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职学校化学课堂教学孕育活力
2018-05-14杨微
杨微
[摘 要] 为了让中职学校化学课堂教学更加富有活力,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知识的积累也是很重要的,将课堂与化学实验相结合,找到适合教课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结合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从实际教学经验出发,从不同的角度来对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活力进行研究,让学生爱上化学。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化学;课堂教学;活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7-0152-01
大多数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不乐观,学生缺少学习的积极性,缺少明确的学习目标,找不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知识积累程度较低。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老师充分利用课堂的四十分钟努力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也只是在课堂上死记硬背,往往一节课下来学生没有理解老师的讲课内容,接下来的学习也会变得吃力。这种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思考,不符合中职教学的要求。
一、中职教学化学课题教学的特征
(一)课堂教学过程的情感性
一个人的情感世界可以推动认识活动的发展。中职学校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地了解学生情感,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到教书育人的情感,在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之外还应该对学生的情感加以关注,让学生知道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感,让情绪可以稳重,用理智来面对问题。同时,老师应该用情感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职业高中的学生大多数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出现厌学的情况,老师就要充分发挥能动性,将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来吸引学生的目光,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课堂教学过程的生动性
语言可以将枯燥无味的东西变得生动形象,在化学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利用自己生动的语言表达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好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充分表达自己对教学、对学生的爱,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来渲染教学氛围。化学的学习对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很枯燥,为了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需要老师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努力将课程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
(三)课堂教学过程的应变性
由于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不同,中职学校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法也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老师要学会控制课堂,防止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脱离教学主题。老师要准备好教学内容,做好备课,面对学生的突发情况要随机应变,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来面对学生的奇思妙想,将课堂教学的方向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引导学生高效学习。
(四)课堂教学过程的技术性
科技的发展也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中职教师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传统教学主要是利用黑板那一寸天地进行讲课,这种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渴望,而多媒体技术将知识转移到电脑屏幕上,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五)课堂教学过程的实用性
将学习的内容融入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吸收到新的知识。化学是基础性学科,有很多方面的知识都会与日常生活互相联系,教师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细节,让学生可以联想到自己的行为,感受到化学其实跟我们息息相关,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利用熟悉的场景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让中职学校化学课堂教学孕育活力的措施
(一)充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传统教学已经不能满足高中学生的学习需求,多模体技术的出现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使中职学校课堂变得更加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多媒体教学可以将课堂的学习气氛调动起来,让学生爱上化学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已经是未来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
(二)讲课与实验相结合
在中职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将讲课和实验结合起来是一种普遍的教学方式,可以将学生学习到的课堂理论知识利用实验来与实际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中职化学的理论学习对学生来说很抽象,不能充分的理解,为了帮助学生们充分理解这些知识,化学老师需要将讲课和实验结合起来。
(三)注重总结知识
中职阶段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知识积累的好時期,这个时期的学习可以帮助他们今后的发展,让他们受益一生。通过研究表明,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手段。
(四)化抽象为具体
传统的一对多教学对学生来说比较乏味,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化学课堂的魅力,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作为老师,对化学学习进行探讨。中职化学的学习很多知识面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学习起来也很吃力,学生对老师传授的知识很难理解。化学课堂教学要化抽象为具体,通过老师生动的讲课技巧,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学习变得有趣。
参考文献:
[1]吴春兰.把握中职学生特点切实做好化学课堂教学设计[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1(14).
[2]杭荣来.化学学习能力及培养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3(5).
[3]邱学华.尝试教学课堂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刘克文.新课程环境下化学教学模式的重要转型[J].化 学教育,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