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建设对毛南族特有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
2018-05-14林彦伯周波
林彦伯 周波
【摘要】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民族大融合在促进国家统一、人们的相互理解之外,我们也要看到在外界文化的冲击中,某些,甚至可以说是绝大部分的少数民族,他们的特有文化正在逐渐遗失。本文在解析文化传承困难原因的基础上,探讨如何运用数字化建设手段保护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毛南族,数字化建设,遗产保护,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K287.6 【文献标识码】A
作为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毛南族主要分布于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内,它拥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中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信仰体系,其中包含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先祖崇拜与宗教崇拜等,共同形成了一种少数民族特有的“崇神文化”,即毛南族特有文化—“傩文化”。然而,就是这种包涵了音乐、戏剧、舞蹈、歌谣、艺术,以及口述文学、宗教仪式、生活习俗等鲜明民族文化要素,具有极高民俗研究价值的文化,目前正面临继承困难,甚至文化断绝的尴尬境地。如何结合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数字化建设将毛南族的特有文化遗产保护起来,甚至进一步让其继承发展下去,是我们要探讨和研究的事情,也是一件迫在眉睫,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做的事情。
一、毛南族特有文化的保护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面对毛南族传统文化的流失,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十余年来,在党中央政策指引,地方政府建立保护机制后,通过静态保护和动态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卓有成效地缓解了毛南族文化的流失。例如,《环江县毛南族傩文化保护工程规划》和《实施方案》《环江县毛南族傩文化保护奖励、处罚办法》等详细的政策法规为毛南族文化遗产保护奠定了最根本的保障。其中,静态保护机制主要为:第一,对毛南族特有“傩文化”展开全面普查,回溯文化的渊源、历史的变迁、风俗传承、谱系流派等文化要素,并对普查资料进行整理完善;第二,针对毛南族特有文化节庆“分龙节”和“傩文化”开展理论研究,探讨其文化内涵和传承价值;第三,建立博物馆,鼓励民间收藏,在收集保存的基础上扩大展示范围,以实物资料的模式进行宣传。动态保护机制为:第一,为毛南族特有风俗,例如“分龙节”“肥套、花竹帽编织技艺”“傩面雕刻”等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切实将其纳入国家政策保护;第二,通过打造品牌策略进行文化发展,从2009年起,在环江县政府大力坚持下,每年举办的“中国-毛南族分龙节”被评为了“广西十大民族节庆品牌”;第三,采取多种措施强化毛南族文化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并大力推进乡土文化进校园的宣传活动。
以上都是为传承毛南族文化而采取的保护措施,对文化保护起到了很大作用,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工作成就。然而,哪怕是做出了很大努力,我们依旧发现,这些措施只是减缓了流失速度,无法从根本上让毛南族特有文化继承发展下去。这表现在:第一,立法保护的政策落实滞后,管理制度没有形成有力规范,让文化保护难以全面展开,这些无法绕开的问题,不利于工作的可持续开展;第二,对承载着毛南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的断层危机应对不足,毕竟随着传承人的自然老化,单纯的文化技艺难以产生较大经济利益的时候,付出与回报的差距悬殊,就会造成后续无人的尴尬局面,这一点从毛南族传承人老龄化严重的趋势就可以看出;第三,资金投入和宣传力度不足,虽然例如刘三姐歌谣、仫佬族依饭节、毛南族肥套、白裤瑶服饰,四个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获得了扶持资金,但保护少数民族特有文化,以及后续的研究開发,光凭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是远远不够的,经费的缺乏制约了宣传力度,加之手段相对老旧,以至于在毛南族分龙节的游客中,来自地区以外的游客少之又少。
二、保护文化遗产的难点分析和思考
