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与青瓷茶具研究
2018-05-14雷国强李震
雷国强 李震
唐代茶圣陆羽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茶文化的起源地与传播中心。茶为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其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传于魏晋,兴于唐代,盛于宋朝,历元明清,如今已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可可)之一。中国西南的云贵川地区是茶叶的原产地。根据植物学家的科学计算,茶树起源历史可以追溯到六七千万年前。据中国茶叶博物馆王建荣研究员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61个国家种植茶叶,茶区主要分布在北纬45度以南,南纬45度以北的区域内。150多个国家的20多亿人饮茶,人均年消费茶叶600克。2010年,我国共有茶园面积197万公顷,产茶148万吨,茶叶出口30万吨,均居世界首位。”茶自远古走来,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与演进,以其迷人的芬芳与神奇的功效滋养着中华民族的成长。它早已突破了其固有的本草饮料的物质形态,而融入到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之中,形成了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中国的茶文化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民俗礼仪、医药养生诸多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它对世界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在中外文明交流史上,丝、瓷、茶这三种中国制造的商品,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联结华夏神州与海外世界沟通的桥梁。海上与陆路上的“丝绸之路”“瓷器之路”“茶叶之路”早已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
自唐代茶圣陆羽撰写《茶经》开启中国茶学研究的先河以来,茶艺、品水、论器、烹点、品饮等就成为古代茶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中国悠久的茶文化,现今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术研究热门课题,尤其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这一领域已吸引了世界各国农学、茶学、文化学、历史学等专业学者的浓厚兴趣。特别是近三十年来,在有关茶叶生产的地方政府、产业界的重视和推动之下,茶文化研究已在海内外形成了一个持续发展的热潮。
茶文化及其相关的研究,是一个涉及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课题。如就茶史而言,除了茶叶栽培与制茶工艺的研究外,还要涉及文献学、语言学、考古学、社会生活史、经济发展史、宗教学、文学艺术以及医药学等的研究。但就目前参与茶学研究的学者结构而言,参与者多为茶业界与文史界的人士,而缺乏多学科的融通与创生合作的深度研究。就学科建设而言,知识性的介绍与一般性的论述较多,而缺乏具有专业研究视角,聚集某一个领域,体系完备,扎实规范有一定深度的专题研究非常缺少。
如就茶具的研究而言,虽然自唐中晚期,茶风兴盛以来,瓷质茶具就以其特有的适宜品饮的材料特质和相对金银茶具价格便宜的优势而通行天下。南北窑口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而大量生产,并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唐代瓷质茶具的风格特色。自唐始至宋、元、明、清,瓷质茶具一直占居着中国茶具市场的主流主导地位,但针对各个时期的瓷质茶具的研究成果却不多见。如针对以下几个普通的问题茶学界尚没有人能给出明确的回答。