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视唱练耳教学中音乐分析的应用

2018-05-14邹昱

北方音乐 2018年20期
关键词:视唱练耳教学

【摘要】21世纪是创造性发展的时代,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非常深入与广泛,视唱练耳学科也是如此。只有在教学中注重把握学科间横向的内在联系,强调互相渗透、交融的关系,才可以更好地、多领域地汲取营养,开阔学习视野。

本文针对视唱练耳教学,以课堂中节奏训练为例,阐述融入音乐分析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音乐实践中通过对节奏的分析,能够找出音乐作品隐藏的实际节拍结构,并掌握不同节奏组合的表情特性等,从而更好地发展对音乐节奏节拍律动的感受能力以及精细、敏锐的听辨能力,使其在创作、表演或鉴赏音乐的过程中能够事半功倍。

【关键词】视唱练耳教学;节奏分析;节奏表情特征;节拍结构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节奏分析

(一)节奏的含义

狭义的节奏,单指音乐中的时间因素,即发音点的长短与时值组合,与“旋律”的概念相对应。在实际的音乐作品中,发音点的长短及组合总是与作品节拍的律动以及速度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一般意义上的节奏涉及到发音点的长短与组合、节拍的强弱以及速度的快慢。

(二)节奏分析的步骤

步骤一:梳理节奏单位。观察一段音乐或者作品总共使用了多少种音长单位,并将它们依次排列起来,明确最常用的单位、各单位出现频率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判断节奏的风格与其他情况。

例1根据音乐内容的不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的是广大农民扬着马鞭催赶马儿的场面。从表1中可以看出,第一部分使用了五种音长单位,以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的使用为主,音长等差比例为2,最大节奏单位与次大节奏单位均只出现一次,为呼吸换气的位置,16分音符出现两次,是后一部分主要音长单位的显现。第二部分使用了两种音长单位,分别为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等差关系为2。此部分音乐描写的是马蹄疾驰运送粮食的场面。

例1音长单位与使用频率的关系可概括为:音长单位逐步缩小,使用频率逐步升高,成反比,且音长单位的使用与所描写的音乐内容紧密相符。

步骤二:梳理节奏组合。将不同时值的音符按照一定的长短模式并结合音乐内容表现的需要进行组合,就形成了不同的节奏组合。常用的节奏组合有顺分型、逆分型、等分型、切分性、数分性等,不同的节奏组合其功能、特点以及产生的音乐情绪等不同。如,顺分型节奏组合其特点是音符时值前长后短,容易产生宽广抒情的效果;逆分型节奏组合音符时值前短后长,增强了音乐的语言性等。因此,节奏分析的第二步就是要结合节拍,对节奏组合进行分类和梳理。

步骤三:确定音乐的节拍结构。不同的节拍其律动规律各不相同,表达的内容也存有差异,简单地说2/4给人坚定、有力感;3/4较轻快、流畅。而在实际作品中,某些作品或某些音乐片段谱面的节拍标记与音乐真正的节拍结构之间存在着不一致,本该在小节固定位置出现的重音拍并没有得到“重音”的强调,它被切分节奏、休止符等替代,而本处于小节弱拍的位置,被人为的重音记号、演奏法、音色等手法给予强调,如果重音拍位置长期处于这样一种状态,那么新的节拍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已被建立,原谱面节拍规律已部分、局部地被改变了。因此,分析者要根据“重音原则”找出实际节拍结构。

二、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一:

例3:选自《F大调第六(田园)交响曲》(OP.64)第五乐章主题

在上例中,主题以顺分型节奏组合为主。长音在前,分量较重,有稳定感;短音在后,力量分散,不稳定,有向后进行的要求。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体会顺分型节奏组合宽广抒情、自然流畅以及轻快爽朗的意味。顺分型节奏组合训练完成之后,还可以将例3的“田园”主题保持音高不变而改写节奏组合,学生读谱或视唱练习,自主感受由节奏组合变化所带来的音乐情绪的变化,如3a。

上例将原形中所有顺分型的节奏组合改写为逆分型,即“前短后长”。长音在后造成一种停顿和阻碍旋律进行感,表现了进行的完成,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节拍的重音感,适合表现片刻的活跃。

