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古风音乐对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2018-05-14曾宪哲
【摘要】网络古风音乐是近年来新流行的一种音乐风格,以其古色古香的曲调和歌词为特色。网络古风音乐以其音乐受众为对象,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诗词典籍文化、传统服饰文化的复兴,在其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古风音乐;传统文化;发扬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从21世纪开始,尤其是2010年以后,网络古风音乐随着仙侠网游的兴起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发展壮大。它以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唯美的词格韵律得到人们尤其是青年群体的喜爱。无论是从乐曲还是歌词上看,网络古风音乐都带有明显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客观上对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网络古风音乐概况
网络古风音乐是21世纪尤其是2010年后新兴起并流行的一种音乐风格,归类为流行音乐。其曲风融合中国古典音乐元素与现代流行元素,以民族乐器为主;词风融合古诗词和现代句式,以化用古诗词的方法为主;唱腔偏向民族。古风音乐前期深受西洋、电声乐器元素占比稍多,歌词偏现代诗风格,且歌词受通俗易懂的中国风音乐的影响,而随着其自身的发展,目前已独立成为一种新的音乐风格。
网络古风音乐主要存在和发展于网络,面向群体主要为青年。古风音乐创作由最初的业余创作到如今逐渐商业化,形成商业与非商业并存的格局。目前,主打古风音乐创作的社团和唱作人群体不断壮大,旨在通过音乐的方式重新获得公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二、网络古风音乐对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现状
(一)传统音乐文化得到关注和延续
网络古风音乐的作曲和编曲通常采用中国传统五声音阶①,以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如笛、箫、古筝、古琴、琵琶、二胡、扬琴等作为创作元素,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色彩和中国式的美感。除了传统乐器的使用外,网络古风音乐还大量使用戏腔唱法和引用既存民歌②,如《牵丝戏》中的戏腔以及《再逢明月照九州》中融入江苏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进入21世纪以来,欧风美雨的强势来袭和港澳台偶像剧的兴起带来了摇滚流行音乐,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一度被青年一代视为“老人”专属。网络古风音乐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创新运用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重新得到关注和延续。2018年,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央视创造传媒联合制作推出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深度挖掘诗词背后的内涵,讲述文化知识、阐释人文价值、解读思想观念,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树立文化自信。
(二)古诗词、典籍回归人们的视线
网络古风音乐的题材多样,除却古诗词常用的一些主题以外,还关注到了一些史书或相关典籍。如原创古风音乐社团“汐音社”2015年发行的原创古风音乐专辑《人间词话》,即是以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人间词话》为背景。而该社2016年发行的《浮生六记》专辑,以朗诵和歌曲的形式对清代沈复所著《浮生六记》的故事进行了复原,亦广受好评。网络古风音乐歌词的突出特点是引用或化用古诗词,将古诗词本身直接与仿古体文字结合或者将古诗词的意象分解重组,从而形成词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如由winky诗改编的来自屈原《九歌·山鬼》的古风歌曲《山鬼》。
当今时代,忙碌的生活导致很少有人会静下心来读书,更遑论读晦涩难懂的诗词曲赋,网络古风音乐的出现利用了碎片化阅读的特点,抓住了听众的碎片时间,以音乐的方式向人们传达古诗书的魅力。2016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在全国掀起一股“古诗词热”。
(三)带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复兴
网络古风音乐所描绘的古色古香的画面或慷慨激昂的江湖情怀或百转千回的深宫闺怨,让许多网络古风音乐爱好者对这些画面产生了浓厚的想象和期待,并由此带动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复兴大潮。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其实并未远离我们的生活,但往往只有个别元素零散地存在于电视剧服饰、影楼装里面,而这些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中国传统服饰。据统计,网络古风音乐爱好者中,大部分人都是传统服饰爱好者,他们考究服饰形制、搭配和场合,力求还原最原始的中国传统服饰,使传统服饰日常化。每年十月底至十一月初在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古镇举办的西塘汉服文化周,是以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礼仪文化的弘扬及传承为根本目的的汉服文化活动,是中华传统服饰和传统礼仪文化大规模的呈现,西塘汉服文化周的成功举办除了创办人的努力以外,网络古风音乐爱好者的推动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三、网络古风音乐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与存在问题
(一)原创作品少且对中国传统音调的运用过于模板化
网络古风音乐植根于网络,兴起于网络,最初的创作者们来自五湖四海,几乎都是因为兴趣而结识并一起进行业余创作,缺乏创作的经济基础、技术硬件和软件、音乐专业知识和精细的分工,因此,创作出来的作品多为纯音乐填词作品或元素单一的原創作品。
