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生职业素质养成的有效路径
2018-05-14张丽丽
张丽丽
[摘 要] 从中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内涵入手,分析目前中职学生职业素质的现状,就如何加强中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提出了解决途径,旨在为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 键 词] 中职生;职业素质;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8-0236-0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特色性地域经济的兴起,现代企业的用工标准也与之前有了许多不同,最明显的改变是从单纯的技能要求提升到对员工整体职业素质的要求,中职学校也需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作出相应的改变,从教育理念的改变到教育方式的调整等。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改革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满足企业的用工标准,使学生适应未来的岗位需求,中职学校才能赢得更多的发展先机,中职教育才能有更宽广的发展之路。
一、职业素质的内涵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一种内在品质,建立在一定的生理及心理条件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接受教育、活动实践和自我修为等方式。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心素质、创新素质等方面,它是个体素质的核心和主体,也是社会和企业选用人才的第一标准,我们可以通过专业的职业指导和专门的职业素质测试来了解个人的职业素质。通常情况下,个人的职业素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择业的顺利和职业的后续发展空间,职业素质越高的人事业成功的几率就越高。中职学校作为中职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主要任务是让中职学生经过三年职校生活完成向职业人转变,使供需双方顺利对接。因此,培养和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对学生职业生涯的成功有着重要意义。
二、目前中职学生职业素质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素质不高
中职学生普遍存在思想活跃、个性鲜明、自我意识突出的特征,但缺乏使命感,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由于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在多元文化特別是各种自由思潮、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观念的冲击下,核心价值观容易出现偏差,个体意识强、整体意识弱,以个人爱好和兴致来参与集体活动,对时事政局漠然,缺少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情况大有人在,部分学生对自己前途缺乏信心,对未来感到迷茫,得过且过,中职学生政治思想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二)职业道德素质淡薄
整体来说,中职学生对职业认知较为模糊,对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了解缺乏主动性,奉献精神、合作意识、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较为薄弱,不良行为习惯较多。在集体生活中会出现严人宽己双重道德标准,要求他人遵守纪律,关心集体,关爱他人,自已却做不到,自我意识强烈,对社会的不良风气、集体和公共事物态度漠然,不能很好地认识到个人发展和整体环境之间的关联。有些学生对就业竞争的严峻形势估计不足,理想观念过于现实,追求实惠,就业取向偏重经济利益,甚至为求经济利益而忽略职业规范。对中职学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十分重要。
(三)科学文化素质薄弱
大部分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良好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差,进入中职学校后文化基础课程学习尤感费力,前期文化基底直接影响他们对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的学习效果,进一步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厌恶课堂,厌恶学习,上课睡觉、精神不集中、沉迷电子产品,恶性循环的结果不仅影响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也使后续的专业学习乏力。加强中职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补缺十分必要。
(四)专业技能素质缺失
大部分中职生入学时对专业选择带有盲目性,入学后对专业的了解缺乏主动性,对具体学习内容、主要技能要求、今后就业岗位茫然不知,学习过程动力不足,凭兴而学,趣味性强、与个人兴趣一致的科目较易掌握,难度稍大或需多次反复训练的技能就没有耐心和毅力,主观上限制了专业技能的掌握和职业素质的提升。而学校方面也存在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课程内容与就业岗位技能要求存在差距、教学实践场室受限、教师职业能力和教学水平有限、教学效果欠佳等因素,在客观上影响了学生进行系统化学习,使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受到了制约。专业技能素质直接影响中职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潜力。
(五)身心素质不成熟
中职学生由于仍处于青春期,思想波动大,心理承受能力和意志力较低,自我约束力不强。害怕吃苦、遇事犹豫、意志不坚定、缺少勇气较为普遍,希望通过自身努力赢得尊重,但又过分关注他人评价,心理防线低,心理承受能力弱。部分家境优渥的学生受家庭过分溺爱,独立生活技能缺乏,稍遇困难或新环境便不知所措,退缩逃避,心智和处事能力与年龄极其不符,对中职学生强化身心素质的培养刻不容缓。
三、加强中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主要途径
(一)加强技能培养,提高职业技能素质
职业技能素质是从事职业时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表现出来的状况和水平,是中职学生能否胜任工作的首要条件,中职学校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养成首先要抓好职业技能素质的培养,主要可从以下方面考虑。
1.加强课程建设
课程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教学实施的效果和中职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学校可通过专业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形成既符合课程设置要求又具有专业特色理实交融的课程体系,同时整合优质课程资源,使其内容和形式不断有所创新,充分体现课程内容与相关职业标准的一致,教学过程可适当降低学科理论要求,适当提高实践课程考核标准,使之既能与实际岗位能力相吻合,也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避开个体短板,降低学习难度,提高技能学习的效果。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专业水平是保障学生职业素质提升的基本条件。学校可通过抓教研及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基础教学能力;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通过引入社会专业技术人才,让企业一线专家直接参加技能培养目标的制定和技能培养过程,提高中职学生技能素质的实用性和技术水平。
