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职院校的特色发展路径
2018-05-14马雪
马雪
[摘 要]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具有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乃其办学宗旨。但与高等学府培养的学术型人才相比,高职院校的“个性”还不够鲜明。从校园文化建设视角入手,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探索符合其发展优势的文化理念和提出相应的文化建设措施,使高职院校更加突显专长和突出竞争力。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特色文化理念;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1-0233-01
“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因此以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职院校的发展道路,基于特色的文化理念建设,可以形成一种文化氛围和机制,为培养人才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
一、打造多元的校园文化观
精神文化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所在,它奠定了高职校园的精神基调和文化形态,多元兼容的精神文化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必然之选。(1)立足于办学特色是打造多元精神文化的前提。这些特色主要包括学校的文化传统、价值取向、校风、校训、校徽、校歌等发展内涵,高职院校要坚定地采取措施去支持特色、培育特色、弘扬特色,创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并激励全体师生在此特色之下拼搏进取,用行动来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2)举办丰富多样的职业教育活动。通过职业教育活动,如各类学术讲座、论坛、报告会、职业技能竞赛、文化节、体育节、科技节等,大力宣传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和重要贡献,引导学生确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创新的观念,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建设先进的高职教育观
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应涵盖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性,与社会接轨的时代性和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所谓人才,必先成人后成才,高职院校的教育也必以人为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职业素质和科技素质。通过课余文化生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通过上岗实习,使学生适应社会,具备在社会、企业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通过科技文化活動,加强科学技术教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科技和创新素质,倡导社会先进文化和科技理念。高职院校要与时俱进,就要时刻保持社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及时关注科技的最新成果,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实现所有专业的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制定多方参与的支持政策,推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联动,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与创新。
三、形成高效的教学科研观
高职院校的科研基础比较薄弱,科研团队建设起步也比较晚,大多数团队属于“任务交差型”或“生拼硬凑型”。若建设强大的科研精英队伍,可以凝聚高职院校的师生力量,对合作、创新的品牌文化推广十分有利。(1)科研要以教学作为基础,不能光搞科研丢了教学。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非常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因此重视并不断完善实践教学十分有必要。改善办学条件,建设完备的专业教室、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实训设备配置水平与应用技术进步的要求更加适应,让师生能广泛使用最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技术思维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2)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为了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要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四、引进优秀的企业发展观
优秀的企业管理文化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内在需要和特色教育内容。健全企业参与制度,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活动,学生便可了解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过程,认识企业的精神、理念、经营方式、管理规范和产品设计等,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企业文化认同感,帮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策略。(1)搭建企业文化交流互动平台,让学生有机会系统深入地了解企业。如以网络论坛、展板墙报、宣传海报等形式,引入企业文化,营造浓厚的校企文化氛围,为学生进入各行各业做好基本准备。(2)在课程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教育。教师可以开展案例教学,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典型实例,或者邀请成功的企业家来校传授创业理念,以此激发学生热情,激励他们为更好的就业奠定良好基础。(3)依托实训基地,结合专业实习开展企业文化教育。实习是学生接触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要认真学习企业的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参观企业的日常运作流程,可与领导、管理者、员工直接交谈,让学生体验成为企业一员的宝贵经历。(4)建立企业文化的调研资料库。学生通过对企业进行长期调研跟踪,获取原始数据与资料,对此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与评估,从而掌握企业各方面的发展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终的调研资料库不仅可作为高职院校今后人才培养的参考方案,也可为高职学生提供丰富的企业研究案例。
参考文献:
[1]王秀清.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时空,2011,7(2).
[2]蒋祥龙.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经济与管理,2012(4).
[3]张学婷.浅谈高职校园文化建设[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9).
[4]李壬戌.浅议新时期高职校园文化建设[J].生物技术世界,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