从毛南族特有文化保护的现状,以及文化传承所面临的主要难题可以看出,除政策法规和资金投入之外,保护文化遗产的最大障碍就是宣传和了解的不足。这种状况不仅存在于毛南族之外,很多毛南族年青人也对自身的历史和文化缺乏应有的了解和认同感,以至于在信息时代的文化冲击中,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兴趣日趋淡漠。这表现为:例如,在《“族宝”待拯救——毛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查》一文中所述,毛南族“傩面具”雕刻技艺的传承人方振国,他曾经将传承的技艺教给二儿子,但却因为面具的制作周期长、经济效益不高,儿子不愿意从事“傩面具”雕刻,已外出务工多年。毛南族的花竹编织帽技艺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如今也只有下南乡-古周村的文化传承人谭顺美老人,以及其为数不多的徒弟几人掌握,文化传承人的断层问题尤为严重,甚至影响到整个毛南族特有文化的传承。
由此,从毛南族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和问题中我们得出保护文化遗产的最大障碍就是宣传和了解的不足。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信息的传播途径和发展速度为弥补以上缺点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可能一部优秀的网络视频宣传就能让人了解到毛南族特有文化的魅力,从而引起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有可能一个信息数据库研发,毛南族特有文化会因为具有的极高民俗学术价值而获得重视和支持,更有可能,一个成功的文化旅游项目能让毛南族特有文化在人们的需求中焕发出新兴的生命力。当然,以上只是一种设想,实现它们的前提就是完成对毛南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建设,让原本包裹在顽石中的美玉展现出它应有的价值,而不是固步自封地采取被动保守的挽救,因为谁也不愿意在若干年后,当回忆起毛南族文化的时候,留给我们后人的只是文献中只言片语的描述。所以,数字化建设对保护文化遗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毛南族文化的传承来说,如何将某些连本民族都在忘却的风俗传统,从枯燥无趣的烦琐内容,转变成为鲜活丰满的影像资料,从看上去无关紧要的文化技艺中找出它们在现实中的重要意义,这些都是必须要面对的数字化建设难题。
三、对数字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结合的发展思索
谈到数字化建设,许久前,在刚跨入到信息时代的人们印象中,往往会把它与“高大上”的国家战略挂靠上去,至于身边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没有谁会认为统计这些小东西能关系到国家,甚至整个世界。同样道理,数字化建设仅从表面上看似乎也与保护毛南族特有文化毫无关系,但是,正是因为这种陈旧的观念,造成了保护文化遗产与信息时代接轨的滞后。在信息时代,任何东西都不是独立运作的,当某样东西完成数字化的那一刻,它本身就已经被信息网络吸纳融合,并且通过大数据的统计分析,信息资源平台会将其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方交付于恰当的人们手中,用以推动社会的前进脚步。数字化建设不仅是一种手段和工具,而且是信息时代赋予我们最好的利器。
综上所述,可以这么认为,数字化建设的最大作用就是让闭塞且小众化的文化遗产能够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的途径将自身融合进主流社会和信息时代中,从根本上改变对方边缘化的存在形式,赋予它全新的活力。在这里,完全可以引入“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字化建设不仅只是为了保护文化遗产,而是在保护和传承毛南族文化的同时,让这些少数民族文化重新焕发出它们独特的魅力,甚至可以与时下的“脱贫攻坚”国家战略结合在一起,数字化建设提供数据支持,把志在带动偏远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生态文化旅游有效与保护毛南族特有文化遗产结合。这样的话,在“数字化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国家发展战略”三位一体的相辅相成中,它所带来的巨大文化、经济效益,就能最大限度弥补上时代发展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使毛南族由于文化小众,经济落后造成的文化传承困难有望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周和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与探索[J].求是,2010(4).
[2]王冠生,郑江华,瓦哈甫·哈力克,等.锡伯族大西迁:民族文化数字化建设探索[J].中华文化论坛,2013(2):184-188.
[3]李纪英.民族文化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融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思索[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26(2):19-22.
作者简介:林彦伯(1984-),男,广西宜州人,河池学院图书馆,主要研究方向: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