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文物展览保护工作

2018-05-14次仁玉珍

东方收藏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西藏文物

次仁玉珍

文物就是指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直接由人类创造或者和人类生活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的,具备一定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物质遗存,由此可见,文物本身有着不可再生的特点。那么文物在陈列展览过程中,就要积极落实相应的文物保护工作,同时文物保护管理部门要不断加大监督指导力度,确保文物的陈列设计科学、合理,并积极为博物馆的文物展览提供较好的保护措施,有效避免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对于文物带来的损害。所以本文就对文物展览期间的保护策略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探讨。

对文物进行展览能发挥有效的利用、教育作用,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途径,是提升地区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文物不单单是物质文化实体,同时也是承载精神文化的实体,而文化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够进行进一步的发展。那么文物展览就是一个弘扬历史文化知识、传承历史文化精神、实现“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实际博物馆文物展览过程中,还要注重加强对于文物的保护工作,并坚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文物受到损坏。

文物展览期间的保护意义

文物通常都会在珍宝馆中以展览的方式来展示,在实际展览过程中可以直接按照时代线索,来将当时社会中的各个历史画面进行展示,实现历史文化知识的弘扬,让当代人更好地继承历史文化精神,实现其教育的功能。同时还可以进行专题性的陈列,那么在珍宝馆进行文物展览过程中,通常会选择具有一定教育意义、代表性较强或者具有历史特点的文物进行展览。由于文物展览本身就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很多文物都会被陈列很长时间,那么这些珍贵的文物在库房之后,如果没有相关部门进行良好的保护,就会让其在人为因素或者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正是由于文物本身有着不可再生的特点,因此在博物馆文物展览过程中,就需要不断加强对于文物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文物展览期间的保护策略

(一)陈列设计要科学、合理

我们在进行文物展览期间,陈列设计部门和文物保护管理部门之间需要协调好,以此落实文物展览期间的保护工作,如果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就会直接威胁文物的安全。由于文物的种类本身就十分繁多,并且不同的文物其质地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对于文物保护的条件要求也不同,那么在实际的保护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结合陈列大纲中的文物展览清单,制定一个合理的文物展览保护方案。在当中详细说明展览文物的分类和保护条件,比如造像类、唐卡类等类型的文物,由于对于环境等因素的要求很高,那么为了避免其受到温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就需要对其进行对应的处理,防止文物受到损坏。

(二)认真落实展览制作工作

我们在展览过程中,由于展厅的地面经常会存在大量的杂物,并且搬运也较为随意,不够专业,经常容易产生文物损坏的问题。那么为了更好地保障文物的安全,就需要采取各种预防性的保护措施,确保将各种隐患问题消除在萌芽内,为了有效避免人为损坏文物的情况,文物保管部门需要参与到文物展览制作。比如在文物搬运过程中,绝对不能出现文物碰撞的情况,由于瓷器类的文物本身容易破碎,所以在实际的搬运过程中,要双手托底,轻拿轻放,绝对不能单手提边或者持柄行走。对于唐卡、丝织品等文物,在实际搬运过程中,要戴上相应的手套,避免手上的杂物粘附文物上,从而对文物造成不可逆的损毁情况。在文物准备进入展厅之后,还要对展柜进行消毒,并测量展厅和展柜中的温湿度,只有确保温湿度符合相关要求,才能够摆放文物。另外对于一些特殊的有机质地文物,還要放入防虫药品,并对展柜进行密封。

(三)完善基础设置建设工作

在当前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要想不断优化文物展览期间的保护策略,就要注重积极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以此提升文物保护水平。首先要从政策和财政的角度出发,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于文物保护工作的力度,需要对珍宝馆的库房条件投入必要的改善资金,从而有效减小对于文物的无形损伤,确保文物藏品的保存时间。同时还要注重结合博物馆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现代化设备开展工作,有效发挥现代科学技术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作用。另外还要加强提升博物馆软件系统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或者结合不同的文物类型,建立一个相应的软件系统,有效防止因为软件系统硬件设施优化升级出现风险,还可以建立文博信息专用网,确保珍宝馆文物管理人员在遇到突发事件过程中能够进行科学的应对。

