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验·互动·合作”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①
2018-05-14张庆华
张庆华
[摘 要] “体验·互动·合作”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主要从课程目标设定、课程内容选择、课程教学实施和课程结果评价四个方面来构建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
[关 键 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验·互动·合作;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8-0024-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如何构建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课程体系也成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主要从课程目标设定、课程内容选择、课程教学实施和课程结果评价四个方面来构建。
一、“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设定
“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注重预防、发展和体验性目标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
“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预防性目标主要起着预防作用。“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体验性目标主要是通过心理健康情景剧、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小组互动、成员分享的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真知,从而更好地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體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发展性目标是最高层次目标,大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能够拥有积极的心态,促进其人格完善、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
二、“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
通过对1300名高职院校一年级新生调查发现,大一新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什么是心理健康?”“学习心理健康后能够解决自己的心理健康困扰吗?”“怎么样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新生活?”“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等问题。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疑问,我们选择了认识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常见问题与异常表现、认识自我、情绪情感发展和人际关系五个模块。
三、“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
“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依托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学生社团,进行专题式教学,把兴趣小组、学生社团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打造一个充满互动、体验和感知的有效课堂,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其中,注重学生从合作和互动中体验。
1.小组合作是“体验·互动·合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通过兴趣小组的组建,让小组成员互相影响,感受共同合作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就心理剧展演、角色扮演中互相配合,共同为了一个目标任务而努力。
2.教学互动是“体验·互动·合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参与者和探究者。师生互动也能带动生生互动,让所有学生真正动起来,参与到活动中。
3.体验感知是“体验·互动·合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心。通过心理剧展演、真实情景模拟、实际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到心理健康在生活中的表现,从而更深入地认识生活中的心理健康。
4.第二课堂是“体验·互动·合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提升。第二课堂是学生自由学习的主要空间,课堂教学毕竟是有限的,学生课下的学习互动是对课堂教学的升华和发展,是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5.学生社团是“体验·互动·合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力支撑。学生社团是促进“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展的主要辅助方式,以此弥补课堂教学时效的有限性。学生社团也能汇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感兴趣的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而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和良性发展。
四、“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
“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程评价采取发展性评价和实效性评价结合、体验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和他评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注重学生发展的实效性,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真实体验和感受,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的体验和感受,以及通过他人的评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不足和优势。
基于“体验·互动·合作”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使学生在体验中获得对自我的认知,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拥有积极阳光的心态。
参考文献:
[1]杜学敏,张颖.创新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J].山东高等教育,2017(7):20-21.
[2]邱小艳,宋洪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的实验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95-97.
[3]谢桂莹.情景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应用[J].钦州学院学报,2016(5):72-75.
[4]唐华丽.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