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课堂思政新模式,构建三全育人新体系
2018-05-14曾明
曾明
[摘 要] 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是当前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通过创新2344课堂思政新模式,构建学校三全育人新体系,以切实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立体化育人转型,为培养全面发展和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关 键 词] 课堂思政;三全育人;课程思政;高校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9-0276-01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将教育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立体化育人转型。创新打造2344课堂思政新模式,构建三全育人新体系,将有效推进、引领学校思政教育新格局的建立。
一、创新2344课堂思政新模式
(一)推进两个结合,抓好课堂思政阵地
1.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
高校所有课程都要体现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必须同频共振。继续发挥思政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的主流作用,不断深化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教学,将其内容与精神渗透和转换到专业教育之中。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领域延伸,形成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教育新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
2.推进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结合
如何让课程思政“活”起来,如何搞好素质教育第二课堂、网络思政第三课堂,应整合高校所有育人资源,形成共同育人合力,着力打造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支撑平台,积极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形成新的师生学习共同体,打造“互联网+思政”工作新模式,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互动,在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中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二)开展三个集中,提升课堂思政效果
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课堂上,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通过推进集中研讨提问题、集中备课提质量、集中培训提素质的“三集中”模式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监督课堂思政的开展过程,确保课堂思政同向同行、协同一体,切实提升课程思政教學效果。
(三)建好四类课程,构建课程育人方案
按照“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遵循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可以通过对课程体系进行系统设计,推出以学分为导向的“通识课+专业课+个性发展课+创新创业课”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方案。将通识课、专业课、个性发展课和创新创业课共同作为育人主阵地,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努力实现“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身”。
(四)开展四类活动,提升师德师风建设
要落实好课堂思政,教师是实施课堂思政的关键因素,思政课程教师已完全具备开展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必备能力和条件,那么培养具备思想政治素质的专业课教师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开展“讲、学、做、评”四类活动,提升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师德标兵“讲报告”活动、教师“学习政治理论”活动、教师“做学生楷模”活动、“评选师德先进典型”活动,构建“讲、学、做、评”四位一体师德建设体系,提升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将以提升教师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为重点,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课程思政”的推广提供全面支撑。
二、构建我校三全育人新体系
(一)开展师能提升工程,实施全员育人,构建教书育人体系
“师能提升工程”从实施主体上体现全员育人,有针对性地发挥不同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作用。学校应紧紧围绕“师能提升工程”,面向教师队伍开展三项计划,实现协同育人的作用,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深入开展教师素质提升计划、辅导员能力提升计划、班主任素养提升计划,引导全体职工发挥指导作用。一是要加强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建设;二是在后勤职工中大力倡导服务育人;三是建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先进个人工作机制。
(二)开展金钥匙工程,实施全过程育人,构建文化育人体系
“金钥匙工程”从实施时间上体现全过程育人,贯穿整个大学三年,从而体现思政教育的连贯性,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阶段地进行规划。按照“造梦—践梦—圆梦”三部曲,三级递进模式实施。一是对入学季的新生,开展“实现理想,从现在做起”的造梦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在校大学三年重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教育的践梦活动。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文化活动。三是对毕业季的学生,要把指导就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圆梦活动的重要内容。在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活动和举措中对毕业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
(三)开展四立教育工程,实施全方位育人,构建思政教育体系
“四立教育工程”从实施内容上体现全方位育人,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角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内容。该工程以“立德、立能、立学和立身”四立教育为核心,引导学生实现“价值、能力、学业和生活”四项目标。一是以德为先,开展立德教育,实现价值目标;二是以能为尚,开展立能教育,实现能力目标;三是以学为重,开展立学教育,实现学业目标;四是以身为本,开展立身教育,实现生活目标。
总之,高职院校要加强全员育人工作的机制和制度建设,把育人工作变成全校每位教职工应尽职责和自觉行动,坚持“服务实际、服务生活、服务学生”的工作思路,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实现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学风建设不断向好,在建设一流高职院校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参考文献:
[1]于洪泽,叶景文.关于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1(2):15.
[2]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20.
[3]董颖.论如何有效发挥专业教师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作用[J].亚太教育,2015(21):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