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观下的乡村文化与农村学校教育
2018-05-14吴端坤
吴端坤
【摘要】教育生态即以教育为中心发展多元化的环境系统,其强调了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的相互联系和协同进化。本文以教育生态观为基础,着重分析了乡村文化与农村学校教育之间的联系,并阐述了两者之间相互背离的现象和原因,并就此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希望能够促进乡村文化和农村学校教育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教育生态;乡村文化;农村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6 【文献标识码】A
由于我国近代经历了大的民族危机,在西方列强的入侵下,乡村文化生态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和影响,与之对应的,农村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此期间,随着新式教学理念的传入,农村教育过于注重科学知识等先进文化的教学,而忽略了传统文化与生活技能的传承,同时,新的学校设施建设、管理方针等内容也没有结合农村的发展现状,导致两者之间显得格格不入,不仅无法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效率,甚至还造成了乡村文化生态链的断裂。
一、农村学校教育与乡村文化的联系
(一)乡村文化是农村学校教育生态建设的重要基础
乡村文化作为农村学校教育生态建设的重要基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乡村文化是农村学校的基本教育内容之一,是农村学校不断发展的前提。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教育活动最初起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以及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农村文化本身就是以适应当地的生存方式以及文化内容为基础形成的,所以说,乡村文化是农村学校教育中不可分割的内容,学校教育要以乡村地区的独特文化为依托,除了进行科学知识教学以外,还要以农桑知识等技能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使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第二,乡村文化的独特教育价值对农村学校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教育生态观出发,教育活动应该和身处的环境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农村学校教育的开展必须依存于乡村文化生态链,无论是办学理念、管理方针,还是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都要与当地的乡村文化相互关联。首先,我们说农村学校教育是一种地域性的概念,一方面乡村地理空间上的特性造就了农村学校的独特性;另一方面乡村文化也赋予了农村学校独特的教学价值。事实上,农村学校教育所具有的独特性正是来源于乡村文化的特质和内涵,因此,在发展的眼光下农村学校教育也必须遵循乡村文化的生态法则。
(二)农村地区学校教育对乡村文化发展的促进
乡村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教育生态观下的农村学校教育不仅有助于乡村文化的传承,同时还为其传播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教育生态观下的农村学校会进行地方化的文化教材编写以及开展地方课程等方式,让乡村文化走进课堂教学中,提升了学生对自身周边乡村文化重视程度的同时也培养了两者之间的感情。在这个基础上,农村学校培养出的人才会在注重个人发展的同时反哺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因此,我们说农村学校教育的发展一方面为乡村文化特别是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延续提供了强而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农村学校教育也可以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文化知识、生存技能、优秀道德品质的环境,不仅有助于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也对社会的稳定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这就需要农村学校教育以文化传承为起点,以特色化教学内容为载体,在重视学生科学知识教学的同时,引导其自觉参与到农业知识学习、农业活动实践中去。
二、现代农村学校与乡村文化“相背离”的主要表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转型的不断推进,农村学校中的教学主体一部分虽然出身于农村,但几乎没有参加过农业生产,另一部分本身成长、学习的环境就远离农村文化,总体来说都缺乏对乡村传统文化、农业知识理论及实践的基本认知,更没有意识到其对农村学校教育的重要性,直接導致农村学校教育与乡村文化之间相互疏远、背离。随着农村学校教育所处的外部生态环境与教学理念的急剧变化,不仅很可能切断其与乡村文化之间的关联,甚至可能引起乡村文化在短时间内的消失、灭亡。有调查直接显示:“中国乡村正在一步一步失去教育”。因此,这种现象必须引起重视并迅速解决。笔者经过总结,认为现代农村学校与乡村文化“相背离”的现象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徙导致技术、信息以及资本等逐渐“城市化”,同时也使得农村学校教育越来越“去乡近城”。近年来,农村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城市导向的发展模式,导致其与乡村文化的内在联系面临“断裂”的危机。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村不办小学,乡不办中学”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不仅从内在上割裂了农村学校与乡村文化之间的联系,也从空间上使学校和乡村相互分离。
