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容的高校美育教学研究
2018-05-14任洪丽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化资源强有力的支撑部分。然而,在日趋边缘化的背景下,高校美育与非遗文化的融合,既有助于实现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还有助于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审美认同。本文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美术教育之间的关系,就其必要性及价值进行了归纳,并从两者的融合路径上提出具体可操作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审美教育;教学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席勒提出“美必须表现为人的一个必要的条件”;王国维提出“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智育的手段”;蔡元培将“美育”界定为“应用于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对于美育的研究,以及将美育融入到高校教学实践中,为美育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提供了思想源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近年来被热议的文化现象,“非遗进高校”逐渐成为新的趋向,在高校美育教学实践中越来越突显出其独特的价值。比如剪纸、皮影等一些地方性民间文化、民间艺术形式,其蕴含的丰富的艺术审美与美育信息,在拓宽高校美育教学方式,增强高校美育效果上意义重大。
一、非遗文化的内涵及与高校美育的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基于无形文化的、代表某种社会观念、表现形式及相关技能的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由于其自身源自生活,并被世代所传承。比如,一些地域民俗节庆活动、一些传统性表演艺术、一些传统手工艺技能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内涵。随着非遗文化走进高校的深入,从非遗文化与高校美育的融合上来强化两者的关联度,来突出非遗文化在大学生美育中的积极作用。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以来,非遗文化的保护与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加之我国多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实际,非遗文化的表现形式、实践技能、知识及工具、实物等资源,不仅渗透着鲜活的文化生态,同样也是审美教育、美感意识形成的重要载体。比如,鲁迅在倡导新木刻技艺过程中,主张向传统年画、木刻、插画等艺术形式学习;郑振铎等人通过多年对各类纸马、年画的收集,以编辑成册,来传承中国优秀民间艺术形式;杨先让先生在中央美院组建民间美术系,并亲自考查我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历史,曾先后14次带队考查黄河流域8个省区的民间艺术,最终形成“黄河十四走”民间艺术考查报告。2002年中央美术学院正式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填补了学院派美术教育中长期忽视民间文化艺术的教育空白。可见,从高校美育现实出发,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从中来挖掘非遗文化与高校美育之间的共通之处,来推进高校大学生美育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非遗文化在高校美育中的价值体现
非遗文化具备丰富的文化与艺术审美内涵,从2000年《人类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所规定的非遗文化有“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及他艺术”等分类,这些特殊的民间及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成为当代艺术审美范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难怪有学者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性价值的核心就在于审美教育”。
(一)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艺术审美知识
非遗文化是艺术审美的重要载体之一,特别是在艺术形态上,以物性特征、实用价值为主的物质审美形态,比如,一些民间手工艺品、民间传统建筑、绣花鞋、窑洞、面人、草编、年画、剪纸等,这些丰富的造型、鲜艳的色彩、趣味横生的图案,往往给人以强烈的视觉美感震撼;还有一些以文化展演性质为主的体验类审美形态,比如,一些地方习俗文化、乡土礼仪、民间庙会、傩戏、社火、秧歌、祝寿、婚丧等形态,既有程式化要素,又有可赏性形式;另外一些以纯粹的艺术审美、精神追求为主的精神审美形态,比如,伦理禁忌、自然观念、神话传说等形式,既有丰富的地域性特征,又兼有现代风尚的深层表征。因此,从这些多层次的非遗文化形态表现上,让大学生从中感知非遗文化的风格、内涵、意蕴及思想,增强大学生对音乐、美术、文学等经典艺术形态的多重感知。
(二)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从非遗形态样式的多元性来看,这些具有活态特征的非遗类艺术活动,更能够激发广大学生的艺术审美兴趣,吸引他们从中来了解、发现艺术审美特色。比如,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原始雕刻艺术、原始面具形态,那些被涂成黑红色的面庞,那些巨大的、作凝视状的眼睛,那些张着的嘴巴,那些被扭曲的戏剧化表情……这些形态新奇的非遗文化内容,在引导大学生“了解之同情”中,帮助大学生构建“主位”立场感知非遗,提升大学生的艺术审美辨别与识读能力。
(三)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艺术的审美认同
