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下高职就业模式创新
2018-05-14黄仲科
黄仲科
[摘 要] 随着当下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很多行业都在大的发展背景下抓住了新的机遇,在模式与内容上都实现了相应的创新。对高职院校的就业来说,也应该紧紧抓住互联网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针对当前旧有的模式予以创新。对互联网发展大背景下高职就业模式的创新进行阐述,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希望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互联网;高职院校;就业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1-0272-01
一、新时期为高职院校就业模式创新带来的机遇
随着当下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高职院校在教育以及就业等方面也面临着很多机遇与挑战。新时期下,高职院校要勇于面对机遇,迎接挑战。针对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等状况予以重视,并且在互联网背景下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就业指导。互联网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走向。通过强化学生的专业水平来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尤其是提升其创新就业素养,进而更好地在新时期下融入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并且对高职院校来说,其有效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应更好地对高职就业模式予以创新,进而针对社会的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有效把握互联网实现就业创新
(一)构建双向性的就业服务体系
新时期下的就业模式,需要更好地把握互联网来实现就业服务的创新。对高职就业的指导部门来说,应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除了满足对其日常的就业指导之外,还应该根据社会需求来不断变革工作的重心。当前在工作中应通过互联网来建立双向服务体系,通过当前的教学制度、教学经验以及学生的技能掌握状况等来为其提供更加精确的就业指导信息资源,也应该有效整合互联網上的诸多资源,将有用的内容传递给学生。对学生来说,可以通过就业指导部门建设的相关网站来寻求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且做好及时的反馈工作。院校的就业辅导部门应做到对内面向学生,对外界社会开放服务体系,进而在新时期下更好地实现就业指导模式的创新。
对新时期学生的就业质量也应予以重视,充分利用当前的互联网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构建高效的就业质量体系。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可以依托互联网技术来完成学生成绩数据库。对当下学生的能力来说,专业知识理论水平是非常直观的反应,也是当下展示学生总体素质的重要体现。应通过大数据技术来将学生的专业课程的成绩与相关工作的关联性进行比较,进而更好地保证从反向来调整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这种就业质量体系的构建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督促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也能够在新时期提升就业质量。
此外还应该根据学生以及社会的需求来使用大数据技术来构建学生实习数据库以及学生职业生涯数据库等,对学生的求职次数、求职岗位以及个性化需求都有所录入,并且对其求职质量等进行精确的分析,保证能够通过新兴的技术为学生的求职等工作提供指导。
(二)把握新时期的机遇
在新时期应把握机遇,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机遇,以更好地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质量。首先可以依托大数据技术来开发新的就业信息网,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就业信息网的建设都是在21世纪初开始建设的,内容相对老旧,网站模块也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应开发新的网站来满足学生以及招聘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比如利用ASP动态网页的设计技术来优化网站布局,使用B/S三层体结构来优化网站内容。在就业网站中置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导向等相关功能。当然也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开发校招聘会管理系统,其中包含各大企业的报名、审核、招聘信息的公布以及报道报名等诸多内容,通过高效的系统开发来提升就业指导水平以及当下企业招聘的效率。
信息化就业服务体系是新时期下高职院校急需做到的内容,需要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传播信息快、资源传输便捷等优势,更好地创新高职就业指导与管理工作等。通过建设层次分明的就业服务体系,保证能够满足当下学生对就业的个性化需求。当下主要应当针对高职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研究两方面来开展相应的就业指导工作,不断利用新观念来指导相关工作的改革以及机制的转变,进而实现就业模式的创新。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的就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新时期下需要高职院校能够更好地把握机遇,通过借助新技术、新理念来提升校就业指导系统的专业性,并且不断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完善,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社会,让学生能够从激烈的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进而不断体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孟建华.浅议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2).
[2]孙真.高职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及相关对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3).
[3]冯岩.高职国际合作办学与双轨教学全人培养模式[J].辽宁高职学报,2016(5).
[4]罗飞云.探讨我国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模式的思考[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