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往情“升”追梦路
2018-05-14李自涌
李自涌
当我们今天感叹传统农耕文明渐行渐远之时,湖南升印轩米升文化博物馆馆长杨杰先生,却凭借一己之力,用25年时间收藏了一万多件历代米升藏品,并历经10年的筹备和建设,建立起全国第一座米升博物馆,保护和传承了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实物符号。
今年8月,在袁隆平院士的大力支持下,湖南升印轩米升博物馆与长沙国际稻都集团正式签订双方合作协议,湖南升印轩米升博物馆将入驻国际稻都,与国际稻都进行品牌联合,践行袁隆平院士倡导的“振兴乡村,文化先行”理念,共同弘扬中华稻作文明。
作为一家民间博物馆,升印轩米升博物馆为何让“杂交水稻之父”如此重视?为一探究竟,应湖南省收藏协会的邀请,本刊记者专程前往该馆参观,并与杨杰馆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对话。本期,就让我们走进米升博物馆,共同倾听杨杰馆长一往情“升”的心路历程。
信仰:一往情“升”的守护
说起米升,一听名称,大家就知道它是量米的工具,千百年来都是家家户户的必备用具。米升是什么时候诞生的现在恐怕难以考证了,但从至迟农耕文明出现之后就有米升算起,想来应该也有五千年的历史了。后来随着时代发展和文明嬗变,大概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米升便渐渐消失在中国老百姓的视野当中了。但不曾想,这些在一般人看来并不起眼,甚至已经被丢弃的米升,会在杨杰手里焕发出新的生命。
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杨杰,或许是米升的最后一批追忆者,源于童年背着米升去借粮的深刻记忆,使他对米升有着一种别样的感情,并由此产生了收藏爱好。因此,早在25年前,他开始走遍全国各地寻访、收集米升。如今,他已经建立起米升总数1万多件的藏品体系。当记者走进博物馆内,目之所及,满墙满架都是米升,或分门别类,或以时间为引,或以书画为伴,这些都是杨杰踏遍千山万水寻得来的,期间有许多故事,也有许多曲折。这些米升的年代,从明代到清代乾隆、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再跨越到民国时期,同时又有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米升,如藏族升、满洲升、白族升等;不同用途、不同制式的米升目不暇接,如官升、民用升、火印升、堂号升;不同主题、不同工艺的米升比比皆是,有阴刻工艺的诗词歌赋、寓言轶事,也有阳刻浅雕工艺的祖训和格言。而其中绝大多数为出自普通百姓家,所以尤其能集中体现不同时期一个家庭对美满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这里,记者深切感受到了米升厚重的文化底蕴,它们都是承载博大精深的农耕文化中的一个个精彩亮点。
采访一开始,记者便对杨杰收藏的这些心头宝贝和家珍,出于一种好奇心,不禁问道,在收藏门类中,一切与农耕有关的物品均是农耕收藏,涉及的物品包罗万象,较典型的是与耕种,收割有直接关系的工具、用品和畜力及加工器具等应有尽有,为何会选择单一的米升呢?“作为容器,从前人们用米升计算着一家人的度用,并也用其作为米市交易公平诚信的度量标准。升盈则天下足,升歉则庶民哀,作为器物的米升便具有了不同一般的意义。”杨杰告诉记者,米升虽然只是农耕文化中的一个小小符号,但它却承载着中国农业社会几乎全部的信息,大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小到民风民俗、柴米油盐、世人之价值观、道德观,无不浓缩其中,因此,米升与中华民族的发展息息相连。这种以小搏大的藏品,在乎的不是它的价值几何,而是它承载着社会的变迁和每家每户的一本经,呈现的是历史价值和“井市”的趣事。
杨杰把收回来的米升进行了精心的清理、修复、打磨、养护、分类、整理之后,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也一直在思考,每一个米升背后都有一个家族或是一个时代的故事,它们都是中国农耕文明重要的见证者。难道就这样让它们静静地躺在仓库里静述历史往事,而无法融入当代生活?米升的文化价值不能更好地被挖掘和传播?杨杰意识到,仅拥有这些收藏,独乐乐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建立一个场所,集中展出这些富有历史意义的收藏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米升的文化和价值。米升作为文物,即是史实,应该让其在能彰显历史的地方发挥作用。于是,他开始走出家门,去四川博物院、北京汽车博物馆学习,到深圳、宁波看文创博览会,到杭州参观博物馆群,到建川博物馆交流建馆经验,找马未都请教……就这样,经历10年筹备和建设,如今米升博物馆已经赫然屹立于长沙县的村落之中。黄花镇乡间小院,白墙红柱,草木掩映,钟鸣鼎食,颇具中国风。
同行:明珠众捧 光芒渐露
只有踏上了征程,才能发现志同道合的人。杨杰的米升文化事业,恰逢振兴乡村文化的春天,从而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吸引了众多有共同信仰的米升守护人,开启了米升博物馆的发展破局的快速通道。
“米升背后文化十分丰厚,越看越有味道,需要我们去挖掘和传承其潜在价值,把传统文化烙印弘扬下去。”在近十年收集米升的过程中,杨杰也对米升文化做了系统梳理和提炼。他告诉记者,升印轩米升博物馆自筹建伊始,便将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学术理论研究、公众教育与实践等社会责任扛于己身。为此,杨杰和他的家人一直默默坚守着。他们这份对历史的敬重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影响和感染了一大批人,陆续吸引了社会各界单位与机构的关注和青睐,与之达成了多个层面的合作,社会化基地建设工作初见成效,并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这些年来,湖南升印轩米升博物馆得到了省市县三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时还有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几经发展,博物馆成为“袁隆平丛书创作基地”“同济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文化建设示范基地”“湖南省民间美术研究会国画分会农耕文化创作基地”“益阳市美术家协会稻作文化创作基地”等。特别是“一路连升·同升营”研学课程,已成为长沙县第一中学开展德育教育的新路径,2017年被列为长沙市教育规划重点资助课题之一。
在杨杰看来,米升是集历史、地理、政治、民风、民俗之大成者,是跨多学科多领域的文化创意基因宝库,它承载了农耕文明的历史,更蕴含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振兴乡村战略的现实社会意义。”杨杰说,升印轩米升博物馆有万余件馆藏,但由于米升产业纵向发展的需求,原馆已经无法完整地容纳和展示米升本身所蕴含的价值,这次在袁隆平院士的大力支持下,新的米升博物馆入驻国际稻都,是博物馆与“都、市、县、村”的一次互动,是原馆的一个延伸发展战略,也是米升产业链条发展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尽可能大的发挥和挖掘米升文化价值的方式之一。我们期待,所有到米升博物馆参观的人们,既能感受到一代又一代伟大的劳动人民在为米升满而奋斗的过程中积淀的那份执着、那份乐观、那份精神。还能跨越时空去感悟,即使是在那些物质匮乏的年代,普通百姓对家庭美德的传承、对社会公德的恪守、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截至目前,升印轩米升博物馆已累计免费接待游客已超50000人。在杨杰对未来的规划里,将开辟移动博物馆,让米升进社区、进校区、进景区,同时加强博物馆教育功能,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等国际文化交流,从而建立升印文化创意、设计、出版、动漫、传媒、主题公园、制造、营销、展示、收藏和体验于一体的产业价值链。
杨杰坦言,既然“任性”地選择坚持自己的梦想,就要坚守初心,让米升这颗散落在村落的文化明珠更好地传承下去。致敬像杨杰一样的乡村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