广东等省的客家人,挑着担子,背着包袱,顺长江而上,在今天的塘河镇硐寨村一带插占为业,建起新家园,经过四五代的辛勤劳动,来自“五湖四海”的移民和江津土著人使江津开始有了生机,经济社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这便是市级历史文化名村硐寨村的起源。
当时,各宗族开始寻根定祖,纷纷修建祠堂。祠堂除了“崇宗祀祖”之外,各房子孙平时办理婚、丧、寿、喜等事也在此举行。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宗祠成为当时城乡最有代表性的建筑,其中以廷重祠保存最为完好。
市文物保护单位廷重祠又叫孙家祠堂。孙氏家族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初迁湖北麻城县孝感乡,为客家人。孙氏子孙超于明末迁居巴县磁溪镇,被尊为入川始祖。清初,其子孙志远因贸易迁来江津县石门镇河口,后又迁塘河。到清光绪时期,除家业兴旺外,孙家特别重视族中办学。
到光绪十八年,孙氏家族中的第五房孙朝珑家族是最兴旺的一支,在江津商界和教育界颇有影响。廷重祠正是为纪念孙朝珑而建,取“廷重”二字,是因为孙朝珑号廷重。
该祠占地4.5亩,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按客家建筑风格修建,为宫殿式建筑,砖、木、石结构,祠高12米。屋脊为镂空黄绿琉璃砖砌成,两边有高耸的圆穹式和重檐式风火墙,主要分为正殿、中殿、戏楼三大部分。正殿两侧石枋上分别刻有“思孝”“奉先”几字。戏楼为石木结构,前额雕刻有两台戏剧人物,设施齐全,两侧为书楼,为太太小姐看戏之地。两侧置廊楼与前厅相连,内部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天井。全部建筑均為大型圆形木桩或石柱支撑,共用84根柱子,其中石柱20根,木柱64根,所有地坝均用条石铺就。在充分继承清代川东民居简洁、雄浑风格的同时,融合了江南建筑灵秀的风格,是重庆地区客家宗祠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价值。
廷重祠修建好后,孙家在祠堂内办私塾,供族中子弟读书,有专门的义田充作族中办学大小事项之资,因此孙家历代出了很多读书人。例如,从这里走出来孙镜清,先是东渡日本留学,回国后创办中国公学和电务学校。他成了孙氏家族中读书人的代表。
昔日的廷重祠承载着孙氏大家族的兴旺与发达。但时过境迁,今日人去楼空,只余满目苍凉。呼唤宗祠文化的复兴,是对文化和历史的尊重。但愿能在这祠堂里,以一颗平和浅淡的心,安然轻放每一寸光阴。
多彩非遗 感受厚重的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国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遗产和生态文化资源,蕴含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相生共荣的生态关系。
在塘河硐寨村,还保留了始于宋代的“塘河婚俗”,其礼节繁琐紧凑,场面盛大,具有浓郁的渝、川、黔乡土风情,包含说媒、做相、开庚、男方办接妆、女方办嫁妆、出阁、送亲(迎娶)、拜堂、办筵席酒、闹房、参厨、谢媒、回门13道程序。
据塘河镇镇长程粮畯介绍,塘河婚俗已于2007年入选重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項目。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塘河婚俗,该镇依托3名婚俗文化传承人,成立了婚俗服务队伍,到现在从业者已达50余人。不仅如此,当地近90%的青年仍选择通过传统婚俗来举办婚礼,使婚俗文化得到了传承。
保护婚俗,既是对历史民俗文化遗存的尊重与坚守,更是对传统文化根脉的延续。现年57岁的谭东方,是原塘河乡政府播音员、江津区十六届人大代表。26岁时,她承继母亲的媒婆“衣钵”,成为现实生活中远近闻名的媒婆。多年来,她与川剧票友何贵银,以及该镇时任广播电视中心主任的罗江荣一起,为拯救塘河婚俗四处奔波。
还原婚俗的工作比想象中难。“因该活动中如烧纸钱等环节,被大家认为是封建迷信活动,首先就被一些领导和同事阻拦。”但知道其文化价值的罗江荣并没有放弃,“担心被人斥责‘不务正业,我就利用下班、周末的时间,提起录音机到处找人。”罗江荣告诉记者。
知情人家属的不理解,也令罗江荣遭遇了被驱逐出门的尴尬。“当时,我找到一位70多岁的老大娘,她会哭嫁。”在录音的过程中,因被老人悲伤的唱腔和情绪感染,其子女认为罗江荣上门弄得老娘哭哭啼啼,要染霉运,硬是将其赶出家门。“没法,我只有在后来偷偷利用晚上的机会,把老人接到办公室,才完成了‘哭嫁的录制和保存。”
同样,为了“复活”塘河婚俗,除了母亲的言传身教,谭东方也大量走访当年健在、熟悉塘河婚俗的老人,“甚至连走路姿态、表情、手势、滑稽语言,我都是向很多老辈子印证后,才在表演中还原的。”
“如今,我们已在塘河古镇建起了婚俗展览馆,并正在筹建集展示、体验于一身的婚俗文化园。”程粮畯说,目的就是让民俗文化回归,让有着300年历史的塘河婚俗文化在塘河成功“复活”。
除此之外,硐寨村还有灯夹戏、猴子爬杆、塘河祭祀;石龙门村有塘河吹打、打连枪、修灵房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深受百姓喜爱的特色旅游项目,均具有较高的经济开发价值。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这些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石龙门村、硐寨村、老街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休闲观光,带动了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建立了10多家农家乐,有些老板就琢磨着把民俗文化融进自家的农家乐中。可园山庄老板每年都要在塘河上举行婚俗巡演,通过特有的塘河风俗展示,让游客体验到别样的风情,赚得盆满钵满。
通过丰富的活动,民族文化瑰宝真正做到了藏富于民、发掘于民、保护于民、传承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