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语言创新
2018-05-14王国荣王少玉
王国荣 王少玉
【摘要】语言,是每个人日常交流与沟通的一种表达方式,其实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表达方式,即都有属于自身的一种语言,例如,声乐的语言是歌唱,器乐的语言是优美的旋律。其实,绘画也有其自己的语言,所谓绘画语言,其实就是作者想要在画中表现的个人情感,画家通过笔墨、纸、颜料为等工具,再经过色彩、线条、角度等创造出美好的视觉效果,最终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展现给大众。本文就以中国当代水墨人物画为立足点,阐述当代中国水墨画在画作语言上的创新。【关键词】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语言;创新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说到语言创新,就不得不提到中国古代从传统的文言文到现代的白话文,一定意义上这就是一种语言创新。在当时中西方文化相互碰撞的时代背景下,语言自然也得以發展变化,同样随着发生改变的还有文化和艺术等,其中就包括今天要说到的水墨人物画。水墨人物画本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但由于西方艺术的进入以及环境的改变,水墨人物画在其线条、造型、着色用墨上发生了很多改变,也可以说在其画作语言上进行了一些创新,从而形成了中国当代水墨人物画,本文将就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在画作语言上的创新进行阐述。
一、着色用墨的革新
(一)传统画作中的色与墨
艺术与文化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人们受到“儒”“道”学术的影响,普遍追求的是一种“恬静、淡雅、与世无争”的思想性格,久而久之展现于水墨画作上,使之散发出一股清冷孤傲之态,相比西方油画的浓墨重彩,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在着色上明显“高冷” 了很多。
中国人历来爱墨,将其列入“文房四宝”之一,所以在传统水墨人物画中“墨”占到了主导地位,而“色”则成了陪衬,也正是因为“色”的与世无争才让我们在传统画作中看到了些许的色彩。
从一些存世的传统水墨画不难看出画家在画作上的“重墨抑色”,在这点上笔者认为除中国人历来爱墨的创作习惯外,更多的还是因为色与墨在结合上实属不易,墨的自身特性限制了色在水墨人物画上的使用,即便有使用也仅仅是接近于墨色的一些譬如墨绿、墨蓝等较为相近的色彩,一些鲜亮的颜色画家往往避而不用,偶尔使用也多是在画纸背面轻点数笔,使得画作正面略微显出轻薄、透明的色彩即可。到了清末,一些水墨画家才开始渐渐尝试大胆地在水墨画上着色,但即使如此,其中一些水墨人物画作还是让欣赏者感到些许色墨相斥的效果。实践证明,传统水墨画在着色上还是难以达到质的飞跃。
(二)探索与创新
随着西方艺术的流入,一批渴望创新中国画的有志画家开始付诸行动,他们开始思考如何让“色”与“墨”更好地在画作中融洽相处。最初一些画家开始采用小面积着色,虽然色彩对比鲜明但小面积也不会引发色与墨的冲突;后随着色艺的进步,一些画家开始采用纯度较高的颜料进行着色,同时加重墨色,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色”“墨”共存的视觉效果,但也使水墨画中的墨感有所削弱。
在水墨人物画的色与墨的探索上,水墨画的画家们经过近百年的探索有所斩获,却终究无法将二者完美融合。虽然长时间的探索收获甚微,但水墨画家没有停下脚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家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与教训,在画作的色和墨的使用上渐渐有了新的进步,并逐步将传统的“重墨抑色”转变为“重色抑墨”,寻求一种“色”与“墨”的和谐共存,随着色彩的比重逐步增加,对于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审美已经不仅仅局限在用墨上,画作的色彩语言也变得尤为重要,比如色彩的明暗对比、冷暖对比等等。
多年来水墨人物画在“色”“墨”上的探索从没有停止也不会停止,艺术的创新永无止境,水墨画的着色用墨技法还在等着新一代的有志画家去进一步探索和发现。
二、水墨人物画的写意性
说起一幅画,最重要的语言便是其意象语言。一幅画作往往是作者通过其画中人物、背景等向观众反映的一种情绪和意境,而水墨人物画发展到今天,经过了几代艺术家的探索与传承,一步步形成了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也是真正意义上水墨人物画展现出的语言魅力。而对于当代水墨人物画,笔者总结了该画作的几点写意性的体现。
(一)传统文化对水墨人物画意象的意义
水墨人物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形式的一种,传统文化对其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纵观现存的很多水墨人物画作品以及传承至今的相关画作,无不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安静、孤傲、清冷的意境,不但体现出了一种道家“安逸”“无为”的思想感情,更有儒家“天人合一”的意境体现于作品之中。