通过练习,我们可以感受到,速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情绪由宽广抒情转变为具有跳跃性,乐曲的流动性减弱。在实际练习中,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将例3a以“Lento“”的速度演绎,学生可以体会到逆分型节奏在慢速的诠释下,给人一种充满感情的倾诉感。

将例3a进一步改变,拍号改写为2/4(三分性节拍改为二分性),如下例。

例3b中,速度放慢,节拍为二分性律动的2/4拍,并加入了特殊划分的三连音节奏型。三连音打破音值基本划分中2:1的比例关系,不稳定感骤增,给人摇摆感,使音乐迫切需要往前运动。若三连音节奏作为一个弱起的前缀,后毗连强拍长时值的音符并结合向上的旋律进行,适合表现激昂、振奋的情绪。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将三连音节奏型改写,将主题保持二分性节拍律动,学生进行读谱或视唱练习,如下例。

上例采用了逆分型的节奏组合、二分型的节拍律动以及慢板的速度。由于2/4拍自身带有一种坚定有力感,再结合逆分型的节奏组合与慢板的速度,更使音乐产生出一种英勇豪迈与沉重之感。

在实际的课堂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程度继续将原形改写为均分的节奏组合或再加入乐器音色的变化等,使学生更全面、细致地感受由不同节奏组合所带来的情绪特征的变化。

对于音乐创作者、表演者或欣赏者来说,领悟音乐中节奏形态丰富的表情性是十分有意义的。笔者现将常见节奏组合的特点、功能以及其与不同速度结合时所带来的表情意义总结出下表。

掌握认识节奏的一般表情、意蕴,对深刻理解作品,指导音乐实践都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节奏的表情、意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相对的,需要和速度、强弱、旋律流动的方向等其他表情手段相结合才有特定的表情内涵。

教学案例二:

例4:《调性视唱》(第一册)第一章第四节第94首

从谱面来看,节拍为3/4拍,但通过对谱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所有奇数小节的第三拍中都有一个跨小节的同音连线,这个同音连线削弱了后一小节强拍的重音感,且跨小节的连线使得长时值的音符得到一定程度的强调,给人一种相对的强拍感。再从演奏法方面进行观察,偶数小节后两拍都有跳音的演奏标记,让人不自觉地将这两个音分为一组,形成2/4(4/4)节拍律动,如例5。

例5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2/4和3/4两种节拍视唱,内心感受不同节拍律动音乐情绪的变化。3/4拍演绎音乐的流动性与抒情性更强,2/4拍演唱音乐动力性与行进感更突出。因此,在节奏训练中引导学生根据“重音原则”对音乐节奏进行分析并找出实际节拍结构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帮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对节拍重音随时进行调整,感知实际节拍律动以及不同节拍给人带来的不同音乐体验。

三、结语

节奏在众多音乐要素中是人类表达情感最原始、最基本的方式,不同节奏形态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意蕴,能使调式音列中的音高组合成有一定意义的音调。这些音调如果离开了特定节奏型或节奏组合的支撑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而且节奏节拍在音乐中与其他诸要素相结合(如与调式调性、旋律线等)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决定旋律形象内容的表达。

因此,笔者选择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这一内容,借用音乐分析,通过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出不同节奏组合的形态、特点、功能以及与不同音乐速度结合时情绪的差异;并通过对音乐作品进一步的理性分析找音乐进行中实际的节拍结构。目的是希望学生在音乐实践过程中能够领悟音乐中节奏表情的一般特性,体验各节奏组合所包含的情感意蕴,感知作品实际节拍律动,充分体验节奏的动态之美。

参考文献

[1]彭志敏.音乐分析基础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2]任志琴.音乐节奏的结构及其表现意义[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6.

[3]张魏.论节奏与节拍的关系[J].黄钟,2005.

作者簡介:邹昱(1993—),女,汉族,湖南,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唱练耳方向。

猜你喜欢

视唱练耳教学
多声思维的训练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重要性
简析视唱练耳教学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对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改革创新思考
音乐游戏中幼师视唱练耳教学方法的运用探究
视唱练耳教学中流行音乐元素应用的有效性
视唱练耳中的节奏教学以及节奏的综合表现
国际三大主流音乐体系比较研究
简析指导幼师开展视唱练耳教学的途径
浅析在视唱练耳教学中钢琴演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