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管家牵连制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2018-05-14谭秀媚
谭秀媚
[摘 要]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辛苦和琐碎的工作。当班主任累,当中职班主任更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魏书生更是倡导“管是为了不管”,从根本上说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若能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那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就会事半功倍,班主任也能科学、低耗而高效地管理好班级。
[关 键 词] 小组管家;牵连制;中职学校;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5-0202-01
人们都说:班主任身上有三座大山。第一座大山:班级常规工作。相信做过中职学校班主任的都做过花名册、工作手册、免学费、助学金、主题班会……这些事情一一做下来,只有一个字“累”。第二座大山:班级突发事件。五十多个学生坐在一间教室里发生点事也是正常的。这些事情一一处理过来也够班主任忙得团团转。所以班主任走路速度都比科任教师快。第三座大山:长久性难题。摆在班主任面前的长久性难题就是后进生的转化问题。除了这三座大山,文明班的评比更是班主任头上的“紧箍咒”。面对如此的大山和“紧箍咒”,能怎么办呢?班主任只是一名普通的老师,不能像孙悟空那样变出三头六臂来,但我们可以请学生当我们的左膀右臂,像孙悟空一样能够扫清八十一难。
一、充分发挥班干管理作用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建设好的班干部队伍,发挥好班干部作用,班级管理与发展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班干部需要由品学兼优、责任心强、积极向上且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并根据他们性格、能力的差异,安排相应的工作,尽心地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之成为同学的榜样,带动其他同学不断进取。
要善于发现班干苗子。选好班长是班级管理的关键所在。带班选班干先由学生自我推荐,再根据军训期间的观察敲定。当时自我推荐当班长的有三名女生,最后选择的班长是在报到当天主动到教室打扫卫生,在军训期间带领同学喊口号的学生。其他两名竞选学生则根据观察到的性格特点,分别安排为团支书和考勤委员。开学第一周基本确定了班干、团干和科代表,并召开班干会议明确他们的职责,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班干能处理的事尽量由他们完成,并在班中树立班干部的威信,以便班干部可以更好地帮助老师管理班级纪律。
二、实行学习小组管家牵连制度
最初建班时,对学生的各方面都不甚了解,就用随机拼图方式分组。一个月后,在充分了解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能力、身体素质、性格特点、男女比例等各方面,将全班学生分为ABCDEF六等,每小组ABCDEF级别各一人,可以采用学生选学生的办法,自荐出大管家,每组A选一个,B选一个,如此类推。在座位安排上前后距离要相对靠近,保证小组相对对立。由于分组时参考综合素质及表现,所以各小组综合实力比较均衡,为小组间的竞争奠定基础。学习小组的实施“管家负责制”,每组六人,每个组内成员自主决定学习小组学习管家、手机管家、保洁管家、清洁管家和纪律管家等岗位的人选,确保每位学生都有职务。然后再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各小组负责的劳动任务。
量化牵连管理,每组的大管家手上有《学习小组加分表》,主要是给成员加作业、上课回答问题、好人好事等方面的分。如果把任务分配到组时,加分就是全组加分。手机委员手上有《手机收缴管理登记表》,按一天早中晚三次登记。周日晚修,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汇总所有登记数据,算出每人一周的操行分。这样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对操行分的重视。
此外,根据实际情况,班级的分组可以两个月调整一次,让学生能看到希望。班主任对经常落后的小组,协助大管家召开小组会议,与大管家、组员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如果是因为个别学生导致的经常落后,那么班主任的任务就是做好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特别是特殊生的帮扶、转化工作。
三、制定班级自我管理奖惩条例
经过一个学期的摸索,总结出班级主要存在的问题,制定班级的奖惩条例,进而解决存在的问题。班级自我管理奖惩条例的制定讓学生参与,让学生执行,让学生监督,让学生管理。为了能制定切实可行的条例,组织学生学习《学生管理手册》,结合学校和班级的特点制定班级自我管理奖惩条例。把拟定好的条例跟班干商议修正,最后出示给全班同学修定。让学生自己修定条例,是让学生在修定条例的过程中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使学生在修定条例、执行条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触犯了惩罚条例,就要如实按条例处罚,不能有所偏颇。
小组管家牵连制的实施是班主任工作的一种重要的手段,我们要不断地改进小组管家牵连制的使用方法。只有在摸索和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这种制度才能切实地在班级管理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盛群力.小组合作互助合作学习革新评述[J].外国教育资料,1992,21(1):1-7.
[2]刘玉静,高燕.合作学习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