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禅宗文化的异同入手分析中日陶瓷茶具的特点
2018-05-14蔡麟雪
蔡麟雪
【摘要】艺术文化承载一个国家的历史变迁,是人们思想和精神的一种传承。对于中日两国来说,陶瓷茶具是文化传承过程中极具特色的一方面。在制作陶瓷的过程中,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在制作过程中和艺术表现形态上均受到了禅宗文化的影响,由于两个国家的禅宗文化并不相同,所以在陶瓷茶具的表现上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均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色彩,这些直接彰显了国家的文化特点以及文化内涵。
【关键词】禅宗文化;中日套餐茶具;文化异同
【中图分类号】G949 【文献标识码】A
陶瓷茶具是当今陶瓷艺术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国的茶文化历史十分悠久,这两个文化的结合也承载了太多的匠人精神。中国在唐宋时期逐渐和日本开始进行文化交流,对于禅宗文化而言,中国的禅宗文化起源于印度,逐渐与中国本土的文化相互融合,而日本的禅宗文化则是由中国进行传播,逐渐与日本的本土文化相结合。不同的思想和人文环境都会在其所制作的茶具中表现出来,这些精美的茶具不仅仅代表了两个国家不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思想,更代表了同一文化在不同的地域中发展不同。
一、禅宗文化
佛教的产生地是古印度,自起开始传入到中国之后,逐渐和中国文化相互融入并且对中国的传统哲学、传统美学、传统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唐朝起中国的禅宗文化逐渐传入日本。“禅”和“茶”这两种事物,从古至今的关系十分密切,禅宗所推崇的净化自身的心性,修养生息这一想法本身与茶、茶道是统一的。在茶文化中,茶道所讲的是人与自然、人与茶的和谐共处,通过茶感受大自然带来的宁静和平和。
二、禅宗文化对于中日陶瓷茶具的不同影响
(一)中日陶瓷茶具所具有的共同点
茶具在中国的应用源远流长,“茶”这一饮品起源与中国的南方,通过具体的文献可以确定的是自从唐代起中国的茶文化和茶具文化就逐渐开始兴起,并且对于整个民族影响深远。在茶具的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茶具分为茶杯、茶盏、茶壶、茶碟等多种。在中国的唐代时期就有了青瓷和白瓷两种瓷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又逐渐有了青花瓷和彩瓷等多种瓷器种类。在唐代初期,人们进行饮茶的时候所选用的茶盏多数情况下都是小并且深度浅,其茶盏的形状与斗笠碗相似,具有敞口、口沿厚的特点。从唐代中期开始,中国的茶具逐渐受到禅宗文化的影响,在茶具制作过程中,茶具逐渐含有禅宗文化思想,特别是白瓷茶具在制作过程中,受禅宗文化的浸染十分深远。对现阶段中国所有的唐代时期的白瓷茶具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具有器形厚实、形状简约、颜色朴素的特点,从茶具本身就能给予人们一种浓厚的禅意感。日本的茶具是在桃山时期才逐渐达到了成熟阶段,日本瓷器名家千利休将日本的茶道艺术和茶具发展得更加完善。在日本的茶具中,最初带有禅宗文化的茶具的主要代表就是“乐烧”,即乐茶碗,据观察可以发现,乐茶碗其自身形状多为筒形,并且其茶具自身壁厚,宽阔,多为工匠手工进行捏造,其自身的颜色多为红、黑两种颜色,不同的乐茶碗的形状都是不同的,给予人们一种自然古朴的感受。这也是千利休在进行参禅的时候悟出的道理,并且在茶具制作中将禅宗文化逐渐融入到茶道之中,这种文化的深入导致茶具制作出来之后给人的观感是质朴无华的,并且有清静寡欲的禅意。禅宗文化深入两个国家的时候由于国家的人文环境不同逐渐融入到当地的文化中,形成了自己独特印记的禅宗文化,但将禅宗文化融入茶具之后又有着相同的特点。无论是中国的茶具还是日本的茶具,在将禅宗文化融入茶具之后都有一种简约的特点。
(二)受禅宗文化的影响中日陶瓷茶具的不同
1.中日两国的陶瓷茶具形状上的不同
中国的陶瓷茶具的形状十分精美,并且出现了很多十分经典的茶具造型,如鸡缸杯、斗笠碗、执壶等茶具,这些茶具甚至称得上是完美的茶具。在中国科技还不够发达的古代,这些能工巧匠就能制作出如此经典的茶具,可见其在进行茶具的制作过程中是十分追求精确的,并且尽可能做到了精益求精。同时,通过这些茶具也可以发现,中国在茶具制作过程中,要求茶具的造型更加圆润、更加饱满。与中国茶具不同,日本茶具的造型追求的是随意,希望茶具给予人一种亲和感,其在制作过程中并不要求精准的尺度,对于茶具外形十分包容,甚至于包容很多外形上存在着一定残缺茶具器皿。而中国在茶具制作过程中是十分讲究造型对称的,同时要求茶具是规则的,日本所制作的茶具并没有中国陶瓷茶具常有的特点,其在形状上并不会过于追求规则和圆润,在制作过程中追求的是陶瓷茶具的自然感、随意感,其在造型上给予人们的是自然舒适的感觉。对于日本陶瓷茶具来说,厚实、稳重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虽然两个国家都是受禅宗文化的影响,但在造型上及制作过程中却有着很大的区别。