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生产与流行的瓷质茶具有哪些经典代表性的类型款式,有哪些基本的造型和装饰样式,各个时期的茶具与时代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审美情趣有何关系,各个代表性的地方知名窑口在不同时期的茶具生产与制作工艺有何特色,不同历史时期古典瓷质茶具具有何种艺术品质与美学特点,这些古典传统茶具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什么樣的影响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均缺乏系统整理、全面而有深度地问答。这一现象对于作为世界茶叶种植与生产大国以及世界茶文化发展中心的大国而言,无疑是极为尴尬与不相衬的。为此,笔者打算结合自己多年来研究收藏浙江青瓷,特别是收藏研究古代婺州窑、龙泉窑青瓷茶具二十余年的历史与收藏积淀,聚焦浙江古代青瓷茶具的发展与演变这一专题研究作一探索,以期弥补目前国内茶学之茶具研究领域的短板。
器为尚用,这是任何时代的生活用品生产与制作必须遵从的一个基本要求,茶具生产也不例外。所以我们要研究浙江青瓷茶具的发展与演变的历史,了解各个历史时期青瓷茶具生产与制作工艺的特点与产品的类型款式特点,了解各个时期的青瓷茶具与时代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审美情趣有何关系,了解不同时期的青瓷茶具生产与制作工艺的特色,了解不同历史时期青瓷茶具具有何种艺术品质与美学特点,了解这些青瓷茶具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什么样的影响与地位。我们必须先了解中国茶业生产发展史与茶文化发展演进的相关历史文化的背景。
古代的茶学及其主要成果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悠久的茶业发展史,不仅为人类创造了茶叶生产与制作的科学技术,同时也为世界积累了最为丰富的茶业历史文献。这些有关茶业的文献,不但有关于茶的专论,而且在史籍、方志、笔记、杂考和各类书籍之中,也都有大量的关于茶事、茶史、茶话及茶叶生产技术的记载。
(一)古代茶书的分类
据唐代陆羽《茶经》记载,我国早在唐代之前就已出现了不少有关茶及茶事的文献记载。自《茶经》问世之后,历宋、元、明、清,就有大量有关茶业的专著问世,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古代的茶学专书达124种之多。这些茶书就其体例与具体内容而言,可以分成综合、专题、地域和文献汇编四大类。
综合类的茶书代表著作有:唐代陆羽的《茶经》,宋代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明代朱权的《茶谱》、许次纾的《茶疏》、罗廪的《茶解》、屠本俊的《茗笈》等。此类茶学专著,主要记述茶树之植物形状、茶名汇考、饮茶风俗、茶史以及茶事等。
地域类的茶书代表著作有:宋代丁谓记述福建建安北苑茶区茶事的《北苑茶录》、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赵汝砺的《北苑别录》、熊蕃的《宣和北苑贡茶录》等。后来者有关地域类茶书尚有,熊明遇的《罗芥茶记》,周高起的《洞山芥茶系》,冯可宾的《茶笺》,冒襄的《芥茶汇钞》。此外尚有陈鉴的《虎丘茶经注补》和程淯的《龙井访茶记》,则分别记述了苏州虎丘茶和杭州的龙井茶。
专题类的茶书代表著作有:讨论与品鉴天下宜茶之水的专论,有唐代张又新著《煎茶水记》,明代田艺蘅的《煮泉小品》,徐献忠著的《水品》等。讨论煎茶、煮茶,介绍茶人品格以及品茗环境的专论,有唐代苏廙的《十六汤品》,宋代蔡襄的《茶录》,明代陆树声的《茶寮记》,徐渭的《煎茶七类》。研究介绍咏赞碾茶、煮水、点茶用具的专论,有宋代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记述杂录茶诗、茶话和典故的专著,有宋代陶谷编撰的《荈茗录》。有关茶税、茶叶专卖和整饬茶叶品质的专著,有沈立的《茶法易览》、沈括的《本朝茶法》等。
汇编类的茶书有:喻政的《茶书全集》;有摘录散见于史籍、笔记、杂考、字书、类书以及诗词、文章中的茶事资料,作分类编辑的,有刘源长的《茶史》,余怀的《茶史补》以及陆廷灿的《续茶经》等。
(二)古代茶学主要成果的介绍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籍文献资料之中,作为开古代茶学研究先河的陆羽所著的《茶经》,无疑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关于茶学系统研究的专著,在茶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茶经》是陆羽在总结前人制茶、煮茶、品茶经验又结合自己的实地考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撰完成的一部茶学专著。《茶经》原文七千多字,分上、中、下三卷共十个章节。卷上分:一之源,论茶的名称、性状和品质;二之具,论采茶制茶的用具;三之造,论茶叶的种类与采、制方法。卷中,四之器,论烹茶饮茶用具。卷下分:五之煮,论烹茶方法和水的品第;六之饮,论饮茶风俗;七之事,杂录关于茶的故事、产地、药方等;八之出,列举当时全国有名的茶产地及其所产茶叶品质;九之略,论采制用具和烹饮用具的灵活使用原则;十之图,说明用绢书定《茶经》悬挂。
