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病人在神经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2018-05-14王大巍巢青张辉徐德会
王大巍 巢青 张辉 徐德会
[摘 要] 当今社会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频发,医学生的临床见习受到很大的限制,实习机会少,实践操作机会少,与患者沟通机会少,兴趣减低。探讨标准化病人在神经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选取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见习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新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对比,无论在理论考核,还是实践操作、病例分析上都具备比较大的优势,而且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了学生主观对新教学方法的认可,这也为神经外科的临床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 键 词] 标准化病人;神经外科;临床教学;见习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7-0052-02
临床教学工作是医学生转变成为医生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导致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也日益增多,甚至成为社会话题,这就使我们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困难重重,实习机会少,患者配合度低,不信任,临床实践操作机会少,压力大,没有与患者深入沟通的机会,也就使更多的学习停留在理论层面,尤其是神经外科的临床教学,危重的患者,精细的手术操作,复杂的病史,导致学生常常失去兴趣,如何能缓解这种矛盾,一直是临床教学工作需要探讨的问题[1]。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由于经过专门培训,这些假病人能够相当准确地模仿相应病例的症状,包括走路姿势、身体动作、疼痛程度、面部表情、病史病状自述等,这一概念由Howard Barrows教授于1964年首先提出,现广泛应用于国外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课程评估及技能考核中[2],而在我国,1991年美国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CMB)援助长江医学专科学校、华西医科大学、浙江医科大学,进行了临床技能培训模式的改革,并于1993年率先培养出第一批标准化病人[3]。近年来,国内多个高校开展了标准化病人的集中培训,并在学校毕业考核、教学评估中有效应用标准化病人,得到了良好的效果[4-6]。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本科见习的学生,分为两组:SP教学方法组:共56人,男41人,女15人;传统教学组:共54人,男38人,女16人。
二、培养标准化病人
我们從低年级的医学生中招募志愿者进行系统化培训,医学生比社会人的优势是他们具备一定的医疗知识,培训更容易,另外他们更具有热情,因为在培训和SP过程对他们自身也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我们会对10名学生进行头部外伤的理论知识讲解,并让他们参与临床的操作,教学录像,实际观看医生问诊,并有高年资医生指导他们具体的症状、体征的表现方式,反复模拟,培训期为1个月。
三、研究方法
我们选用头部外伤SP模型(患者意识模糊,尚可部分配合查体),两组学生头部外伤均为4学时。标准化病人教学的具体方法为:先以l学时讲授头部外伤的基础知识,课下学生自行复习,微信平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1周后进行2学时的标准化病人教学,由学生对SP进行病史采集和查体,同时我们会设置一些突发状况来测试学生在人文关怀方面是否存在问题,由教师点评示教并带领学生分析病例(包括交流方式,临床思维,实践操作),最后1学时观看标准化教学录像。传统教学法则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先进行2学时的课堂讲授,1学时在急诊室见习,最后l学时观看教学录像。两组学生的课堂讲授部分均为同一教师授课,减少不同教师授课带来的干扰因素。
四、评价方法
两种教学方法的评估分为:(1)见习期试卷考核,包括基础知识题、病例分析题、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分别为100分;(2)学生问卷调查,让学生主观评价一下两种教学方法对实践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师生关系、学习兴趣四个方面的影响。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五、统计方法
见习期试卷考核结果,两样本间计量资料t检验,设定α=0.05;问卷调查两样本间计数资料的卡方检验,设定α=0.05。
六、研究结果
从两组学生的问卷中,我们可以分析出无论是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沟通技巧、改善师生关系,还是提高学习兴趣,学生都认为SP组优于传统教学组,尤其是在实践能力和医患沟通技巧方面,这说明学生对新的教学方法很认可。
从两组学生的试卷考核成绩分析在基础知识、病例分析、实践技能操作考核的成绩,SP教学方法组都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组(P<0.001),尤其是在病例分析和实践技能操作上更具优势。
七、讨论
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在实践技能考试中应用更加广泛,我们在神经外科的见习学生教学中采用了SP辅助教学,从学生的试卷考核成绩可以看出,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学生的成绩,尤其在实践操作和病例分析中,使学生克服了实践操作的壁垒,克服了羞涩感,增强了角色感,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在主观问卷中新的教学方法受到了学生的认可,也得到了教师的好评。对新的教学方法,尤其让我们意外的是这种教学方法增加了学生的人文情怀,这在未来的行医路上尤为重要,我们也有意识地设定这样的桥段,让SP在问诊过程中突发其他情况,看学生的具体反应,是冰冷地继续问诊,还是怀着仁爱之心体恤患者,这也是我们考核的一项内容。
未来的医学人才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良好的临床思维,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以及高尚的人文情怀,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完善我们的临床教学方法,为未来的临床医学输送更多的人才。应用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方法也为我们日后神经外科的临床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黄生辉,曾昭洋.全面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思考[J].西部中医药,2016,29(2):80-82.
[2]于凤秀.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思考[J].中国实用医药,2012,12(13):123-124.
[3]杨耀防,涂明华,占永平.标准化病人技术与临床技能多站考试应用[J].医学继续教育探索,2003,2(1):23-25.
[4]温贤浩,宪莹,管贤敏,等.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如何合理使用标准化病人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5):782-783.
[5]李维宏,徐红兵,漆洪波.教师标准化病人结合模型教学在妇产科男学生临床教学中的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126-127.
[6]黄春锋,杨素清,林慧芳,等.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教学中的发展回顾与展望[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4):775-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