首先,网络古风歌曲中原创作品少,利用纯音乐填词作品居多,且选曲多为外国尤其日本的纯音乐,带有明显的和风色彩,如,音频怪物演唱的古风歌曲《浮生未歇》、河图演唱的《寒衣调》等。和风是指“日本”风味、日本式,和风音乐中常用日本特色打击乐器如串铃、太鼓等,其四种代表性的音阶分别为日本民歌音阶、都节音阶、律音阶和琉球音阶,而日本民歌音阶和律音阶,其实就是中国传统五声阶宫、商、角、徵、羽中的“羽调”和“徵调”,因此,和风音乐与中国古风音乐在听觉上有些相似,常被古风音乐创作人用来代替原创作曲,因此,网络古风音乐中大部分作品是填词作品。需注意的是,填词作品易涉及到知识产权纠纷。
其次,网络古风音乐中的原创作品对中国传统音调的运用过于模板化,创作的主旋律或和声显得雷同。在编曲上,单纯在流行音乐的基础上添加一些中国传统乐器元素就完成一首曲子,中国传统音乐要素与流行元素的结合缺乏技术性,导致很多歌曲听起来大同小异,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特色歌曲少。
(二)歌词辞藻堆砌,格调不高
词、曲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体裁,都是曲牌体音乐文学③ 。文学与音乐合为一体,要统一的是句法结构。句法结构的一致,基本框定了词的音乐和文学在艺术表现上的短长、起伏、张弛。词与曲,如同笔与墨,唯有以笔着墨才能绘画出直观的图景。一首古风歌曲要完整、到位地呈现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意境,触动听众内心,好词是不可或缺的,而歌词的好坏具体表现在内容和韵脚上。通过海量的网络古风音乐试听,笔者发现,大部分古风歌曲歌词滥用、乱用辞藻,强行押韵,把一些唯美华丽的词语拼凑起来,造成内容空洞、前后矛盾、画面断层,令人听罢不知所云,颇有无病呻吟之感,具体体现在表达时间多用“千年”、表达人物必有“谁人”、表达起因常见“离愁”、表达结果总是“殇”。
(三)题材局限
网络古风音乐的创作主题局限,其局限性并不指“面”的局限,而是“点”的局限。和古诗词题材分类类似,写景抒情,包括描写自然风光和江湖庙堂寄寓思想感情、边塞征战、怀古咏史、行旅闺怨、送别友,人都是网络古风音乐常用题材,但由于网络古风音乐受众多为青少年,结合流行音乐题材的特点,所有的这些题材最终都归于一个中心感情的抒发,即爱情,且往往是悲伤的爱情。自然风光因离愁而黯淡,江湖儿女多为情所困,庙堂之上也因情而变幻莫测,总有人在深闺等待着远征的爱人……上述第二点歌词的堆砌和重复的根本原因实则是题材“点”的局限陈旧,也因此易造成听众的审美疲劳。
四、以网络古风音乐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展望
(一)利用好新媒体势力
与娱乐圈中的古装影视剧配乐不同的是,网络古风音乐从作曲、编曲、作词、演唱、后期到宣传,几乎依靠网络的联系来完成,尤其体现在新媒体的运用上面。作为一种“草根文化”,网络古风音乐具有强大的网民基础,有更多的如微博、唱吧、全民K歌、5sing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咕噜吧啦音乐网这样的宣传平台,在宣传音乐本身的同时注重其深层文化内涵的科普,对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有利,使传统文化慢慢渗透和融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
(二)更注重原创创作和技术提高
网络古风音乐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接受着来自外界的批评和质疑,在对舶来纯音乐填词翻唱和旋律的雷同性上尤为激烈。要推翻质疑的声音,网络古风音乐需要由更加专业化的团队来打造,不断发掘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深度研究的人才,以及大力发展线上线下的合作,才能实现硬件和软件的更新提高,制作出各方面水平较高的古风音乐,获取更多受众,实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三)更考究古诗词和各类典籍的运用
网络古风音乐的词作者中,虽存在部分上文中提到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一大批真正兼具才情和学识的词作人,如择荇、青释、清彦、EDIQ等,他们有的善于表达主见情怀,有的长于立意和结构,有的强于意境和情感,共同点是对古诗词和各类典籍的运用都较为考究,使得呈现出来的画面完整连贯,细品意味深长。网络古风音乐的词作人需要有这样的考究精神,在不曲解古诗词或典籍的意思的同时,对于高频意象的使用和替代也需要有所思考。
(四)开放思维,打破题材“点”式局限
深宫闺怨、儿女私情是网络古风音乐的源头题材,也是限制古风音乐实现质的飞跃的桎梏。从《仙剑问情》《琴师》《倾尽天下》等早期的古风歌开始,到现在《皎然记》《陌上花开》《天涯》等古风音乐,都是以爱情为创作题材。可喜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描写古代名士、记述历史事件等题材的歌曲渐渐崭露头角,如《红尘走笔——记白居易》《名士自风流——记竹林七贤》《秦淮八艳》《松窗棋罢》等。网络古风音乐要涵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各方面,撕掉无病呻吟的标签必须要开放思维,打破题材“点”式局限。
五、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近年来,人们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谈得越来越多,关注度越来越高。顺着互联网发展大潮,网络古风音乐的出现使中国传统文化回归人们的视野之中,其繁荣不仅体现了文化自信,更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笔者相信,网络古风音乐必定会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助力器。
注释:
① 中国传统五声音阶指“宫、商、角、徵、羽”。
②戏腔指戏曲的曲调和唱段。
③曲牌体,又称联曲体或曲牌联缀体,是中国戏曲音乐的一种结构方式,即以曲牌作为基本结构单位,将若干支不同的曲牌联缀成套,构成一出戏或一折戏的音乐。
参考文献:
[1]孫炜博.文化批判视野下的网络古风音乐探析[J].文艺争鸣,2017(8):204-208.
[2]姚婷婷.中国当代古风歌曲的歌词特征[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0(1):124-126.
[3]钟小会.论古风音乐[J].黄河之声,2016(19):123.
[4]马梅,陈秋媛.新媒体时代古风音乐的发展及其文化意义——基于青年亚文化的视角[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9):82-87.
[5]姚婷婷.中国当代古风音乐曲式形态特征探析[J].戏剧之家,2016(17):44-46.
[6]柳犁.从古风音乐的兴起看传统音乐文化的回归与延续[J].戏剧之家,2015(22):60.
作者简介:曾宪哲(1997-),女,汉族,广东阳江人,华南师范大学2015级法学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