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教学中陕北民歌的重要性分析
2018-05-14王蓓蓓
【摘要】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艺术奇葩”的陕北民歌因为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具有重要的声乐教学意义。在声乐教学中运用民族声乐,可以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使当代大学生的审美品位得以提高,从而培养大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运用陕北民歌的重要性展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民族声乐教学;陕北民歌;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陕西省与内蒙、山西的交界地带是陜北民歌的盛行地带,一首首陕北民歌如一幕幕大型的交响乐,记录了陕北地区人们社会历史和生活,陕北民歌也是无数个劳动人民集体构思创作的生活之歌,是人们心中追求自由、争取幸福的呼喊。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陕北民歌,早已在全世界传唱,陕北民歌特有的艺术魅力、公认的文化气质,对声乐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促进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风格多样化
第一,我国民族声乐教育界新的发展目标是将表现风格上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融入到教学实践和思想理念中去。把多样化的声乐教育加入到专业音乐院校中,可以更加完善中国当代的民族唱法,我国民族声乐的教学和表演想要进一步发展,首先就是要对陕北民歌的风格、唱法等进行改进和完善,陕北民歌中陕西方言的加入使歌曲带上了大西北“黄土地”的韵味。我们要更深入地挖掘这种韵味,在风格多样的陕北民歌中汲取充足的优秀元素,为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增添新的创造力,为我国民族声乐的创新开拓出更为广阔的空间,通过对陕北民歌进行以点概面的分析研究,可见一些规律性的原则,使大家在以后的演唱与教学中能够举一反三,有所提高。
第二,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运用传统的民间歌曲演唱方法进行训练。陕北民歌中风格各异的情感处理方法和作品表现方法掌握有助于学生锻炼这方面的能力,风格多样化的作品可以适应各种声音条件不同的学生,最大程度发挥他们自身的音乐潜质。散发着陕北黄土高原特有的乡土气息的陕北民歌,其表现手法一般都是通过借景抒情,睹物思人进而思情,如今,大多是男声演唱的陕北民歌,女声比较少,因为陕北民歌用真实的女声来演唱,听起来不是很优美。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对其加以辅导,运用科学的演唱方法让其唱得非常流畅动听,在充分了解了陕北民歌的内涵之后,演绎作品时用年轻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心理状态,使陕北民歌的审美内涵更加符合现代年轻观众。
二、民族声乐教学中陕北民歌的意义
第一,民族声乐教学中的陕北民歌可以使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承下去。本土文化是中国音乐的基础,想要在世界上发扬光大只有吸取优秀的外来文化,我国乃至世界的舞台有着充足的空间可以使陕北民歌得到更好地发展。中国民族声乐着重对情感的抒发,强烈的抒情性正是陕北民歌最为突出的特点。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声乐观的陕北民歌在音乐领域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使中华文化被世界熟知,在整个世界面前展示中国本土民族声乐的特有魅力,对发扬与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二,民族声乐教学中的陕北民歌可以彰显民族声乐的时代价值。2007年,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列入了陕北民歌,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对构建中华民族艺术文化具有很大帮助。陕北民歌与现实生活关联密切,表现出和谐相处的自然与劳动人民,只有在充分理解了传统与现代的共通点之后才能改善传统艺术,才能不断地开发创新。例如有些充满了理想的歌词,饱含了劳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期望,既体现了积极乐观的中华民族,也彰显了民族声乐的时代意义和美学价值。用陕北方言演唱一些当下的流行语句可以使陕北民歌更加具有时尚性,更容易被传唱,正所谓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创新。
第三,民族声乐教学中的陕北民歌还可以提高文化创造力。我们不应该只是单纯地模仿运用陕北民歌,而应该是在老一辈的艺术基础上进行新的创作。作为民族声乐艺术之一,记载着大西北悠久文化历史的陕北民歌,结合了中国传统的音乐特征与艺术形式,应该通过新的艺术创作将其赋予新的时代精神,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和发展传统声乐教学,这是民族声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综上所述,在中国传统民族声乐的表演和教学中,过于注意本土民族风格的共性从而忽视了个性,想要提高民族声乐教学的多样性,就要尽可能地吸收陕北民歌的艺术特点,继承发扬和改善陕北民歌的艺术特点,不断强化中国本土民族声乐教学的多样性。民族唱法与专业唱法有密切的关系,但又存在很大的区别,二者相辅相成,只有相互学习改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把弘扬本土音乐、继承发扬民族传统的主线贯穿到底。
参考文献
[1]范志博.浅谈陕北民歌在中国民族声乐发展中的地位[J].北方音乐,2017,37(08):38-39.
[2]王洋洋.浅析晋北民歌与陕北民歌之渊源及其对现代民族声乐演唱的启示[J].中国民族博览,2017,2(06):133-134.
作者简介:王蓓蓓(1984—),女,陕西子洲人,榆林学院艺术系讲师,研究方向:民族声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