由于中国一直以来崇尚儒家思想,在禅宗文化进入中国之后,这种文化直接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在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人们讲究自戒自律,所以将这种思想映射到在陶瓷茶具的制作过程中,就會直接导致茶具在形状的呈现过程中呈现出十分规范化的表现形式。禅宗文化与中国的儒、道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禅宗文化,在茶具的表现形式使得茶具表现出更为庄重、规则、素雅、圆润、隽丽的特点。
与中国不同,禅宗文化传入日本的时候,其主要受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影响,所以,其在进行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更加感性化,并且其自身不会受到太多的约束,在进行文化的表达过程中更加自由。在日本,其武士道精神包含着可以时刻为国家牺牲自己的精神,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所表现的自由和随意也逐渐出现禅宗文化中。在制作茶具的过程中,由于这种精神的存在以及人们对于大自然给予人们的慰藉与感谢,其所制作的陶瓷茶具在形式上更加古朴、更加厚重,只有这样形成的陶瓷茶具才能更加安抚人们的心灵,更好地用器具给予人们心灵和精神上的慰藉。
2.中日两国的陶瓷茶具釉色上的区别
中国对于陶瓷的釉色要求十分高,中国清代有“各种釉彩大瓶”虽然在陶瓷茶具的制作过程中受到禅宗文化的影响,其颜色不会过于繁复,但对于釉色的装饰要求依旧十分高。例如,中国的白瓷茶具,其自身所用的釉料是白釉,但是这种釉料本身并不是如白纸一般的苍白的白色,而是含有一些轻微的、在光下观看时会泛出一种偏青碧色的白色。中国利用这种釉色对于茶具进行装饰,更加符合中国对于茶具颜色的追求,同时也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这种白色会使人们内心深处得到满足感,让人们切实感受到安静和舒适。与中国不同,日本在进行茶具的釉面装饰过程中,其自身更加喜欢的是不透明的釉料,这种釉料是一种具有重量感的的乳浊釉。由此可以看出禅宗文化虽然已经根植与中日两国,但是由于人们的审美方式不同,在进行上釉的过程中所选择的釉彩也是完全不同的。对于中国来讲,中国人更加偏好于透明的,给人干净、清透的青翠的釉彩,而日本人更加喜欢偏向枯涩的、沉稳的釉色。
3.中日两国的陶瓷茶具选择原料上的区别
虽然中日两国在陶瓷茶具的制作过程中受到了禅宗文化的影响,但是在陶瓷茶具制作过程中对于原材料的选材是完全不同的。对于中国人来说,在陶瓷茶具的制作时喜欢选用的原材料是瓷土,而日本人在陶瓷茶具制作过程中,更加偏爱于实用陶土,应用这两种完全不同的陶瓷茶具原料进行茶具制作,所得到的茶具是完全不同的。应用瓷土制作出的陶瓷茶具更加光洁,并且具有透亮的感觉,触摸时给人一种细腻、光滑的感觉,在对陶瓷进行釉料的选择过程中,其多选择一些青釉或是灰釉这些透明的釉彩。因此,从历史上看,中国所制作的瓷器类玉或者是类冰。而日本的陶瓷茶具中,其陶制的茶具要比瓷制的茶具多很多,日本人更加推崇的是陶土自身的朴拙和自然,认为陶制的茶具所给予他们的感受更加符合对于禅茶思想精神的追求。自从“空寂茶”在日本逐渐兴起,日本人就开始对陶瓷艺术进行思考,逐步确定了他们最喜欢和最想要什么样子的陶瓷茶具,进而形成了具有独特观感和艺术感的日本茶具。不同的人文环境导致了在陶瓷茶具原料的选择过程中人们选择的不同。
三、结语
根据本文以上所述可以知道,陶瓷茶具在两个国家的不同文化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虽然都受到了禅宗文化的影响,但随着时间和地域的影响其自身特点也是不同的。只有更好地发现中国禅宗文化的精髓,将文化和思想进行不断的创新,然后引用在陶瓷茶具上,才能更好帮助中国的陶瓷茶具发展得越来越好。面对不同的文化差异和风格特点需要抱着欣赏的态度去观看,不能一味地批评,更不能一味地表扬,只有这样才能在了解两国陶瓷茶具的区别上更好地帮助中国陶瓷茶具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星月.禅宗对中日陶瓷茶具设计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6(6):112.
[2]田鹏.从禅宗文化的异同看中日陶瓷茶具的特点[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