《茶经》是陆羽在茶事实践之中根据自己亲历所得的体会结合总结前人经验而撰写的中国第一部有关茶学的专论,为我们研究和了解唐代茶业发展的历史提供了第一手可靠的史料。其次,《茶经》还有系统地考述了传自上古神農氏尝百草而识茶的传说,到魏晋南北朝以及隋代的有关茶的人文典故,是对唐以前茶文化的总结。宋代陈师道为《茶经》作序云:“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有功于茶者也!”清代《四库总目提要》对《茶经》作出这样高度概括地评价:“言茶者莫精于羽,其文亦朴雅有古意。七之事所引古书,如司马相如《凡将篇》一条三十八字,为他书所无,亦旁资考辩之一端矣。”陆羽《茶经》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意义上的贡献与价值在于,他第一次在茶叶的制作与品饮方面,由物质文化层面上升到中国古代人生心性修养的精神层面,并在品茶与悟道的情感体验与精神灵性修为之上找到了一个契合点,使传统的饮茶艺术上升到具有人生修为的哲学境界。
在汇编类的古代茶学著作中有两部由清人编撰的著作对中国古代茶学具有总结性意义。一部是清人刘源长的《茶史》,另一部是由陆廷灿编撰的《续茶经》。清人刘源长于1669年前后编撰《茶史》。全书约33000字,分2卷30目。篇首载各著述家和陆羽、卢仝事迹。第一卷分茶之原始,茶之名产,茶之分产、近品,陆羽品茶之出,唐宋诸名家品茶,袁宏道《龙井记》,茶的采、制、藏。第二卷分品水、名泉、古今名家品水、欧阳修《大明水记》,《浮槎山水记》,叶清臣《述煮茶小品》,贮水、候汤,《十六汤品》,茶具、茶事,茶之鉴赏辨别,茶效,以及名家茶咏、杂录等。
清代陆廷灿于1734年编撰的《续茶经》是一部中国古代茶学集大成者。陆廷灿,字扶照,一字幔亭,江苏嘉定人,以诸生贡例选宿松教谕,迁崇安知县,公务之余,热心茶事。他遍阅茶书以及方志文献,辑录搜集自唐、宋、元、明到清代的有关茶事资料,以己之作续之,补录《茶经》以后的历代史料,编辑成册,定名为《续茶经》。全书分3卷,附录1卷,约7万字。按陆羽《茶经》结构同样分为10目。另以历代茶法作为“附录”。此书收罗广泛全面,并有考辨,《四库全书总目》称其“一一订定补辑,颇切实用。”从此全书所辑资料内容,我们可以较为清晰了解中国茶文化发展史的脉络。
现代茶学及其成果
现代意义上的茶学研究起于19世纪初。自此,中国茶学的研究跳出了文献稽古考证的藩篱,进入了以田野作业调查为基础的科学实证研究阶段。源远流长,内容异彩纷呈,包罗万象的中国茶文化吸引世界众多的农学、植物学、茶学、文化学、历史学等专业的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使中国茶学研究成为一门世界级的综合研究学科。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时期,中国的茶学研究进入了繁荣昌盛阶段。众多的茶文化专业杂志纷纷创刊,相关的专著、工具书、普及读物陆续出版,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的各种茶文化节,茶文化学术研讨会的定期举办,使得国内外的茶文化研究交流工作日益频繁,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研究事业的不断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硕研究成果。
(一)确认中国是世界茶树物种的原产地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祥地,这原本是世界共识,但到了19世纪初,关于茶树的原产地出现了质疑的声音。
清道光四年(1824),大英帝国驻印勃鲁士(R.Bluce)少校在印度北部阿萨姆省皮珊的新福山区发现了野生大茶树。这位少校就武断宣称印度为茶树的原产地,并于1838年印发了一本小册子,从而引起了持续一个半世纪的关于茶树起源的学术论争。
这场时间跨度达百年之久的学术论争所产生的主要观点有:
一是茶树起源于印度说。
这一观点自勃鲁士提出之后,英国、日本的一些学者也附和其说。这一派学者的立论根据就是印度发现了野生的茶树,而认为中国“有自生之说但尚未证明”,即中国还没有野生大茶树的发现报告。
二是茶树起源于中国说。
