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①
2018-05-14都宏霞
[摘 要] 以日用化学品生产技术课程为例,以“课堂教学平台、实训室平台、信息化网络平台”为载体,以“教师同行、学生、督导、企业人员”为主体,以“阶段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为考量,综合十个评价维度,提出了“一课程、三平台、四主体、三时段”的信息化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关 键 词] 信息化教学;评价体系;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8-0060-02
21世纪被人们冠以“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知识社会”等一系列的称谓,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日趋深入人心的今天,教育者越发关注学习者能力培养的目标和策略。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并且强调在信息化的环境下应用新的教学形式,为教育信息化的开展注入新的动力。由此,我们看到信息时代对学习者提出新的能力要求,确定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旨在对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研究,以日用化学品生产技术课程为例,以信息化工具为媒介,以学生的真实情况为基础,以“课堂教学平台、实训室平台、信息化网络平台”为载体,以“教师同行、学生、督导、企业人员”为主体,从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阶段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出发,不为评价而评价,而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探索信息化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
一、课程特点
日用化学品生产技术课程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核心课程,实践性非常强,课程设计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生活和企业生产。由于课时的限制,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设计了三平台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教学完成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讲授,实现知识目标;在实训室采用项目化实践教学完成能力训练项目,实现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在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进行预习、复习、作业、讨论、自测、模拟及考试,实现处处能学、时时可学,达到课程教育的总体目标。
二、信息化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设计思想[1]
信息化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设计,应该体现在评价的各个主体、平台和环节等维度上。信息环境下相应的评价体系要遵循评价本身所要求的全程性,因此要综合考量“教师同行、学生、督导、企业人员”四大主体,以“课堂教学平台、实训室平台、信息化网络平台”为载体,从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阶段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出发,综合考虑全程的学习动态。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搜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并据此分析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动态调整教学过程或提供学习建议,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评价目标:最终提高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更直观、有效地掌握课程目标。
三、信息化教学效果评价维度[2]
(一)平台维度
本课程注重理实一体,包括课堂教学平台、实训室平台、网络平台三个平台维度。
(二)主体评价维度:
主体评价包括学生主体、教师同行、督导和企业人员。
(三)时段评价维度
时段评价维度是指阶段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四、信息化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构建
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和确定权重是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关键。评价体系的构建应该坚持评价指标的全面性、多元化、层次性、直观性和综合性等要求。要通过对体系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客观判断,给出相对重要的定量标准,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针对日用化学品生产技术课程特点,以“课堂教学平台、实训室平台、信息化网络平台”为载体,以“教师同行、学生、督导、企业人员”为主体,以“阶段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为考量,综合十个评价维度,提出了“一课程、三平台、四主体、三时段”的信息化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如下图),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评价的视角,从而增强了评价体系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一)三平台
日用化学品生产技术课程是基于“课堂教学平台、实训室平台、信息化网络平台”三个平台载体来实施的。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素质目标,三平台协同,课堂教学平台与实训室平台交替,实现理论的传授与实践技能的训练,其中,课堂教学评价占30%,实训室教学评价占40%(每个实训项目占8%),信息化网络平台贯穿始终,给予学习者丰富的自主学习时间、空间和资源,有效弥补了课时局限的不足,实现线上线下、随时随地学习的状态,占評价的30%。
(二)四主体
对于任何一门课程,评价主体必须都由学生、教师同行、督导组成,而高职院校的课程评价更应该有企业人员的参与,才能实现多角度的综合评价。其中,学生评价占40%,应该注重考查授课教师是否通过信息化手段使知识点的讲解更加透彻,重点难点是否把握合理,技能点是否传授清内容是否正确合理,信息化手段使用是否得当、有效,课堂氛围是否控制适宜,对学生的启发是否有效等;企业人员占20%,应该注重实用的信息化技术是否体现行业前沿,课程内容是否与行业相关,是否注重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培养,引入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实训项目设计是否与生产紧密结合。
(三)三时段
为了实现全方位评价,本课程特别注重过程,因此设计了三个时段的考核方式,包括阶段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详情见下表)、总结性评价。对学生的成绩评价方式如下:
最终成绩=阶段性平均成绩×30%+过程性成绩×30%+总结性成绩×40%
五、结语
信息化评价是对信息化课程的系统评价,是对课程的研究与反思过程。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对课程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应高度重视。信息化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基于课程本身的特点,打破常规,注重全面性、多元化、层次性、直观性和综合性等要求,并且要根据课程发展不断调节,可持续优化,以便更好地完善体系,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李馨.信息化教学中学生全程评价体系的研究[J].课程与教学研究,2008(3):85-88.
[2]都宏霞.信息化教学效果评价维度探索:以“日用化学品生产技术”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1):265-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