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回家》中江西传统音乐民俗文化资源新符号解读
2018-05-14王静
【摘要】民族歌剧《回家》在艺术创作中,采用多种民俗音乐将民族文化进行整合与深化,采用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在歌剧《回家》中表现出的真切母子感情采用了民族艺术现代化的艺术呈现形式。本文将从文学表现手法、情感思想和历史传承三方面对《回家》中的文化符号进行解析,这些文化符号在歌剧种的不同阶段反复出现,在整个歌剧上面进行相互关联、互为阐释、前后照应。因此,本文的研究认为歌剧《回家》中文化符号的意义不是静止的,是具有动态延续的特性的,会在时代变迁与异质性文化的融合中不断优化、发展的过程。音乐作为《回家》歌剧作品的一个重要的民俗文化因素,本文将对其进行具化的文化资源新符号解读。
【关键词】歌剧;《回家》;传统音乐民俗资源新文化符号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2014北京·江西文化月开幕大戏——江西首部原创民族歌剧《回家》,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带领两千多名首都观众经历了一段跨越时空、情系台海的心灵之旅。《回家》是江西省宣传文化系统重点组织创作的原创民族歌剧,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转企改制后精心打造的首部民族歌剧,广受好评。《回家》讲述了主人公台湾老兵罗旺篼离家38年,辗转回乡探亲的动人故事,发出了两岸同胞共圆“中国梦”的倾情呼唤,是近年来国内少有的表现两岸题材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整部歌剧音乐风格多元和谐,在原创基础上大量吸收了江西民歌民乐精华,更融入当今亚洲和欧美流行音乐元素,带来从感官直达心灵的艺术震撼。
尤其是在现在,优秀的原创民俗音乐歌剧凤毛麟角,实现文化创新的更是少数。因此,《回家》的出现,以创新的主题,精巧的故事结构以及新颖的表现手段,得到了许多观众的青睐。当民俗音乐邂逅当代元素,融入的文化资源丰富多彩,歌剧《回家》也变得充满无限活力了。因此,本文将从音乐文化符号角度中的文学表现手法、情感思想和历史传承三方面去解读歌剧《回家》。
一、《回家》中的音乐创作方式传承了古戏曲元素
《回家》作为现代经典的一部歌剧作品,其中对于戏曲元素的融合与运用是非常成功的。戏曲作为古代一种典型的民族声乐系统,在于腔调以及吐字技巧方面都有着很独特的演唱技巧和方法。在《回家》这一个歌剧作品中,可以从听觉上感受到戏曲的演唱腔调,浓郁的戏曲风味十足。在角色设置以及情节的链接方面,戏曲中的角色“生旦净末丑”被巧妙地转化成为《回家》这一民族歌剧中的两派角色阵营。而在具体的演唱形式上面,歌剧《回家》将独唱、伴唱、重唱、齐唱、对唱、合唱等演唱形式极好地融入。音乐的塑造方面,将人物以及故事表达得有血有肉,让观中产生了极强的代入感。
比如在一些景点桥段,就会发现音乐的使用与戏曲的元素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比如在第二幕的《一轮明月》都安排了齐唱伴唱,这一演唱方式烘托出一个强烈情绪的画面,将罗旺篼内心想家的情绪越发激烈。病逝在第三幕的二重唱《心灵对话》将舞台气氛也是做了一个很好的烘托,将罗旺篼和文竹间那种不舍别离但彼此祝福的心理状态交待了出来。国内的作曲家都喜欢用主题歌来表达作品主题,在歌剧《回家》这一作品中,结束曲《回家》就是将整个故事情境和主题联合起来,共同宣告作品的核心情感。丰富的演唱方式,将角色与表演,将故事情节与人物感情融合成一股力量,吸引了观众。
二、《回家》中的戏曲结构安排细腻且流畅,在音乐文化中解剖了当代人的情感细胞
歌剧《回家》的创作者从中国民族艺术特征出发,在剧情上避免了简单的重复和裁剪。团队消耗快10年的精力,完成了一个跨越48年的当代民族情结的故事。创作团队在故事剧情发展上面就是采用的单线条的发展方式进行,这一种表达方式可以非常有效地将人物故事、故事冲突呈现给观众,并且故事的伏笔都比较有逻辑。同时,整个故事的发生地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宝岛台湾,这一种设置主要是通过这38年的寻觅时的思念和果决进行呈现。歌剧中的主要四个情节阶段,将整个故事很好地串联起来。一反正反派的角色设置,故事冲突虽然不激烈,但是主人公内心的感情波动非常强烈。抛开复杂叙事方式,通过人物间的情感变化来进行剧情发展,一方面符合了观众符合我们的审美习惯,另一方面,歌剧采用音乐这一种艺术表达,将故事变得更加地通俗易懂,精彩。对于故事细节的刻画也很用心,比如在第一幕中的“年年大雁去复还,年年不见儿的面”和第五幕中“莫说生儿身受痛,想儿更是痛万千”等。都是将日常的生活情感聚焦、深化,将歌剧的情感矛盾与那特定的文化背景相照应。从艺术本身出发,精细且流畅的方式,加上音乐文化的融入,将歌剧进行了异常全新的演绎,这也是全剧取得成功的坚实基础。
三、《回家》的文学表现手法浓郁的民俗音乐特征
歌剧一直都有着“以歌舞演故事”的传统,这也是戏曲有别于其他音乐样式的一个重要体现。在《回家》中,这一中国特有的理念得到了保存与彰显。歌剧将舞蹈作为故事剧情串联物,并将歌唱与舞蹈融为一体。这一种艺术表现手法,一方面突出了现代舞台表演形态的宏大华丽,另一方面,又使歌剧的表达手法脱离了西洋歌剧一贯的“以歌唱促剧情”的老路。在《回家》中,戲曲化的舞蹈不仅装点了舞台,更将东西方歌剧创作的不同呈现了出来。