中外绝大多数的茶叶专家一致坚持认为,茶树原产于中国。1935年,印度茶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科学调查团,对印度沙地耶发现的野生茶树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植物学家瓦里茨(wallich)博士和格里费(Gliffich)博士都断定勃鲁士发现的野生茶树,与从中国传入印度的茶树同为中国茶树的变种。在此之后,日本的志村桥和桥本实两位茶叶研究专家结合他们多年的茶树育种研究工作,通过对茶树细胞染色体的比较,指出中国种茶树和印度种茶树染色体的数目是相同的,表明它们在细胞遗传学上并无差异。
其实,我国是野生大茶树发现最早最多的国家。据文献记载,早在三国(220—280)《吴普·本草》引《桐君录》中就有“南方有瓜芦木(大茶树)亦似茗,至苦涩,取名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之说。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亦称:“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可见,我国早在1700多年前就已发现了野生大茶树。
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的茶业发展和对全国各地野生茶树资源调查工作的不断深入,在野生茶树资源分布方面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已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有野生大茶树。其中云南省树干直径在100厘米以上的就有十多株。思茅地区镇源县九甲区和平乡千家寨发现野生茶树群落达数千亩。我国野生大茶树有4个集中分布区,一是滇南、滇西,二是滇、桂、黔毗邻地区,三是滇、川、黔毗邻地区,四是粤、赣、湘毗邻地区,少数散见于福建省、台湾省和海南省。我国的野生茶树群落主要集结散布在30°N线以南,其中尤以25°N线附近居多。
自1824年始,将近一个半世纪的中印野生茶树原产地之争,在中外几代茶叶专家的研究和中国广袤的野生茶树群落分布的事实面前,在二十世纪中叶终于尘埃落定,归于平息,认识趋于一致。中国是神奇茶树的原产地,是茶叶的故乡。
(二)关于中国茶业发展史的分期研究成果
针对中国茶业发展的历史分期的研究,不同的专家从各自的研究角度与考察对象以及立足点的不同出发提出了不同的分期觀点。如庄晚芳先生从茶的生产与制作工艺的不同出发,将中国历史上的茶业发展分期定为,公元前的阶段,东汉、南北朝阶段,隋唐到唐宋阶段,元到明、清阶段四个时期。朱自振先生从茶业发展的视角将中国茶业发展分成称兴称强的唐代,发展与变革的宋元,由盛转衰的明清三个时期。关剑平先生以制茶技术的发展为出发点,根据饮茶方法、风俗及茶的文化精神的递变为考察视角,将中国的茶业发展划分为公元前316年以前的史前期,从战国后期到秦汉的酝酿期,以三国两晋南北朝为中心持续到唐代前期的成立期,唐代中后期至五代的兴盛期,以两宋为中心的极致期,以元代为中心到明代前期的转型期,明代中后期以及清代前期的复兴期,清代中后期开始的国际化期八个阶段。陈椽先生则从制茶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制茶开始时期(春秋至东汉),制茶发达时期(三国至南宋),制茶兴旺时期(元至清前期),制茶机械化时期(1850年以后)。
青瓷茶具研究
上面我们整理与简述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史略及其主要的研究成果,为我们展开青瓷茶具的研究鉴赏工作明晰了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考察与讨论的视野边界,明确了基本的研究对象与主要的研究任务。下面就我们开展青瓷茶具研究的目的动机,具备的基本条件,以及研究的路径方法介绍如下:
(一)时代呼唤加强对青瓷茶具的科学研究
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2017年7月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浙江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工作方案》。《方案》明确提出要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工作中彰显浙江元素,要开展浙江历史文化专题研究,系统梳理和研究丝绸、茶、黄酒、青瓷、中药等浙江历史经典产业文化。
