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化图书馆的有机融合

2018-05-14杨建美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1期
关键词:有机融合

杨建美

【摘要】在我国经济和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精神追求也有了更高的层次。虽然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图书馆建设逐渐趋于数字化,但是其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数字化图书馆能够给读者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但是还不能完全摒弃传统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特点,否则就难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本文主要通过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化图书馆的对比,分析探讨两者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传统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有机融合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在信息时代的冲击下,图书馆建设和管理需要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这不仅意味着需要将传统图书馆升级,对于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也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图书馆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其服务手段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先进,但是图书馆的建设意义还不能改变,需要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主。因此,在加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不能使其完全代替传统图书馆功能,而是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图书馆能够通过传统与数字化的结合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一、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对比

(一)读者群比较

几乎每一个学校都会建设图书馆,这种传统图书馆的读者群包括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等。很多地方都建设了公共图书馆,这种图书馆的形式也是传统图书馆类型,给社会公民提供了较多的阅读机会。

数字化图书馆的读者群有比较明显的特征,主要是能上网并且会上网的网民。由于数字化图书馆的形式是以电子信息为主,因此,读者就需要以互联网为载体开展阅读。网民的最大构成群体是学生,因此,数字化图书馆的读者群大多数为在读学生等年轻网民。

通过读者群的比较,可知传统图书馆的读者群范围更广,不受限制。数字化图书馆的读者群受到了互联网的限制,导致读者群体比较集中,对不懂得利用网络的公民来说,存在较大的阅读困难。

(二)服务能力比较

就传统图书馆提供服务的方式来说,主要是在有限的范围内为特定的对象提供相关的服务。这种服务方式受到范围的限制,大多以学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为主,还有部分书屋及书吧,也是只能为小范围内的读者提供服务。

数字化图书馆能够通过互联网、广电网等为读者提供全面性服务,其服务范围较广,面向全国网民,能够同时为很多人服务。数字化图书馆优越于传统图书馆的地方就是其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不会受到过多的限制。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数字化图书馆能够提供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了较大的便捷,能够多方位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由于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形式存在较大的区别,在服务渠道和方式上就有一定的差异。通过比较可知,数字化图书馆的服务渠道和范围更广。服务方式更加多样化,相对传统图书馆来说,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内容。

(三)阅读方式比较

传统图书馆的阅读方式以纸质阅读为主,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对文字细细品味,咀嚼其中的字词,有利于锻炼读者的抽象思维。很多纸质图书都是珍藏的具有悠远的历史文化的书籍,文章质量较高,由于横跨多个历史时代,因此,图书的数量也比较多。读者在阅读这些纸质书籍的时候,需要花费较大的精力进行深度研究。这种阅读方式能够促使读者运转大脑,在阅读的同时能够对相关文化进行传承,有利于我国民族的文明发展。

数字化图书馆的阅读方式主要以电子屏幕为主,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需要手动翻页,大多以在线阅读、手机阅读为主。在利用这种方式阅读时,读者能够借助数字化媒介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阅读比较快捷,还具有一定程度的可交互性。但是数字化图书馆的阅读方式不利于读者深究阅读内容,长期面对电子屏幕也容易使读者产生疲劳。

(四)馆藏比较

传统图书馆的馆藏比较丰富,其中拥有大量的历史悠久的藏品,种类繁多,还有很多青春文学等,这些作品吸取了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民族的精华。同时,图书丰富又给传统图书馆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主要表现在图书资料占用的体积较大,导致存储密度不高。一旦有新的藏品需要摆放到图书馆内,就需要清理部分旧藏品,受体积的限制,无法收录越来越多的图书资料。

数字化图书馆中的图书大多为武侠小说、青春文学等作品,当然其中不乏历史文学作品,但是数量和种类较小。相较于传统图书馆的馆藏来说,数字化图书馆的容量比较大,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容量也随之更新增大。数字化图书馆中含有部分没有出版的原创图书,这是其超越传统图书馆的一个特点,对吸引青年人的阅读注意力有较大的作用。