歌剧《回家》之所以有着如此高的艺术评价。将传统的诗词与传统流行的歌曲元素结合了。在歌剧中表现出来了极强地国内民俗音乐特征。在歌剧《回家》中,作曲家以“歌腔的衍生”“动机的发展”为乐思。在歌剧《回家》中,音乐就是歌剧的的灵魂,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将江西民间的民族音乐曲调分解融合再塑造。一方面,给观众一种细嚼慢咽后的审美的随意感,另一方面,作品《回家》将缜密的乐思和声织体进行融合,通过五声音阶、调性色彩、曲式逻辑和复调布局,形成一条清晰立体的旋律大河。这一种音乐感情的变化,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在《回家》这一歌剧中,音乐作为叙事的核心表达方式之一,将故事的主题“人性的归宿与良知”烘托出来。即使那主人公在受到人为窒息后的挣扎与控诉,也通过音乐素材传递给观众中。江西处于赣水群山腹地,人物性格中的那种的细腻与韧性,深邃与坚忍也在音乐艺术中得到彰显。作品《回家》在表达方式上,还通过借鉴古典诗词吟诵方法以及中国戏曲中韵白的神韵。歌剧《回家》将唱中有说、说中有唱、半说半唱、吟诵加唱、不说只唱等类型都融入。然后,创作者通过优美精炼的曲词,用长达2小时的歌剧故事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转折与变化。
四、《回家》中独特的音乐创作风格将江西特色展示得淋漓尽致
一般艺术风格是艺术作品的重要实现方式,可以体现在艺术作品的独特艺术表现中。艺术作品的独特风格也反应了创作者的美学价值观念和审美品味。作为歌剧创作中必须面对的一个方面,音乐艺术风格是代表着歌剧艺术价值高低和艺术特征的特色。在经典的民族歌剧《回家》中,它独特的音乐创作风格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主要的音乐创作方面。首先,广泛的音乐素材融合。因为歌剧不能单一地进行音乐取材,音阶调式也是非常特别的,因此,构建的艺术场景也是独特的,具有强烈代入感的,人物的性格也因此格外的丰富而变得饱满。从整体上看,《回家》这一民族歌剧中拥有的多元化的音乐风格,一方面铸就了歌剧的音乐整体性,另一方面,也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支持,另外烘托戏剧的冲突,促进剧情的发展与变化。歌剧《回家》融合了江西当地的音乐素材。在《回家》中采用的素材以江西风格为主,突出了江西文化的特色。在音调上有贛南民歌的风格,也融入了赣剧的弋阳腔,在唱腔上突出赣剧风格。比如在歌剧中的一些场景中,将具有赣南风格的音乐直接融入或者是改编加入。较为经典的就是引入了赣南民歌《斑鸠调》的素材。这一素材,表达了婚俗场面中载歌载舞的喜庆场面,一方面表达出当地的村民对祖宗崇拜,希望能够结婚生子,以实现传宗接代的思想。第三,歌剧《回家》融入有些现代的说唱的音乐元素。其实,传统的民族音乐江西渔鼓是就是一种说唱音乐类型,别称“瞎子唱曲”。这种音乐类型,将渔鼓作为乐器,在音乐人的讲述间隙通过敲击节奏,以配合说唱者休息嗓子或回想唱词。比如,在歌剧的幕间与剧情转换中出现的说书老者,扮演着故事情节的承上启下。歌剧采用了音乐“拼贴(collage)”技术,将一些时间跨度较大,素材和风格很不一致的素材粘贴在一起,用于《回家》的音乐中。歌剧《回家》的作曲家就将《母亲你在何方》《望乡词》等现有的音乐拼贴于歌剧,一起来表现人物情感,以此烘托歌剧剧情。最后,在《回家》这一歌剧中,创作团队将音乐的音列、音调特征结合,充分考虑音律搭配等方面调式的灵活运用,将多元化的风格特征体现出来。
五、结语
在歌剧《回家》中,我们很容易感受到那浓郁的民族风俗韵味,创作者采用现代化的呈现方式,将歌剧人物的性格、蕴含浓重的民族味道,运用现代的创作手法,达到歌剧人物性格、角色形象都进行了集中化的出表达,刻画出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并且在歌剧中,采用的民族风俗音乐将故事情节如串珠般链接,并且鲜明的民族音乐特征,让观众与作品产生了一种很强烈的共鸣。
参考文献
[1]吕晓玲.鲁中民间丧葬饮食中的文化符号解读——以莱芜为例[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7(03):125-128.
[2]王富仁.华人女性:东西方性别文化解读新符号[N].中国妇女报,2017-02-14(B02).
[3]肖艳平.象征手法在民族歌剧中的运用——以歌剧《回家》中的“竹”为例[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38(01):136-140.
[4]万山红,杜欢.论多种演唱风格在中国民族歌剧唱段中的运用--以杜欢在歌剧《回家》中罗旺篼的人物唱段运用为例[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38(01):125-127.
[5]伍润华.民族歌剧《回家》的多元音乐风格研究[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38(01):128-131.
[6]闫娜.试论民族歌剧《回家》的文化主题与审美创新性[J].四川戏剧,2016(08):143-145,166.
[7]徐荣荣.民族歌剧《回家》中的女性音乐形象塑造[J].戏剧之家,2016(12):19-21.
作者简介:王静(1976—),汉,湖北钟祥,硕士,江西师范大学教师,主攻声乐演唱与教学。
课题:文化生态视阈下的江西传统民间音乐民俗文化资源研究(项目编号:YG20150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