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储望华钢琴改编曲《解放区的天》的演奏技巧

2018-05-14王晶

北方音乐 2018年11期
关键词:创作手法演奏技巧

【摘要】我国卓越的钢琴家、作曲家储望华的钢琴作品的创作主要是来源于对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与探索,惯用中西结合的音乐创作手法。钢琴曲《解放区的天》就是由民歌《解放区的天》和《咱们领袖毛泽东》这两首民歌综合借鉴改编而来,在乐曲三部曲式结构中,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节奏、曲调等元素被广泛采用。

【关键词】演奏技巧;民族色彩;创作手法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一、作品概述

《解放区的天》是1963年储望华先生在民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和《解放区的天》的传统曲调基础上改编成的钢琴作品。60年代时期音乐界提出“民族、革命、大众化”的号召,当时储望华在参加四清运动时,就有了改编这首民族歌曲为钢琴曲的想法,再加上他与生俱来的对民族音乐的热情,更加激励着他将这首振奋人心的民族歌曲改编为钢琴曲。储望华将歌曲中的“边区”改成“解放区”,有了时代性的特色,作品的曲调也随着歌词的变化而作出了一相应的改变,旋律方面基本还是原来的旋律。储望华倾注了很多的精力在歌曲的乐音上。可以说《解放区的天》的创作承载的是储望华对祖国深深的情,因而得到广泛的流传。

二、曲式结构的特点

钢琴曲《解放区的天》是典型的三部曲式,具有西方音乐曲式的典型特征,同时作者在其中融入了大量中国曲式的元素。全曲分为引子-A(a+a1)-B-A1(a+a1+a2)三段体,但是作者在创作过程充分考虑到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因此在第三部分的创作中采用了(a+a1+a2)的结构,体现了音乐的流动性。从宏观上看,这首钢琴曲的曲式既符合A-B-A式的西方音乐的构思,同时又有A-B-C式的中国传统音乐构思。最后的a2部分,作者将歌曲的旋律暗藏在织体中,整齐划一的十六分音符更是将气氛渲染到欢快和热闹的氛围中(谱例1),钢琴高音区晶莹、清晰的音色一展无余。

谱例1

三、《解放区的天》的演奏技巧

(一)节奏的把握

这首钢琴曲《解放区的天》有我国民族音乐的节奏特点,即运用变化拍子的同时,穿插一些附加时值的拍子。整首曲子的节奏以2/4拍居多,加入一些小篇幅的3/4拍共六次,后又加入一个4拍,最后又回到2/4拍,这种不规则变化的节奏给人留下弹性节怕的印象,展现了我国传统审美中讲求布局井然有序的美学思想。《解放区的天》中,看起来非规律变化的节奏在一大句仍维系着内在的融合与均衡。在西方音乐中运用“附加值”节奏较多的是法国作曲家梅西安。这种节奏在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中也层出不穷,比如《木卡姆》这一维吾尔族音乐中的1/8拍子,会使得音乐情绪富有律动性、生动且活泼。此类节拍在钢琴曲《解放区的天》中恰当的运用,不难看出作曲家在寻求中西音乐节奏特征的统一性。

谱例2

作品的引子部分的整个节奏速度是欢快的(谱例2)。“快-慢-快”是钢琴曲《解放区的天》在节奏上体现出来的最显著特点。作者在开头部分借鉴了民间锣鼓点这一中国传统的的紧张节奏,牢牢地抓住听众的心,在人们的心情紧张到极点难以维持时适时地出现一段舒缓的音乐,此时听众的心情是放松的,此时一连串的“连环扣”式的下行五声音阶,进入音乐的高潮部分,主题旋律被引出,而后结束于激越的节奏中。相比较之前,B段速度倾向于中速、明朗,增加了一种恬谧的感觉。而后A1段又进入之前锣鼓声平、热闹非凡的气氛中,尤其是A2部分,对第一部分情感进行了升华。这一愉悦的速度與开始A部分相呼应。从整首曲子来看,整体速度受到西方音乐严谨的数学等分逻辑思维影响,即采用 “快-慢-快”替代中国传统速度布局。

(二)力度的控制

乐曲引子部分(谱例2)的前4小节分别在不同的音区上展衍变化。右手将力量集中于指尖,要求弹出的音响要强而有穿透力,将右手和弦的最高音强调出来。左手的柱式要强而有力,将力量下沉,重音的力度要有所变化,精神饱满地修饰欢天喜地的热闹场景。