(四)保障展厅的环境

文物保护过程中,展厅环境同样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在文物展览中和库房内保护这两者不同,由于库房内文物较为集中,有利于文物管理和保护。但在珍宝馆展览过程中文物较为分散,这就需安装好空调和通风设备,严格控制室内的温度,对于一些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的文物,还要进行相应处理。对于不同质地的文物,需设定不同的温湿度,如一些漆、模和竹器一旦温度过高,就会出现干裂情况,因此这就需要结合文物不同类型,设定不同温湿度环境。同时一些文物还不能接受光线直接照射,尤其在阳光直射或反射条件下,在紫外线光解和光氧化等作用下,就会对文物结构和成分造成直接破坏,纺织品就会出现褪色情况,纸张就会出现龟裂等问题。因此珍宝馆就需积极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在确保人们清晰观赏到文物面貌的同时,要避免光源长时间照射在文物上,保护文物安全。

(五)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

在博物馆文物展览过程中,展厅的看管人员不仅要做好博物馆的清洁工作,还要看管文物的实际情况,积极承担文物的保护和看管责任。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对于珍宝馆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确保其具备一定的文物保护基础知识,能够有效胜任文物的看管工作,有效避免工作人员的工作失误,造成对文物的损坏情况。因此珍宝馆在文物保护人员选择过程中,就要提升、完善其准入机制,同时还要不断提升现有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通过定期开展相关的培训教育工作,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有效提升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

三、西藏的文物保护战略和具体策略:

西藏的文物保护战略和具体策略必须要有深远的思考和布局,并采取有效的举措。现要在以下几方面加大力度:

西藏的文物保护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西藏有各类文物点2000余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78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西藏自治区级55处、市县级96处;拉萨市、日喀则市和江孜县城三座城市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一处三个点,位于拉萨市区的布达拉宫及其大昭寺、罗布林卡。现有各级文物管理专门机构16个,文物保护工作者约270余人,其中藏族占90%,汉族和其他民族约占10%;专业技术人员80余人,约占总人数的35%。西藏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对西藏文物资源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而且每年在西藏文物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量比其他省份都要多。以1989-1994年为例,国家先后拨出5500多万元以及大量黄金、白银等贵重物资,对布达拉宫进行了首次重点维修,这在我国的文物保护史上是空前的。2002年,西藏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维修保护工程正式启动。经过7年时间于2010年全面竣工,总投资超过3.8亿元。其中,对布达拉宫二期维修的投资就超过2亿元。“十一五”期间,国家又投入5.7亿元对西藏22处古代文物建筑进行大规模维修。从2008年起始,截至目前已累计到位资金2.9亿元。“十一五”期间国家对西藏文物维修投入的经费比“十五”期间增加了近2亿元。1980年到至今,我国对西藏文物维修总投入已经超过13亿元。在“十二五”期间,西藏文物管理部门已经制定了《西藏自治区文物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国家和西藏各级政府对于西藏文物保护事业的经费投入还会进一步加大。

一、西藏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于2007年4月着手进行,文物普查工作的有利时机,推进了西藏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和确立保护项目,目前西藏区域内的各项保护文物都是我国的瑰宝,它们都在我国国家保护范围之列,这些文物都受我国法律保护。西藏区域内的文物都代表了我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印记。在西藏目前存在的历史文物中,可以看到各个不同时期的历史状态,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气息,证明了我国历史文化悠久。这些文物存在的意义更像在告诉后人历史的真实性。这些仅存的文物不能用价值来衡量,历史的就是民族的。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形势下对这些文物的保护力度要大,而且国家要从这些文物上探究历史。目前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文物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存在于世的文物都有着上百年乃至千年不等的时间,我们可以从这些文物上找到历史朝代的发展历程。虽然我国对西藏文化古迹的重视程度在改革开放之后已经逐步跟了上来,但是与其他省份保护文化遗址的力度相比还不值一提。就目前发现的文物而言与西藏实际应该存在的文物数量是不相对称的。就我国历史上应该存在的文物数量远远超过实际存在的数量,而且文物在西藏地区的分布状态是不集中的,这就意味着文物保护难度要比我国其他省份大得多。虽然西藏每年文物保护资金投入很大,但是成立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却很少,这就与其他省份拉开了差距。目前被列为国家级保护遗址的只有3处,分别为托林寺、科迦寺和古格王国。但是就近些年发现的古遗迹是远远超过这个数量的,列如皮央东嘎遗址还有其他散落的寺庙等。这些都没能成为国家保护单位,除了文物保护力度不够还有就是我国与西藏的交通日益便捷,连年来不断增长的内地游客,致使文物保护工作上困难程度会越来越大。西藏区域的文物保护工作虽然难度相对有点大,但是在整个历史文化长河中与其他区域的文化一样都是瑰宝。只有尽可能建立好保护单位才能最大化地对文物起到保护作用。