第二,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在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后开始表现出“离农”的倾向。一方面去农化的教育模式让农村长大的孩子甚至连基础的农业知识文化、技术等都缺乏了解,另一方面义务教育仅为教育的初级阶段,学生还没能掌握适应时代的现代科技知识,导致这一类青年既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又无法适应农业生产劳动。这种文化知识和生存技能的双缺失也是引起“失德”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究其根本,还是由于从村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的误区和偏颇,导致很多农村学生不仅在 知识、技能方面十分欠缺,甚至道德素质方面也让人堪忧。
第三,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少年的“离农”,乡村文化尤其是传统农耕技术和农业知识方面不仅因为后继无人而得不到良好的发展,甚至还面临着断层的危机。事实上,我国自古就以农立国,历史上就有国家为“江山社稷”之说,社为土,稷为谷,可见农耕的重要性,而现代也有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的美谈。因此,历经数千年才逐渐形成完善的、系统的以农业为中心,涉及民俗、信仰、道德、技能等多方面的农业文化,不仅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这就需要农村学校以传承、发展乡村文化为己任开展教学,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成长。
三、实现农村学校教育的“乡村自觉”
农村学校教育的“乡村自觉”实际上是由“文化自觉”衍生而来的,而“文化自觉”最为核心的思想理念就是尊重、欣赏“己文化传统”。笔者以此为依据,总结出了三条实现农村学校教育“乡村自觉”的策略。
(一)特色化的农村学校教育
这里的特色化是指农村学校周边的乡村特色。这就要求一方面学校管理人员重视乡村特色课程的开设,有条件的甚至可以自行编写符合乡村特色的教材;另一方面负责教学的教师不仅要深刻认识到乡村文化在教学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其本身要熟悉、了解周边的乡村文化与农耕知识、技能。只有教育者在达到这种要求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在农村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式方法中凸显出乡村特色,以促进乡村文化融入到农村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中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受到乡村文化的熏陶,进而自觉成为乡村文化的传承者。
(二)在农业文化的传承保护中实现农村学校的特殊“使命”
农村学校教育的主要面向对象实际上就是农村的青少年,而传承、传播乡村文化中需要的正是这些青少年。与此同时,乡村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农业文化遗产,其不仅是人们感知、认识乡村文化的具体表征,更是农村学校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农村学校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具体教学资源,在教学内容、科学研究等方面重视农业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例如,学校可以将农业文化遗产的基础知识纳入课 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培训农村学生的农耕技能; 同时,还可以通过讲座、图片展演等形式提升学生对农业文化重要性的认知;也可邀请专家和传承人共同授课,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社会实践。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乡村文化与农村学校教育之间应该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 这就要求农村学校把握乡村文化的特性与内涵,抓住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农村学生的科学知识教育,还要适当加入农村文化教学,避免“离农”现象的加剧,从而实现农村学校教学的“乡村自觉”。
参考文献:
[1]杜尚荣,李森.当代中國乡村教育的主要问题及思考[J].教育导刊,2011(10):22-24.
[2]刘慧霞.生态视域下的农村小学环境文明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4(36):252-252.
[3]刘黎明.论农村学校教育对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意义和途径——基于教育生态的视角[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16(2):106-109.
[4]邢秀茶,苗培周.基于教师发展的农村学校文化生态现状调查[J].继续教育研究,2011(9):63-66.
[5]周俐.生态区域观对农村教育及文化建设的启示和建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52-153.
[6]李晓红.生态文化视域下的乡村学校文化建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31(9):1-4.
[7]饶静,叶敬忠,郭静静,等.失去乡村的中国教育和失去教育的中国乡村[J].教育科学文摘,2015(3):4-5.
[8]史凯亮.农村文化与农村教育——梁漱溟文化教育观的当代启示[J].集美大学学报,2005,6(1):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