随后的4小节随着乐曲情感脉络的发展越发欢快。右手的旋律采用了十六分音符急速地跑动,并重复相同的节奏型来表现兴奋的、热闹的情绪与场景。左手和弦要运用手腕的力量,手指尖贴键,有弹性的演奏。紧接着双手一同以五声音阶式旋律进行了4小结的下行模进,音乐循序渐进的发展,用一个铿锵有力的四分音符,利索的以主音结束引子部分。(谱例3)

谱例3

(三)触键方式

A段(15-30小节)的主题旋律直接引用河北民歌《解放区的天》的曲调,采用乐句与歌词完全统一的结构。右手手指用力量绷住,指尖要求力量均衡切富有弹性的采用轮指的指法匀速速触键,快速的轮指演奏,要求清晰、有颗粒感,弹奏附点节奏要采用“长强软弱”的原则,将两个音符弹出悠起来的感觉。左手伴奏以八分音符的分解和弦欢快的、有动律地弹奏,看起来不经意的修饰,实际上是在效仿锣鼓的鼓点,像极了轻盈的秧歌步。

谱例4

B段的主题旋律是引用了《咱们的领袖毛泽东》这首歌曲,具有舒缓、起伏的流动性,情绪、伴奏织体线条拉长,力度也相应的减弱,速度与A段对比较明显,由A段热情、活跃的快板转为歌唱、抒情的中板速度。右手不仅要在小字2组、小字3组将旋律清晰的弹奏出来,还要照顾旋律下烘托的声部,柔和的、抒情的弹奏出来,触键要慢但不能虚。左手运用了我国五声音阶式的琶音伴奏音型,要求用手臂力量带动手腕、再带动手指,用上行的惯性流动着轻触琴键,宛若和着旋律柔声歌唱。在该段的74小节(谱例4),左手在低音区重复了该段的最后一句的旋律,以加深印象,用减弱、减慢,为乐曲的审美体验留有一分期待感。在第83小节,恢复到主题速度,乐曲进入采用了引子为素材变奏而成的连接段,音乐进入到以引子为材料变奏的连接部。

(四)情感的表达

A段前14小节以一段热情、奔放的引子拉开了序幕。接下来的4小节仿佛像是开场锣鼓的结束,同时也为第一段主题的出现做好准备,36-46小节的变奏使得音色更为明亮,情绪更加激动,气氛也更加热烈。过渡段时在我国陇东红色民歌《咱们领袖毛泽东》的旋律基础上,运用了我国传统四句式起、承、转、合的结构,充满了质朴与浓厚的地方韵味。充分表达了解放区人民难以抑制的激动、兴奋之情。

B段是人们对伟大领袖的深情诉说娓娓道来,节奏比较舒缓,与第一段的欢庆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人民对于民主制度,对于中国共产党,对于我们的伟大领袖的深切感激之情。

A1段第129小节开始的尾声与引子遥相呼应,将音乐的喜悦情绪一直延续着。在159小节稍作短暂的放松与舒缓后,160小节回到原速,力度为ff,用扣人心弦的八度和弦在强奏中结束全曲,淋漓尽致的将人们兴奋激动的情绪得以宣泄。

四、结语

储望华钢琴曲《解放区的天》的创作,是作曲家个人经历的积淀,倾注了毕生的艺术精力。乐曲将人民热烈拥护我们的领袖的生动场面描述出来,描绘了解放区人民锣鼓熏天、欢歌笑语,歌舞新生活的热闹场景,表达出了解放区人民对美好新生活的向往。在演奏的过程中只有深切的体会并展现这种热烈的情感,才能真切地将翻身做主人的老百姓对共产党和民主政府的爱戴与拥护之情重现。

参考文献

[1]储望华.《解放区的天》钢琴独奏曲[M].北京:音乐出版社,1965.

[2]唐冰莉.浅析储望华改编的钢琴曲《解放区的天》[J].大家,2012(05).

[3]蒋中一.储望华民歌元素钢琴改编曲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2015(04).

作者简介:王晶(1985— ),女,籍贯:山西太原,学历:硕士 ,职称:讲师,一级演员,毕业于西南大学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研究方向:钢琴表演与教学研究。山西省文联、山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职工音乐家协会会员,全国社会艺术水平钢琴考级考官。

猜你喜欢

创作手法演奏技巧
试论动画电影的声音元素及创作手法
肖邦艺术歌曲的“悲情”体现
关于古筝演奏技巧发展的若干思考
海顿弦乐四重奏《骑士》的作品风格和演奏分析
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
浅谈二胡传统作品与移植作品演奏技巧的特点及异同
以《大协奏曲》为例分析施尼凯特作曲中背景与结构的创作手法
浅谈辽剧武戏《三战张月娥》之我饰演张月娥的切身体会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