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5-14姚翀翀
姚翀翀
[摘 要]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适应市场变化和需求的创新型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造就高技能型人才,是当今教育、社会、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充分认识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创新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对全面提升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高端技能型人才;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5-0228-01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1]。这让我认识到企业发展需要知识型和复合型技术人才,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技能型人才尤为重要,尤其作为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一、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意义
(一)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内涵理解
2011年6月教育部组织的首届“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战略研讨班”中,明确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高端技能型人才应符合以下几点要求:(1)能主动适应产业升级,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领域和新产业领域的发展需要;(2)具有较高专业技能水平,能够指导普通技术工人、技术员、操作员等;(3)有较强的现场管理能力或具有多种技能的复合技能,能够解决实际工作中技术难题并在实践中有所创新。
(二)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标的背景
世界各国人才资源竞争空前激烈,我国更是面临着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企业技术更新提升等,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各界呼唤着、期待着高职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转型期提供更强大的人才支撑[2]。
二、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但结合高职院校现实条件,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院校仍存在认识不深刻、创新不彻底、执行不到位等诸多问题。
(一)学生整体素质偏低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重普教、轻职教的情况仍较为普遍,造成高职生源较差。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才会选择中专、高职,这是不争的事实,学生毕业之后技术工人地位被看低,相比较德国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在我国不受青睐。
(二)专业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有些高职院校教学与实际脱节、专业课程安排落后于职业技术发展新要求、教学计划教条化等现象还比较普遍。具体到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有的学校在教材使用上简单搬用本科专业出版教材,忽视了普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之问的差异性;有的学校专业授课内容老化,教学方法单一,也没有纳入相关专业最新的创新成果;有的学校依然不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高职经费投入不足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不仅需要高职院校配备所需要的基本办学条件,还需要建设教学实践所必需的实习实训场地、设备,而从现实情况分析,除一些国家优秀示范性骨干院校国家在资金上有大量扶持外,更多的普通高职院校专业实训设备不足,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薄弱。
(四)“双师型”教师执行不到位
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也确实培养了相当数量的“双师型”教师,但仍然不能满足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主要由于:(1)多数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2)很多教师仅仅是培训取证,对职业技能提升的作用有限;(3)真正从企业引进的专业技术人员有限,一些学校也仅是开设名师讲座;(4)教师的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没有落到实处。
(三)校企合作模式陈旧
高职院校都有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即两年在校理论学习、一年企业顶岗实习,一些学校将学生荐给实习单位但疏于跟企业的合作沟通,更有少数专业让学生自谋职业,缺乏指导教师的跟踪指导,顶岗实习流于形式。
三、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建议
作为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落实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发挥在办学理念、办学条件、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的优势,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创造有利的保障条件,推动建设具有世界水准的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高职院校加大投入,优化专业布局,注重师资提升
建设适合于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保障条件,技术型人才培养需要建立与基本技能、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相适应的教学实践基地;结合社会实践,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建成一批以工作过程、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为导向的核心课程、精品课程、特色教材和优质资源库;落实“双师型”教师,引进企业专业技术能手,教师真正做到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提升技能。
(二)校企合作、政府融通,共同搭建高端技能人才成长平台
在教学实践中要积极探索学校与企业一起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新机制,实现学校技能培养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调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提高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热情,共同培养、共同管理,有效缩短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适应期,提高职业能力;完善地方性高职院校发展政策,优化高职教育发展环境,明确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的法律权责;加强高职院校的整体宣传,为高职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周建华.用工匠精神立起新时代标杆[N].经济日报,2017-12-21.
[2]周登超.高职院校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湖北社会科学,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