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澳门普济禅院实地调研初探

2018-05-14边恒然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7期
关键词:身份认同

【摘要】普济禅院,創建于明末天启年间,距今已有将近四百年的历史,曾修缮十余次,至今仍保其庄严外貌,是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最大的古刹,也是当地最具规模的庙宇之一。与妈阁庙、莲峰庙并立为澳门三大禅院,世称“观音堂”。普济禅院位于澳门花地玛堂区,因院内供奉的观音菩萨而得名。普济禅院是中国古翚飞式的佛教建筑的杰出代表,保存着明清南方庙宇的诸多特色。相传始祖为石濂大汕(1633-1705),属于禅宗南禅曹洞宗。寺庙主体建筑分为三殿,大雄宝殿供奉丈八金身的三宝佛像;长寿佛殿供奉长寿佛圣尊;观音殿供奉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十八罗汉金身等。普济禅院殿堂内珍藏着历代高僧和名家的书法、画作及文物。1992年,普济禅院被列为澳门八景之一。“普济寻幽”指的就是这里。本文主要以观察法和文献法两种社会研究方法,以期发现澳门普济禅院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独具的美学特质。

【关键词】宗教差异;庙宇建筑;色彩美学;文化信仰;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识码】A

一、佛道并立,同体大悲

中国的建筑,尤其是庙宇很讲究风水朝向。坐山与向水是东方观念里对物质世界的特殊把握。普济禅院和许多古代建筑一样是坐北朝南的。值得关注的是,这不同于我们常见的独立式单体庙宇院落格局,而是一种左右套层的结构。没有正式进入观察区域内之前,我们发现位于观音堂的西北方位还安座着另外一座神殿——康真君庙。石门楣沿上有门联一对,蝙蝠衔出红边金字两排:道果尊天阙,威灵镇海隅。抬头处见霁蓝底彩绘瑞兽鲜果花枝缠错纹理,具有鲜明的清代中后期特征。屋檐与匾额之间的古画斑驳不清,猜想应是记述着神迹或者人物故事。门口土地财神龛阁内的线香燃烧殆尽,一定是有到得比我更早的善男信女,在此尽心供养。

跨过门槛,左右两边皆有供奉的神明,在这个位置上想必是性格和善且乐于护法的道家仙人吧。康公,相传是明代的功臣。因护持开国有功册封大职正果,世称康大真君,备受一方百姓敬仰爱戴。康公庙现存两殿,正殿主位上供奉的是真君圣像,内殿主位供奉着慈母天后。进庙后见立有光绪年间古碑一座,书写的是“康真君庙尝碑日志”,详尽记述了这里馆藏的资产诸物。正殿真君大帝法身安座在金漆龛阁中,左右两侧皆有手持法器的神祇护卫,屋顶处高悬行楷书体的“瞻以养正”四字阔匾。仰观视之,明察“光绪元年岁次乙亥孟秋吉旦”落款,是此地善信“沐恩重修值事敬立”的功德彰显。

侧殿幽闭清净,烛火通明。慈母天后眉目舒展,法相亲和,周遭围绕着各路仙家善目承喜,悲悯视人。特别的是,对面立有观世音菩萨法身与天后圣尊分庭并座,这在内陆是非常少见的。佛教与道教往往对立,是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自古以来布位兵阵,旗鼓相当。令人欣喜的是,在多元文化融合互通的澳门,佛道两家能够内外相与,成其照功。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文化意识和观念里,天与人,物与我,同源所生,天地万物都包含着生意,无有差别。《淮南子》中言:“天地宇宙,一人之身。”异质而同构,本标相应。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道德经·十六卷》)。然佛道之理互通,以种种方便之力令诸善根,是圆通自在而普门救度的同体大悲。

