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蒲剧《苏三起解》的审美特征
2018-05-14张楠
【摘要】《苏三起解》为蒲剧新编传统戏,是《玉堂春》中的一折,在蒲剧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将立足于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探究其中所蕴含的美学意味。
【关键词】《苏三起解》;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676 【文献标识码】A
《苏三起解》作为一折蒲剧新编传统戏,它的上演不仅重新唤醒了一大批观众对蒲剧的关注,同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俊英腔”,无疑是蒲剧历史上一部具有重大意义的作品。目前,学界已有学者对于该剧目进行了音乐、语言上的分析,本文中笔者在对其创作背景进行分析,试图对《苏三起解》所蕴含的审美特征进行探究。
一、创作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初期,对于戏曲、戏剧艺术来说,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众多艺术形式刚刚摆脱了为政治服务的影子,开始焕发新的活力。而戏剧、戏曲音乐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观看戏曲演出的民众数量逐年递减,而一些富有现代气息艺术形式如滑稽剧、杂技魔术、话剧和现代音乐歌舞的观众数量在增加。
一种艺术形式年代越久远,它对于观众来说新鲜感越少,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新的艺术形式流入,伴随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带动着观众审美的变化,就导致了传统的音乐艺术形式坐“冷板凳”的情况。越剧、沪剧、京剧、淮剧这些在近现代发展很好的戏曲剧种尚且境况窘迫,蒲剧也难逃此劫。文革时期出现的蒲剧若干剧目“禁演”的情况,加之山西地处内陆,信息闭塞,从事专业蒲剧音乐研究或者教育的文艺工作者数量不多,蒲剧的发展更是不容乐观。
在如此境遇下,《苏三起解》何以产生?笔者查阅了相关材料,发现《苏三起解》的产生的确来之不易。
1986年,山西省文化厅举办山西省振兴戏剧青年演员调演给蒲剧带来一次转机。为抓住难得的机遇,各参演剧团纷纷组织了优秀青年演员进行排练。新绛县剧团选择了武俊英为主演,临时排演了老版本的《苏三起解》。因剧本的先天不足及一些客观原因,新绛县剧团排演的《苏三起解》在地区调研中未取得理想的成绩。原本无望的新绛剧团武俊英,由于其独具特色的唱腔被省文化厅权威人士钦点参加全省汇演。于是,武俊英被抽调至地区蒲剧团参加新版《苏三起解》的排演。《苏三起解》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
二、审美特征
(一)故事结构中的“尚圆”情结
《玉堂春》这本戏从内容上看无疑是一部充满悲剧色彩的故事,然而主人公悲剧的经历最终以喜剧终结。这样喜剧式结尾的悲剧故事在中国传统的戏曲或其他艺术体裁中并不少见,即中国人典型的“尚圆”情结。
“尚圆”情结的形成与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世界观、价值观有着密切的联系。《易经》中就曾载:“乾为天,为圆。”小农经济模式下人们发现农作物的生长、日月更迭都是周而复始的“圆”的运动。于是,对天的崇拜自然导致了对天之“圆”的崇尚。与此同时,受佛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自古以来信奉“善恶有报”的思想。在看到人物经历了悲剧的坎坷磨难之后在心中期盼着命运的转换,对主人公的结局抱有一种喜剧的期盼。剧中苏三受尽磨难,最终由王公子为其平反昭雪,二人圆满的结局正满足了观众内心的期许。
(二)人物塑造上的美学思想
尽管戏剧情节以喜剧结尾,但仍属于典型的悲剧题材。从人物的塑造上来看,苏三作为故事的主人公,代表着一种正义的力量,她深陷烟花之地,仍将所有的盘缠赠予王公子供其进京赶考,面对不可抗拒的悲惨命运的安排却屡屡抗争。但正义的力量难敌现实命运的残酷,苏三一度妥协于严刑拷打,这样的设定既让观众产生敬畏之感,另一方面又对主人公的遭遇而感到怜悯、同情。
剧中崇公道的人物形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丑角。在这折戏中,编剧将崇公道的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立体和富有层次感。起初,他对苏三冷言冷语,认为苏三杀父害命,天理不容,从侧面表现出人物的正义感。再到后来了解苏三梦圆的经过后对苏三百般照顾,并提出为苏三奔走伸冤,又刻画出了他勇敢、善良的一面。他所体现的所有品质,都无不在向观众传递着“美”的感受,引起观众内心的共鸣。
三、小结
中国传统的戏曲音乐之所以经久不衰,就在于它所蕴含的和向观众传达的都是最纯粹的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这种富有中国特色的美学思想贯穿于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使中国的戏曲音樂在一代代戏曲工作者与观众的传承中历久而弥新。《苏三起解》作为一折蒲剧新编传统戏,之所以能够成为蒲剧历史上一部具有重大意义的作品,不仅在于它浓郁的蒲剧音乐风格,更在于它其中蕴含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思想,强有力地推动了蒲剧艺术在当时社会中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运佳,畅元发.蒲剧优秀唱腔选[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张楠,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