除此之外,作品中还无不体现出画家高洁和对艺术追求的一股子“骨气”,仿佛都在用自己的作品诉说着自己的安逸恬静但又不失骨气的高尚艺术气节,将情感融入作品,逐渐地,画作成了画家的传声筒,是作者与作品倾诉,再靠作品所传达的艺术语言传递给每一位欣赏该作品的观众。
(二)融情于画,借画传情
笔者欣赏过不少的水墨人物画作,这些作品中有些人物画得很精致,栩栩如生,一眼就能通过人物的外貌、眼神和衣着看出作品想要向观众倾诉的故事和情感,这些作品有的眉开眼笑,有的对酒当歌,有的满怀愁绪,有的悲伤难过,仿佛都在向观众诉说着自己所发生的故事,他们极具感染力,关注久了就仿佛自己也能走进画作中,和画中人一起开心、难过。
但也有不少作品极具抽象意味,一眼看不出人物的喜悲,他们似开心、似悲伤、似纠结、似坚定。回头思考,其实人生本就是这样,只有喜怒哀乐全都体验过了,才是度过了完整的一生。欣赏水墨人物画,仿佛每一张画、每一个画中的人物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情绪,认真去品读,又似乎能在每一个画中人物那里看到一些生活中的自己,这也许就是艺术语言的独特魅力吧!
三、造型艺术的不断变革
(一)中西结合的造型创新
造型艺术,也是水墨人物画的语言之一,更是创作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传统水墨人物画作注重写意,对于人物造型,一方面受制于水墨的特性,另一方面传承写意为主的艺术思想,传统水墨人物画对人物造型的刻画大多比较抽象,然而后期随着西方艺术的逐渐渗透,相比于注重写意的中国画家,西方画家更注重写实,中国的水墨画家开始立志于改善人物造型塑造,意在可以中西结合、塑造更为体面的人物形象。
其实,在清末水墨人物画就开始借鉴西方的造型艺术,但由于明清时期对西方国家一知半解的了解程度,在这时的画作中往往看出人物头部采用了西方“写实”的造型艺术,而躯干和四肢又都回归于较为简单的笔墨当中。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水墨人物画才真正意义上进行了较大的创新,不少画家开始将西方素描的笔画线条和明暗光影融入水墨人物画当中,使当代的水墨人物画的造型塑造开始从传统的写意逐步转向写实,这样的中西结合可以说是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画作造型语言真正意义上的一项创新。
(二)时代背景对于水墨人物画的革新
传统的水墨人物画,主要着眼于文人墨客,多以自己或自己身边相同阶级的人物造型来传达情感,寄托思绪,这也是古时传统的水墨人物画主要的造型来源。然而伴随封建统治的没落、新中国的成立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中国的水墨人物画可以塑造的造型也越来越多。
上至国家领袖,下到广大劳动人民,都成为画家笔下的完美素材,各种情景、各种人物的画作跃然纸上,画作所传达出的艺术语言也不再是“天人合一”,不再是古时水墨画家安静、清冷、孤傲的情感内容,而是更增添了些许愉悦与兴奋、真实与灵动,这便是真正意义上的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在艺术语言上的创新。
四、结束语
中国水墨人物画,是中国艺术之林里一颗传承已久的璀璨瑰宝,从古至今不断地向人们展示着时间的变迁、艺术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放眼展望这些画作,每一幅作品都在用人物、色彩、造型、背景向我们讲述着一个又一个传奇的故事。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到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在其“墨”与“色”的应用、作品写意性和造型刻画上的不断变迁,向读者阐述了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语言的创新,但一切还远远不够,未来水墨人物画还等待着一批又一批的新人去研究、探讨和美化。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艺术更是世界民族宝库里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家有理由也有动力去进一步了解、学习和發展水墨画,让中国传统艺术用语言向世界诉说国家的繁荣与强盛,这一切都离不开国人的努力。真心期待中国水墨人物画在未来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与创新,将其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张馨文.浅析当代水墨人物画形式语言的时代特征[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王琬鹭.当代水墨人物画造型语言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
[3]刘吉.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语言创新探讨[J]. 美与时代(中),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