茶这一神奇的植物,自远古走来伴随着中华文明的成长,滋养着中华民族的心灵,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茶文化作为中华文明之一脉,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之一。茶具研究作为茶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样需要更具体、全面深入地研究与整理。自唐以来中国的瓷质茶具渐成茶具之主流,并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基本格局。时代呼唤对青瓷茶具文化作更深更精细的科学研究。
(二)开展青瓷茶具研究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浙江青瓷研究的丰硕成果,为我们今天深入开展青瓷茶具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浙江是青瓷的发源地,也是古代青瓷历史文化最重要的地区之一。文博界有一共识: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浙江的古代青瓷的考古、学术研究工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取得很大的成就,特别是自三中全会以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随着改革开放工作的不断向纵深领域推进,浙江当代的茶学研究与青瓷研究的成果如雨后的春笋茁壮成长。如浙江省博物馆在近几年所做的几次有关茶文化与青瓷相关的主题展览及相关学术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入开展青瓷茶具的系列整理与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2012年6月由国家文物局主办、浙江省博物馆承办的以展示茶、漆器、铜镜、酒文化和艺术的展览“惠世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2015年浙江省博物馆主办的以展示和介绍南宋历史文物为主题的“南宋风物观止”。特别是2017年浙江省博物馆主办的以介绍和展示全国出土浙江纪年瓷——“青色流年”特展。这次展览的展品均出自全国各地有明确纪年的浙江古代青瓷产品。浙江是中国古代青瓷的发源地和主要产区,在绵延几千年的烧造历史中,出现了越窑、瓯窑、婺州窑、德清窑、龙泉窑和南宋官窑等著名窑口。近数十年来,随着大量考古工作的开展,全国及省内各地许多有纪年的考古遗址中,出土大量浙江青瓷。这些出土的纪年青瓷,是研究中国古代瓷器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我们研究古代青瓷茶具辨伪与断代的标准。
(三)我们的研究条件与准备
这项以青瓷茶具研究与鉴赏为专题的研究项目,得到了浙江省龙泉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研究项目由笔者与被授予“大国工匠”的龙泉青瓷世家李氏家族第五代传人李震共同合作承担。笔者收藏研究浙江青瓷达20余年,收藏有龙泉窑、婺州窑、越窑等浙江古代青瓷茶具近200余件。笔者自上世纪末,开始关注研究浙江青瓷以来,已出版研究婺州窑、龙泉青瓷学术著作四本。其中《婺窑瓷潭》《琢瓷作鼎——古代龙泉青瓷香炉研究与鉴赏》分别荣获第五届、第六届浙江省民间艺术研究学术成果映山红奖。发表研究鉴赏青瓷学术论文百余篇,并在《东方收藏》杂志与龙泉制瓷工艺名家李震合作开办《文化瓷苑》专栏。李震先生为了研究古代龙泉青瓷传统烧造工艺,收藏了数万余片历代龙泉青瓷瓷片标本与千余件残件标本,为研究项目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实物与标本资料。
(四)青瓷茶具研究的方法与基本的路径设计
本专题研究与考察的主要对象是浙江历代青瓷茶具作品。我们将调查与整理各大博物馆珍贵的青瓷茶具收藏,同时了解和关注民间青瓷茶具的精品,以全国出土的浙江纪年标准青瓷为研究参考标准,以中华茶文化与浙江青瓷发展史为背景,从历代青瓷茶具制作工艺与艺术鉴赏两个角度入手,研究与解读历代青瓷茶具的制作工艺特色与艺术风格特点。通过调查研究勾勒出浙江青瓷茶具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脉络,了解青瓷茶具在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的制作工艺特点与艺术成就,明晰青瓷茶具在中国古代茶文化发展史中的地位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