3.加强实践场室建设及实践性教学过程
实践教学是中职学生技能素质培养的关键环节,校内的实践场室和校外实践基地是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学校可通过加大校内设备设施投入,建立健全与专业相配套的专业场室,保障实践性教学顺利实施;同时改善教学方式,更多地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直观有形的环境下学习,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尽可能让学生在现实职业岗位环境中进行学习,提前接受企业文化熏陶,缩短与职业岗位的距离,实地性、针对性地接受技能实训,促进中职学生专业技能素質的提高。
(二)加强思想品德的培养,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职业道德素质是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职业态度、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修养,是中职学生就业创业的基础,是用工单位最为关注的素质之一,中职学校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1.落实教育内容,加强职业道德课程的实施
学校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个教学主阵地,发挥德育课程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开足课时,精选良师,以开展正确人生观教育为主线,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意志品质、适应能力、合作精神、心理承受能力等相关教育,让中职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具备良好职业精神是职业人必备的条件,从而在以后职业活动中有意识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2.在专业课堂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
树立全员德育的理念,使职业道德“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去,教师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在学科教学中依据职业特点、岗位需要,将行业观念、岗位责任、职业道德和纪律与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相结合,并融入科目的考核中,同时教师本身具有身先示范、言传身教的作用,教师的职业素养、专业能力也能在日常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专业学习的课堂成为培养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的又一重要渠道,让中职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也清晰了解职业道德的内容及要求,学会做一个职业人。
3.利用实践、实习环节,实现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
学校要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实践、实习环节,通过聘请职业专家或行业模范现场说法,也可让教师通过创设职业场景,精心设计实施过程,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现场感受和体会职业道德和从业精神的内涵,同时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及相关企业进行实习,了解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的规范管理,在与企业及职业人近距离的接触中领悟从业要求,感受职业规范,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提升职业道德。
(三)加强以活动为载体的教育,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和身心素质
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内在品质,是一个人气质修养的具体表现,身心素质是一个人身体机能和心理品质状态和水平。合格职业人除了必备的职业技能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还需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健康的身心素质。
中职学校可以通过各类活动载体,加强中职学生人文和身心素质教育,提高中职学生从事职业必需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伦理道德等修养,提高中职学生的体能状况和心理水平。学校可通过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创设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利用校园宣传阵地,发挥环境育人功能,使学生情操和精神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得到熏陶和升华;同时积极开发人文素质、审美、科技、社会能力等校本课程,围绕学生人文素质提升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科学素质不断提高;通过体育课、心理教育、心理咨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和谐发展;鼓励学生社团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张扬个性、磨炼心智,锻炼自我管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提高身心素质,适应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
中职学校担负着培养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合格劳动者的重要任务,中职学生是从业人数较多的群体之一,中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不仅影响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也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中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任务重要,使命光荣。
参考文献:
[1]柳君芳,姚裕群.职业生涯规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胡珍芬,秦爱君,崔晨秋.构建“五位一体”教育平台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3).
[3]孙国学.应用型人才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