二、数字化图书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建设标准和规范不足

虽然我国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从整体上看,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速度和规模还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在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过程中还没有将综合性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及高校图书馆等进行整合,建设标准和规范不足。很多图书馆为了响应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号召,都只是购买比较先进的硬件设施,在管理手段上没有进行更新。部分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和手段不符合数字化要求,不能完全掌握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图书管理员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就难以达到完全规范。

(二)信息网络带来的发展优势

目前,我国的信息网络发展较快,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占领网络阵地,為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推动力。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在手机、电脑等电子媒介中进行阅读,使图书资料的阅读和查询更加便捷。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信息网络资源逐渐丰富,图书馆的图书管理手段也开始有针对地进行加强。虽然人们对图书的需求不断增加并且形式多样,但是信息网络的发展还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读读者合理的需求。

(三)图书馆管理创新探索

任何形式的管理都离不开创新。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化图书馆的有机融合正是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方式之一。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需要以信息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为基础媒介,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就需要创新管理方法,使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能够对信息软件进行较好的应用,有利于对管理办法的创新探索与提升。

三、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化图书馆的有机融合

(一)突破传统图书馆藏量级

数字化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主要是将图书资料的相关文本和信息进行集合,能够利用电子媒介的容量,不断增加图书馆藏。数字化图书馆在利用网络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能够突破语言、民族的界限,为世界各地的读者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料,使信息得以共享。相关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就能够结合数字化图书馆的管理优势,对传统图书馆的管理劣势进行弥补,增强馆藏。

(二)改善图书馆硬件设施

在图书馆融合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两者的优势,对一方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图书管理员可以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改善其硬件设施,应用数字化图书馆相关管理技术在传统图书馆空间内开展相关工作。这样能够使人们在利用纸质图书进行思考的时候得到更加便利的服务。

(三)满足读者全方位需求

读者的需求是图书馆经营管理的核心,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化图书馆进行融合的过程就需要以满足读者的需求作为主要的工作任务。在信息碎片化时代,图书管理员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强大的数据库,将馆藏较少、已经成为孤本还有发行量少的期刊利用数字化技术呈现在信息平台中,使人们能够更加广泛地进行分享。

(四)释放图书收藏空间

图书收藏空间的释放是数字化图书馆融入到传统图书馆之中的主要优势。纸质图书对保存场地的条件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将温度以及湿度等保持在标准范围内。因此,传统图书馆在收藏和保管方面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数字化图书馆则能够利用芯片等容纳大量的图书资料和信息,在检索、分类及提炼的过程中也比较方便,对图书的有效保存有较大的作用。

(五)强化图书管理手段

在对图书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能够利用传统图书馆的设计和采购优势,使其与数字化图书馆对信息的快速采集和加工进行结合。两者都能够将图书收藏上架,虽然其阅读方式存在一定的区别,但是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将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能够推动图书馆建设标准的提升。在管理图书的过程中,需要融合两种独有的管理手段,为图书管理效能的提升提供条件。

(六)有助于开发智能化图书馆

智能化对于我們来说并不陌生,智能化图书馆的开发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化图书馆的有机融合。在这个过程中,管理员需要明确智能化图书馆构建的目标,将传统管理优势与数字化当中的相关技术进行结合,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用智能化管理手段取代手工服务,提高图书管理效能。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化图书馆各有千秋,在管理和开发过程中,需要将其进行有机融合,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晶.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化图书馆的有机融合[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8).

[2]刘聪尧.公共图书馆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论现代图书馆传统性与数字化的融合发展[J].艺术百家,2014(11).

[3]张芳宁,陈鹰.图书馆全媒体融合服务的路径和动因[J].图书与情报,2012(6).

猜你喜欢

有机融合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中学语文教学
论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中信息页的应用
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社会责任有机融合研究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方作曲技法的有机融合
小学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的有机融合
德育教育与数学教学的有机融合
民族舞蹈介入音乐课堂教学的途径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