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电气运行课程中的应用
2018-05-14黄骏
黄骏
[摘 要] 介绍了微课的概念,以微课获奖作品“电气运行之倒闸操作”视频为例,介绍了制作微课的背景、主要设计思路及实施应用的过程。该微课特点是学生角色扮演,参与度高,提高学习效果。学生能实现碎片化学习,起到良好的作用。
[关 键 词] 微课;电气运行;碎片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8-0264-01
微课是一种基于学科课程的核心内容(难点或重点)设计而成的,注重即时反馈的微型化在线视频课件[1]。广西教育厅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多年来一直举办教师教育技术比赛。笔者积极参与微课比赛,连续两年获得奖项,下面以获奖作品——“电气运行之倒闸操作”为例,谈谈它的制作过程和实施应用情况。
一、微课应用的背景
目前高职学院的学生基本由单招生、对口生、高考生组成。高考广西高职上线分数是180分,单招生和对口生也占相当比例。学生学习热情普遍不高,对游戏的热情很高。在大一时,我院曾实行过“无手机课堂”,虽然有一定作用,但是许多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总体效果不佳。提高教学质量,把学生的心拉回课堂,是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渗透力不断增加,很多教师愿意尝试新模式进行教学。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信息资源形式进入课堂,智能手机的普及,成为最适合“碎片化学习”的载体。
二、微课的设计及实施
微课属于学习型资源,无论是制作还是应用都要站在学生的立场,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习惯[2]。《电气运行》课程是我院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是培养发电厂电气值班员和变电站值班员的核心课程。《电气运行》课程理论性强,教材中的倒闸操作是发电厂、变电站运行的典型工作任务。当电气设备由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或改變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操作,这种操作称为电气设备的倒闸操作。用传统教学方式上课,学生感觉枯燥。因此,想要引起学生的重视,让学生提起精神听课,就不能照本宣科。这不但会使课堂气氛沉闷,而且这种比较僵化的教学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效果不好。
为使学生在《电气运行》课程中所学知识和技能与现场电气值班员、变电站值班员岗位要求相对接,我们通过调研分析,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整合教学内容。利用角色扮演,有调度员、值长、值班长、监护人、操作人、安全员、巡检员等。根据工作任务“将1号主变101开关由检修转运行”,按企业流程进行演练,让学生明白电气运行人员是如何安全工作的。依据现场实际需要,以“面向企业、立足岗位、突出实践”为指导思想的技术岗位型培养模式来建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实践工作能力,达到现场岗位的技能要求,本微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依托我院全国骨干院校建设的成果——电力实训基地,所有的一次高压电气设备都是真实的,这样就可以做到情景交融,生动形象。根据电力行业岗位需求,真正做到以真实电气设备为基础,结合新的教学模式,训练基础技能,和企业岗位技能实现“无缝对接”。
制作方式为采用真实的操作实况录像+讲解,采用无人机技术及多角度摄像,将抽象的教学内容以直观、清晰的方式呈现。技术上使用视频实录辅以动画图标展示、画中画技术、真实的110kV高压设备操作声音和背景音乐交替呈现。通过视频展示,展现各岗位人员的工作细节,现场感强。视频最后还有错误操作案例的展示,这样的微课以真实的高压设备为操作对象,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深刻。通过这种“岗位角色扮演”体验式学习,学生更容易理解电气运行各相关岗位的工作流程,更好地掌握电气运行的基本知识和岗位技能。
微课中的图像和声音处理比较好,影像清晰生动。有学生参与的互动环节,由学生亲自在各岗位演练,角色扮演,体验感强。加上电气运行的重要性,使学生有深入了解的欲望,学习兴趣由此而生。通过这样的岗位演练,学生普遍反映效果良好,理解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中是如何运用的,他们对未来就业不再担忧,而是充满了自信,为将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调查了电力工程系2014级(传统教学)和2015级(微课教学)的学生,在《电气运行》课程上,两种教学法在学生中的感受是不相同的。2015级学生使用了微课后,对课程和实训满意度、学习兴趣、参与度、课程实用性等方面有较大提升。学生能用手机随时随地学习,很方便,并且视频都可以回看,加深了他们对重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结语
微课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得以推广,就是因其短小精悍,学生有耐心看完。相较于传统录像,微课显然更适宜学生用手机进行碎片化学习。教师精心制作微课,在“互联网+教育”的新时代下,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国栋.微课与慕课设计初级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范建丽,方辉平.“互联网+”时代高校微课发展的对策及应用:从第二届全国微课教学比赛谈微课与教学的整合[J].远程教育杂志,2016(3):10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