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高职母婴护理教学和医德教育中的应用
2018-05-14郑璇,吴肖晓,胡婷,余颖,陈晨
郑璇,吴肖晓,胡婷,余颖,陈晨
[摘 要] 目的:探讨情境教学在高职母婴护理学中提高学生医德和综合素质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组采用情境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授课完成后统一进行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和在评判性思维能力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母婴护理教学中融入情境教学,能明显提高学生的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激发学习热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提高其医学人文素质。
[关 键 词] 情境教学;母婴护理;医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1-0216-01
目前,在医学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热情,在授课中渗入医德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至关重要。情境教学以临床案例为基础,创设相应情境,在情境中组织授课、分析、讨论和交流,依托案例进行情景模拟,促进学生在高仿真中综合能力的提高。针对母婴教学中的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我院采用情境教学法并取得一定效果,研究过程如下: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将2016级护理专业2个班共88名学生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43名,对照组45名。两组学生由同一教师授课,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二)方法
1.实验组
教师选择并设计情境教学的教案、实施方案及实践流程,并把实验室布置成产科门诊的格局,提前将学生以每组4~5人划分,组织查阅相关资料,形成小组合作式解决方案。在理论教学期间教师以案例作为引导,简述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在分组讨论后,每组派出一名代表陈述其构建的护理诊断和措施体系。在实训室进行情境教学阶段,根据教学目标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由教师提供教具,演绎教学内容。每组学生分别扮演孕妇、护士、医生、家属等角色。每组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将医德教育渗入临床教学中,并分析病例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指导学生的操作过程。
2.对照组
采用传统教学法,即按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以课堂讲授、PPT教学为主,录像视频教学为辅,适当进行技能训练。
二、评价方法
两组学生在教学结束后统一进行理论考试,满分为100分。问卷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对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8份,回收88份,有效率100%。
三、统计学方法
用Excel导入数据,使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学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四、结果
(一)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比较,实验组成绩76.47±5.23,对照组成绩72.56±5.17,P<0.05,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组中评判性思维得分分别为寻找真相34.35±4.78,系统化能力45.67±8.23,认知成熟度43.95±3.64,求知欲48.97±3.82,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五、讨论
传统的母婴护理教学以教师授课为中心,单纯地向学生灌输专科知识,结合临床案例教学并进行情境模拟的比较少。这种教育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制约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研究以情境为基础,以角色扮演为切入,充分调动了高职类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授课中分组,进行互助式的学习,有效提高團队协作。在高仿真的环境中学生能体会患者的心理,通过角色互换,深入体会病人入院后的医患沟通与交流、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等,将护理程序融入教学中,引发学生共鸣。此法能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换位思考,对其今后临床中处理类似问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教学法有效缩短了理论教学与真实临床实践的差距,反馈显示能有效提高其评判性思维能力。目前,部分学生在最初临床实践中缺乏经验,动手能力较差,受到一部分患者的排斥,加之年龄特点易冲动,故在与患者沟通中存在一些问题,成为医患关系的一大隐患。在现有的医疗背景下,如何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研究显示,实验组通过情境和角色扮演,用模仿和体验渗入医德教育,在课堂中引发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培养学生的病人意识、社会意识、服务意识。
综上所述,该教学法通过情境教学,能明显提高学生的成绩和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激发学习热情,促使理论教学和医德教育深入统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胡经文,阮慧琴,郭燕,等.案例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护理教学和医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9(4):603-604.
[2]王前,张卫社,姚若进,等.模拟医学与妇产科教学[J].中国医学工程,2007,5(15):461-462.
[3]代安琼,刘芳.高等医科院校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实践探索[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12(22):946-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