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俗文化元素

2018-05-14厉佳垚李恩忠

北方音乐 2018年16期
关键词:中小学传承

厉佳垚 李恩忠

【摘要】本文以“吴地山歌进校园”为切入点,论述民俗文化传承意义及将其引进中小学所需遵循的原则和具体运用,深入探讨其在中小学发展及传承中必然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吴地山歌;中小学;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一、吴地山歌的传承

吴地山歌是吴地民歌、民谣的总称,是现如今依旧存在于吴语群众中的一种口头文化形式。吴歌生动地记录了江南农民和下层人民的生活史,“是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也是十分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现在生活与以前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山歌渐渐远离现在流行“主趋势”,慢慢变成历史“活化石”,但不论从艺术研究价值,还是从人文研究价值来说,在艺术创作上都是可以借鉴的丰富资源。“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等多个方面,都强调了本土音乐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1]如《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中国传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善于将增加音乐本体、母语音乐文化等方面内容。”[2]学校是一个特殊又最有效的传播途径,若能让吴地山歌走进校园,不仅能使课堂内容更丰富,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当地风土人情,获得初步接触与体会,这是种非常好的民俗艺术传承方式。当今在吴语地区涌现出一批新吴歌,如《分湖边浪新事多》。这首歌歌词通俗易懂,内容来源生活唱的也是生活,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可这首歌只在歌曲歌词上进行改革,吟唱语言还是吴地方言,笔者认为在内容创新的同时,表演形式上也可进行一系列改革与创新,比如不变风格,还用吴歌曲调风格去编曲,在演唱中适当加入演唱者和舞台结合,可以给吴歌手提供上台表演的机会。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引进普及吴歌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也许学生不会都是好歌手,但每个学生都能哼上几句,对学生有潜移默化地影响。

二、吴地山歌进校园的措施

学校作为传承文化载体,具有传授知识、传承文化的责任,也符合我国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内在要求。把山歌引进中小学教育的案例很多,如胜浦实验小学,在课中向学生介绍胜浦山歌的含义及种类,对其初步了解感知;胜浦中学设置简单教唱课程。这些课程实施使“胜浦山歌”得到很好宣传,学生也获得了特殊的体验,促使他们对音乐尤其对苏州本地特色音乐产生兴趣,从而多方面提升自己音乐欣赏与鉴赏能力。此类案例表明学校应积极使自身学术优势得到最好发挥,并自发主动地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去,使其和地方特色互相结合,找到两者间最好的切合点。

(一)成立课外活动小组

每个学校都会有各具特色的课外活动小组。学校可以积极鼓动学生自发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倡导学生积极去探索其深层次文化内涵并给予学生活动支持,学生要懂得把课堂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可自发组织相关知识竞赛、表演活动等。

(二)民俗樂器进课堂

目前,中小学的课堂乐器以竖笛为主,音乐课上课堂伴奏乐器以钢琴为主,再有一些简单打击乐器。笔者认为根据实际情况,在完成正常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适当引进一些吴地比较著名的打击乐器或弹拨乐器进入课堂。在课后,可让学生自愿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进行接触学习,以激发他们对民俗音乐的兴趣。

(三)邀请当地老艺人来校言传身教

得到学校支持的前提下,可邀请吴地民间艺人和有权威的教师来校开办讲座,让学生与其面对面进行交流,让学生能真实接触到他们,同时在讲座中也可以安排几位同学进行表演展示,请专家进行专业指导。这一举措不仅能让学生很直观接触并感受到家乡丰富的文化元素,使音乐中的民俗文化元素得到很好的传承,也能让教师更形象地了解音乐民俗文化,有利于探索更加恰当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刘馨泽.江苏本土音乐文化与中学音乐教育的融合.[J].当代音乐,2016(23):50-51

[2]任佳.民间音乐传承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实施的必要性思考.[J].当代音乐,2016(15):27-28+31

作者简介:厉佳垚(1994—),女,汉族,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音乐表演与教学;李恩忠(1973—),男,汉族,山东淄博人,南京艺术学院文学(音乐学)硕士,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俗音乐、声乐表演、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中小学传承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