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图书馆的新生入馆教育
2018-05-14罗晓勇
【摘要】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场所。在高校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做好新生入馆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引导新生步入知识海洋的重要手段,是优化图书馆规范管理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入馆教育的必要性入手,围绕入馆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并指出了入馆教育的方式。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一、新生入馆教育的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下,在入学以前对图书馆知之甚少,对如何正确使用图书馆的各类文献资源、让自己掌握一定的文献检索知识和技能处于茫然无知的状态。新生入馆教育是一个好向导,让新生对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有了初步的了解,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图书馆,为其继续学习和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有利于新生及时了解图书馆,减少盲目性
随着这几年的高校扩招,新生入学人数不断增加。每年我校有6000多新生报到。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新生以前没有接受过图书馆教育。我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00多万册,面对浩瀚的书海,刚刚走进大学校门的新生是茫然的。如何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图书馆资源是他们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现在入校的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个性鲜明、思维活跃,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所以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工作的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借借还还、期刊、报纸的阅读浏览等。高校图书馆是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新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使他们尽快学会利用图书电子设备、电子资源、数字读书机、阅读机等先进设备获取知识,了解图书馆馆藏资源分布情况。所以,新生入馆教育覆盖面广,功能强大,并且有深远影响的重要意义。引导新生学会利用丰富的馆藏来扩展和补充所学知识。从而激发新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他们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成知识的探索者,使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让图书馆的育人职能和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有利于减轻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负担
9月份新生入学,大量读者涌入图书馆。由于他们不熟悉图书馆的馆藏布局、借阅流程、规章制度等,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借书不用代书板,乱插乱放现象比较严重。在书库大声喧哗,接打手机,不爱惜图书,在书刊上面乱写乱画,撕页、缺角等现象时有发生,使图书的流通使用受到影响。通过新生入馆教育,帮助大学生学会合理利用图书馆资源,可以减轻图书馆工作人员在上架排序方面的工作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四)有助于提升图书馆在学校的形象
新生入馆教育,是读者与图书馆工作人员最直接的接触方式,可以使学生懂得圖书馆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通过图书馆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的宣传,激发新生求知的欲望,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主动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提升图书馆在学生和学校心中的地位。
二、新生入馆教育的现状
(一)新生入馆教育的主要方式
1.举办讲座
我校的新生入馆教育,每年都安排在9月下旬和10月上旬,由图书馆各部门工作人员负责。讲解的内容为图书馆的概况、馆藏资源分布、开馆时间、借阅规则及方法、规章制度等。通过简单的介绍,读者对图书馆有了大概的了解,避免了借阅图书的盲目性。
2.带领新生实地参馆
为了提高新生入馆教育讲座的效率,采用以班级为单位的参观方式,图书馆工作人员带领几十名同学边讲解边参观。从流通部书库开始介绍书库的分类方法,图书馆的书全部按照中国图书分类法排序。带领读者到阅览部参观,给读者介绍期刊、报纸的种类。电子阅览室的电子期刊有多少种,让新生学会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信息。
3.开办文献检索课
我校图书馆开了专门的文献信息检索课。专业老师代课,通过检索课的学习,新生学会了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
(二)高校图书馆入馆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个高校图书馆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入馆教育方式,但是形式内容较为单一、枯燥,效果并不理想。
1.入馆教育的形式单一
高校采取的一些方法,在形式上不断创新,但是内容上没有多少变化,图书馆组织的师资有限,一味地填鸭式的教育,学生非常被动,很难与学生互动。
2.教学时间紧迫、形式单一
现阶段,新生入馆教育成为高校入学教育的一部分,每年的时间安排都是在军训期间。与其他入学教育混杂在一起。时间非常紧迫,如果学生的时间安排临时有变动,就只能更改来馆时间。我们的入馆教育只是讲座面授带学生实地参观,让学生头脑中有一个印象。由于时间限制,人数众多、场地有限,所以效果不佳。
3.学校和学生对新生入馆教育不重视
学校各部门把入馆教育当作是图书馆本部门的工作,缺少积极配合和支持。对于刚入学的大学生来说,图书馆就是一个借、还书和上自习的地方。对图书馆各种电子资源,馆藏资源了解不多,所以来馆接受培训时,也难以集中精力。其实不然,大学生活与高中、初中生活截然不同,是他们四年大学生活的主要活动场所。学会利用馆藏资源,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帮助会非常大。
4.新生入馆教育的改进对策
发放图书馆宣传手册编发《图书馆新生入馆指南》,印刷成精美小册子,内容包括图书馆概况、馆藏分布、开放时间、部门设置、借阅规则及方法、书目检索、借阅流程、资源利用等,便于学生的阅读,散发在图书馆的大厅、流通部、阅览部、电子阅览室等,供学生免费取用。
5.举办各种类型讲座
首先,讲解《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体系,图书分类与排架、索书号的构成,如何在书库找到图书,在检索机检索书目信息,读者学会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巧,进而提高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同时,图书馆还应该经常举办一些有针对性的、适合各学科专业发展、科学性较强的讲座,聘请名师名人讲座,使学生的视野开阔。
三、創新教育理念
图书馆应该认识到90后这代人与以往是不同的,他们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他们个性鲜明、有自己的主张、善于言谈。阅读机、读报机、自助借还机等新型设备的引用,受到他们的青睐。另一方面,要针对来自于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的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加以区别对待,指导阅读。同时,要认识到入馆教育的内容多,开学的入馆教育只是认识图书馆的第一步。继而通过学校专业课的学习,对图书馆资源有了深层次的了解。体会到图书馆有许许多多的课外辅导书,需要运用图书目录检索、电子资源信息检索,使用电子报刊进行阅读,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学习。每年毕业之际,通过分层次、分阶段的渐进式教育,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接受图书馆的入馆教育工作。
入馆教育的形式要多样,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不应该完全采取传统的教育方式,应该新旧结合,迎合当代大学生的需求,采取微博、微信、微电影、手机图书馆、阅读活动月、做入馆教育视频等,通过多种教育手段的配合,提升入馆教育的效果。
四、结语
新生入馆教育工作仍有我们学习改进的空间,社会在发展,时代在更新,高校图书馆要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不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时俱进,才能提高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金岁庆.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工作新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2):9-10.
[2]李蕾.浅议高校图书馆的新生入馆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2014(3):143-144.
[3]龚健.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创新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3):117-119.
[4]郁丽玲.议高校图书馆入馆教育[J].办公自动化,2015(4):45-46,48.
[5]苏墨.高校图书馆新生教育工作的拓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9):56-58.
作者简介:罗晓勇(1977-),女,汉族,山西省五台县人,本科,文学学士,馆员,太原师范学院图书馆,研究方向:读者心理和馆员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