二、澳门庙宇建筑色彩与宗教理解

建筑色彩,是庙宇的一种滋味。这种滋味,主要不在于肉眼观察到事物本身的形质,而在于其中蕴含的文化意境。正所谓“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南朝梁刘勰);“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清朝王国维)。中国文化的旨趣,气韵生动地表现为一种客观化了的主观精神。四时之外,云林后身。作为参与者的观察者,为了更加全面且深入地了解观察对象,获得生动具体的感性认知和理性结果。参照英国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和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富特·怀特(William H.Whyte)的研究方法,选择出最佳的观察角色。同时,为了保证调研工作的信度和效度,除研读相关文献做足理论准备之外,我们还制作并携带了科学的观察记录表、照相机、录音设备作为辅助工具,及时做好观察记录。针对观察对象的特殊性要求,调研小组为了获取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在最佳观察时间内完成观察任务,略微调整了先前制定的观察程序。

普济禅院初建于明朝天启年间,距今约有四百年历史,与妈阁庙、莲峰庙,并称澳门三大古刹。观音堂名闻遐迩,除在于其悠久的历史之外,更是签署中美《望厦条约》的地方。普济禅院的建筑结构为三进式风格,庄严巍峨,深入三进,德光宝华,棋连几座。首座为法轮常转具足圆觉智慧的大雄宝殿,释迦摩尼圣尊,人中狮子,雄镇大千世界;次座为消灾延寿圣无量智决定光明王如来佛殿,灭罪除障,清净戒品,坚固菩提正道无量功德华藏;后座是广大灵感的妙法观音殿,善巧方便,救苦救难,遍照大千世界。大雄宝殿的东西两侧分立天后殿、地藏殿、关帝殿、藏经楼等建筑,东侧有一处花园,培植花草,清荫幽寂,合造化之功。整个庙宇琼花古木,香火鼎盛,是粤港澳罕见的佛寺建筑群落。宗教气氛相当浓郁,对在地人民的精神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庙宇无论是汉地还是藏地,多数是以红黄作为寺庙围墙的主色,然而澳门的普济禅院却使用了绿色粉饰围墙。其实,五千年来中国建筑在色彩美学的演进对于颜色的认知发生了几次重要转变。史料记载,汉代以后至唐朝,红色在等级上退居黄色之后。盛唐时候,文化受宗教影响很大。绿色、青色琉璃瓦开始流行,深青泛红的绀色琉璃瓦开始被广泛使用。宋代崇尚淡雅,尤其是北宋徽宗时期的艺术品味达到巅峰。庙宇的建筑色彩也从开元盛世下无处不在的装饰呈现的雍容华贵,转向了追求简洁单纯的素朴境界。此时,建筑将构件进行雕饰,以青绿彩画为主,白石台阶,朱金修饰,红墙黄瓦综合运用。元代以后基本成熟,开始使用白石台基、红墙红柱、金黄琉璃,屋檐瓦施以“五彩遍装”“碾玉装”“青绿叠晕棱间装”,强化出建筑阴影中的冷暖对比,艺术表现的张力远胜从前。明清时期,中国建筑基本继承了宋朝简洁雅致的传统,神思元朗,色彩归真。北方多以红墙黄瓦,显示帝王气象;南方则是潜尝林绿,象征东方青龙甲乙木,春之勃勃的生发成长,平和安宁,具有保护的含义。

色彩是有情感的符號,色彩描绘出朗朗的境界,使美域的广度覆盖了整个中国建筑。空间艺术的文化语言引申到南方的庙宇建筑,一切修辞都与生命相关。不难发现,澳门宗教历史发展的脉络承继有序。既保留了明清建造很多特点,突出表现在寺庙的结构制式、材料工艺、色彩运用等方面,在表现形式上倾向于含蓄内敛。其妙不外寄言,显而不露的审美意趣使人真切感受到生命的延续和永恒。另外,从文化地缘学的角度来看,澳门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版图形质亦如莲花。普济禅院坐落在澳门市区的重要位置(美副将大马路),以端严莲华宝座上点化苍生的观世音灵感事迹而闻名。

此处有两重含义,皆是地涌金莲的善功福德同构共生。从宗教符号学的角度来看,佛教认为莲(Nelumbo nucifera)是西天佛国的宝花,禅宗视莲池为净土。观自在菩萨端坐青莲之上,比喻释义精妙,说法透彻。澳门即是娑婆世界的妙法莲花,百余年来从未发生过战争。也许在千万生中,我们不断地重逢。