艺术审美认同是基于认知层面的对艺术实践的一种心理体验。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实践来看,这些往往与劳动人民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在非遗文化系统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到艺术审美创造实践中,既是艺术审美活动的主体,又是与艺术审美對象相关联的客体,从而强化非遗文化所传递的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正如艺术家卡尔·魏兹对巴厘人生活的感悟一样“巴厘人没有艺术、艺术家这个语言词汇,但其生活中的庙宇、节庆文化、礼物等,却充满着神圣的艺术美感。”可见,在非遗文化资源丰富的乡土生活中,其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审美形态,而这些又将促进大学生从亲近、从感知、从理解中获得对非遗文化的审美情趣,增进对本土艺术生活的深层认同。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美育实践中应用途径
冯骥才提出“非遗文化包含着人类的无限情感,更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与价值”。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美育教学实践的融合,将有助于丰富高校美育活动,促进高校美育主体的重建,特别是在艺术审美观念导向上,也将尊重传统非遗文化资源,推进田野参与式的艺术审美探索。在当前一些高校美育教学过程中,借助于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将之融入到高校非遗文化体验与传承中,通过讲座、展览、表演等方式,来启迪大学生的非遗文化意识,既实现了对非遗文化主题及内容的传承与保护,又从中激活了广大大学生的艺术审美思想,促进大学生美育新载体、新形式的全面发展。
(一)以非遗文化进课堂,来整合美育资源
在我国一些高校,通过非遗进课堂方式,来渗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艺术审美教育中的作用。比如,浙江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开设一些非遗学课程。不过,对于更多的高校来说,开设非遗课程具有一定难度,但将非遗文化嵌入到艺术类课程中,以艺术审美教育为主来作为可操作的公共课程。比如,对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图片、实物进行展示,通过组织师生互动探讨方式来挖掘非遗文化的审美意蕴,让大学生从中体验悦心、悦志、悦神,增进大学生的艺术审美接受。
(二)以校园活动来传承非遗文化之美
对于高校校园活动的组织,可以从一些社团、专题活动等方式来融入非遗文化遗产审美教学。比如,组建一些以非遗为主题的社团活动,以自主自愿方式传播和共享非遗文化之美,增强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审美观照。比如,成立校园太极社团、校园古琴社、校园书法社、校企汉服社、昆曲社、剪纸社团等。通过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活动,营造审美教育氛围。
(三)强调以田野参与方式为主的非遗文化挖掘与传承
对于非遗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传承,对于广大大学生来说,既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地域情怀,又能够从中感受地方性知识文化,特别是在原生态的非遗乡土,让学生走进非遗文化田野,去体验独富特色的艺术形态。对于每一项非遗文化本身并非简单的审美形式,更是对传统群体文化的记忆,承载着广大人民的情感。因此,在校园非遗文化与大学生美育实践融合中,要着力从民族地域非遗文化的生态风貌上挖掘其艺术审美价值,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走出校门,深入田野,从地方群体文化记忆中收获生活趣味,感受非遗文化的意蕴美,提升艺术审美境界。
(四)成立非遗科研项目,传播非遗美育成果
非遗文化在融入全体大学生审美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成立非遗科研项目方式,引导大学从非遗项目参与中挖掘、阐释、体验、传播非遗之美。比如,从非遗文化内容及表现形式上了解民俗学、人类学知识;从非遗传承人的访谈中体验非遗绝活;从非遗生态的保护与传承上展现非遗文化的魅力。借助于不同的非遗文化项目,让大学从眼、耳、手、舌等感官与非遗文化进行亲密接触,梳理非遗项目的审美育人成果。
四、结语
非遗文化在高校美育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著的,要从非遗审美教学活动形式的组织中传递丰富的审美知识,增强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大学生从艺术审美实践中正确对待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自觉意识。
参考文献:
[1]齐易.非物质文化遗产:“尊重、保护”与“提升、改造”孰是孰非?[J].文化遗产,2016(5):16-22.
[2]胡舒娟,石小波.浅谈高校在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意义[J].教育教學论坛,2016(39):75-76.
[3]侯莹.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艺术教育中的运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6(8):145-146.
[4]胡芳,谢鼎新.地方高校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5]沈艳芳.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声乐教学相结合的探讨[J].音乐时空,2013(10).
作者简介:任洪丽(1979-),女,工程硕士,吉林长春人,副高级,主要研究方向: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