二、西藏的文物不仅要设立保护单位增大其保护力度,还可以在文物保护上做足宣传。要让保护文物的想法深入人心,让当地居民和游客一同参与到保护文化工作中。只有加大宣传教育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西藏,清楚地认识到西藏遗留的文化古跡。在还没设立保护单位的文物遗址处加强文物宣传工作。文化古迹不能因为对其价值的认知不到位而被破坏。保护文物要做到人人有责。由于事先没有做好基层群众和游客的思想教育工作,阿里日土岩画就遭到了破坏,而且是无法修护的破坏。还有本可以作为大唐西域行有力证据的唐摩崖石刻画由于当地施工队伍的无知因要修建水库而炸毁了。文物存在的意义就是造福予民,一方水土应造福一方百姓,文物发掘就应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国家在参与一些文物宣传时要深入民心,一旦发现历史遗迹最正确的做法就是先保护起来。而对于国家暂时还无法作为保护单位的文物遗迹,民间可自发参与保护。可以先让专业人士事先进行保护工作,文物发掘保护都需要一定的技巧。在发掘完成之后可以在当地建立属于当地的保护馆。只要保护得当可以对外开放,就不仅仅让当地百姓了解这些文物,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种做法能更好地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文物保护应从上到下全国性质地进行宣传与保护。西藏地区就有民间自发保护文物的成功案例。位于巴松湖附近有一处古建筑,当地称为“秀巴古碉”,这是由七座独立的古碉楼建造而形成的一个建筑物群。起先当地居民并不知道古建筑的存在价值,因修建公路需要石块毁坏了其中两个。最后在政府的宣传指导下,居民正确意识到文物价值,他们自发建立了一个旅游景点,居民可向游客收取一定的门票。在继续保护工作的同时也提升了当地旅游业。若保护文物只是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那么我们绝大部分人是无法欣赏到古物的独特之处的,所以保护文物是全民参与的事情。只要大家抱以正确的态度,西藏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旅游胜地,在保护的过程中带动居民的经济收入。

三、经过考古的科学分析和重要的技术指导工作,越来越多的西藏文物被保存下来,很多地区的居民的文化素养有了很大提高,生活水平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稳步提升。同时也为外来投资者提供良好的环境,百姓的生活条件不断提高。飞速的经济发展趋势下,大家往往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特殊价值会有所忽视,尤其是进入到21世纪以来,很大规模的公路、铁路基本建设特别是旅游和房地产开发热潮的兴起,被人们视为“世外桃源”的雪域高原同样面临着“建设性破坏”“旅游性破坏”的状况。怎样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出发,对各种潜在的文物资源加以认真分析,对其利用价值加以客观判断,深入认识其不可替代性,提升并增强全民族对于文物保护的意识、保护理念、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必是它的关键和重要意义。

总而言之,在当前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文物展览期间的保护工作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作用,这需要相关领导人员提升其重视度,有效落实各种预防性的保护措施,确保能够不断加大文物的保护力度,避免文物展览期间出现损害的情况。 (作者工作于布达拉宫管理处)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西藏文物
文物保护利用信息化建设研究
天上的西藏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让文物讲述天路文化
神奇瑰丽的西藏
徒步搭车到西藏 真正的说走就走!!!
文物失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