三、文化信仰重塑身份认同

过去与过去的文化,每一次都不同地与此时此刻发生关系。过去不是背景,过去与未来相互吞吸,互为表里。在中国,澳门由于长期被西方国家殖民的缘故,人们的文化认同与国家身份一段时间里出现了比较特殊的情况。事实上,在回归祖国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1999年12月20日至今),澳门人的地域意识与国家认同感并不能够完全重叠。当然,随着近几十年中国内地的改革开放,国家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这种社会发展因素的变化使上述的情况发生了很大改观。另一方面,是文化信仰带来的民族维系,因为共同的信仰建立起彼此的信任。立足现代文化语境,世界的秩序正在经历着重新的建构。有道详见萨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现代化带来的非西方社会权力的日益增长正导致非西方文化在全世界的复兴。

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各民族之间密切交往、相互交融,形成了休戚与共“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这种格局不仅奠定了中国古代的辉煌,而且为中华民族在当代的伟大复兴确立了集体认同的基石。中国体量最庞大的汉族,就是在这种民族向心力的推动下不断融合的产物。地理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原因,构筑出中华民族强固的文化向心力。譬如,妈祖信俗与哪吒传说。伴随历史的演进,各民族相互借鉴相互吸纳,经过征服、杂居、通婚、迁徙和融合,逐渐形成种族文明的传统,文化信仰的作用在此超越了民族血缘的共同性。今天,当我们注视澳门普济禅院的功德宝幢观世音圣像,难免会想到普陀山的南海妙音观世音菩萨、杭州林隐寺的岩户持莲观世音菩萨、承德普宁寺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一条血脉沟通境外与内陆之间的文化信仰,身份认同的最后归宿成全了生命的安顿。直面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格局,中道从容,在本质上凝聚出独立于种族逻辑之外的人类共同的心理基础。

幸运的是,调研小组在完全参与观察的过程中我们收集到了25位被观察者的基本资料。其中,有一部分是来自东南亚国家的佛教信众,成全了我们进行比较文化研究的可能。从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人口的流动和多元化交流,让他们不得不时刻考虑自己的身份。最普遍的例子,就是外国人到澳门旅游。很多时候,旅行者会因为身处陌生的地方和文化环境,意识到自己当下变成了一个“陌生人”。或许还有一个更好的理解是,相同或者相近的宗教信仰会使这些“陌生人”在文化传统中获得了归属感、安全感以及对自我身份的重新确认。

实际上,文化的感觉表明了重建民族性和大众文化的心理需求。一种存在感涉及个体的社会关系,包含他者身份的复杂心理结构。身份认同可以跨越种族、环境、时代和性别,是捕捉世间万物变化的一种微妙的尺度。不同于现代社会理解的以个体为中心的启蒙,也有别于后现代社会合法化的无中心的角色认同,而是来自于宗教属性的文化关联和人类普遍的心理基础上一致性情感条件。集体性的认知察觉印证了曼纽尔·卡斯特尔(Manuel Castells)认同的观点,文化信仰对人的终极关怀是能够在参与中获得其生活意义和有关身份所带来的价值体验。在此,所有时代的辛劳、虔诚、灵感,以及人类天赋最绚烂的光芒绵延不尽,注定在诗意中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借用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中的比喻:文化是“镜”,映照远去的过往;信仰是“灯”,点亮前行的道路。我们相信,中华文明有远大前程。

参考文献:

[1]谢扶雅.宗教哲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6).

[2]金泽.宗教人类学导论[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10).

[3]曹忠建.中国宗教研究年鉴[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5).

[4]吕大吉,牟钟鉴.中国宗教与传统文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汪正章.建筑美学——跨时空的再对话[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6).

[6]陈飞虎.建筑色彩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

[7]赵静蓉.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11).

[8]任裕海.全球化、身份认同与超文化能力[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9).

作者简介:边恒然(1992-),女,汉族,澳门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16级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文化学史论研究、现代文化与经济理论、文化帝国主义。

猜你喜欢

身份认同
无间地狱中的“泣儿”
试论中美体育电影中的身份认同
当代文化语境下的曲艺传播与身份认同
云想衣裳花想容
美国黑人女性戏剧的文化批评研究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
英语专业定向生交友圈子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