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周期律的破解

2018-05-14董学征

好日子(下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赶考反腐十九大

摘 要: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走过了九十年艰辛而辉煌的历程。新中国的成就举世瞩目。然而,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作为执政党必须清醒认识到,“赶考”之路荆棘丛生,跳出历史周期律的“赶考”命题仍需破解。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赶考”;历史周期律;十九大;反腐

1、执政前夕提出的“赶考”命题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解放战争胜利已成定局。在革命胜利的前夕,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没有沉浸陶醉在即将取得执政地位的喜悦中,而是在苦苦思索这样一个沉重的历史命题:中国共产党能不能跳出“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周期律?能不能长久执政和为人民执好政?

深谙中国历史和国情的毛泽东看到,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农民起义建立的政权,还是封建王朝的更替,无一不是开国时期励精图治,逐步创造太平盛世;但奢靡腐化之风也随之盛行泛滥,国运由此从鼎盛走向无力回天的衰亡。1945年7月4日,毛泽东和民主人士黄炎培进行了“周期律”的著名对话。黄炎培意味深长地说:“我生60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毛泽东当即回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正是站在由农村到城市、由战争到和平、由革命到执政、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转折的历史方位上,毛泽东预见到:“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如果任其泛滥,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就可能被“不拿枪的敌人”所征服,我们党丧失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其亡也忽”成为现实并非没有可能。他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谆谆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离开西柏坡赴北平的路上,毛泽东意味深长地对同志们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绝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2、21世纪具有空前坚实基础

新中国成立六十八年来,中国共产党历经曲折艰辛探索,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的“赶考”答卷,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拥有了雄厚的执政资源,为新世纪的继续“赶考”、继续破解历史周期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中国共产党执政六十八年考出了好成绩。建国伊始,我党在经济封锁、军事威胁的外部环境下,在国内满目疮痍、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克服重重困难,奋发努力,勤俭建国,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顺利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然而,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历经艰辛和曲折,特别是出现了“大跃进”和十年“文革”这样的严重失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中国共产党执政六十八年积累了丰富经验。在长期执政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和运用自身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探索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基本经验。

3.大发展中狠抓廉政建设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这是党中央对反腐败斗争提出的新判断、新要求和新部署。党的十八来以来,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是反腐败问题,党中央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是反腐败问题,反腐倡廉取得的显著成效是反腐败问题。

反腐败斗争要从具体问题抓起,才能抓到实处、抓到根本、抓住要害、抓出成效。自从中央八项规定以来,请客送礼,行贿受贿,吃吃喝喝,拉拉扯扯,任意妄为,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从中央八项规定开始,中央关于反腐败的重大举措不断出台,既打老虎又拍苍蝇,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有多少腐败分子就清除多少,没有限额,没有“铁帽子王”,没有不敢摸的“老虎屁股”,一批又一批腐败分子被送上了历史的“断头台”。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知难而进、勇于担当,腐败问题——这个全球性难题,在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斗争中,迎刃而解。

通过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扎起了反腐败的“铁篱笆”,建立了反腐败的“铁笼子”,架起了反腐败的“高压线”,充分彰显反腐败制度建设的威慑力量,充分体现反腐败党纪国法的执行力度。现在,正气上升,邪气坠地,民情高涨,群众滿意,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以反腐败斗争形成压倒性态势而载入史册。

与此同时,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逐步确立起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成为全党共识,大家发自内心地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党内政治生活趋向正常健康,风清气正,团结统一,充满生机与活力。

党的十九大强调,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不管腐败分子逃到哪里,都要缉拿归案、绳之以法。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正是这不忘初心扎根心底,心也始终与人民连在一起,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指导下的民主,打破历史周期律。

结语

在祖国的建设大潮中,一代代的革命先辈前赴后继,共同筑建了这日益繁荣强盛的新中国。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深感责任重大,牢记十九大报告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团结周围人民群众,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革命事业之中,为祖国建设发发光发热,添砖加瓦!

作者简介:

董学征,男,汉族,1993——,山东高唐人,就读于聊城大学,2017级音乐与舞蹈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音乐(声乐表演)。

猜你喜欢

赶考反腐十九大
“十九大”行情拉开序幕
为十九大召开 做好三个准备
“十九大”火爆朋友圈的深意(焦点话题)
为“十九大”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浅析公务员心理成长与健康建设的反腐意义
律师“赶考”法官
不忘初心,继续“赶考”
中国经济不存在“东北化”可能
反腐报道娱乐化之忧
官员勿被“权力”扭曲心理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