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治疗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干预实验的研究

2018-05-14董学征

好日子(下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儿童

摘 要:要传达思想和观念,语言是最好的手段,而要传达情感,音乐则是最好的方法。音乐是最自然的方式,人从孩童开始就会哼唱,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着不同的哼唱时期,但是不管是那一时期,都是最自然的内心情感的流露。

关键词:儿童;艺术治疗;攻击性行为

1、概 述

(1)选题缘起

“攻击行为”在心理学上被定义为是一种经常性的有意地挑衅和伤害他人的行为。本文研究的是“儿童的攻击行为”,所以我认为“儿童攻击行为”是指在儿童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儿童出现的身体上的进攻,言语上的攻击等侵犯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打,踢,咬,大声叫嚷,叫喊名字,骂人,暴力,抢走别人的东西等。

(2)文献综述

1.“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研究现状

①生物学理论。生物本能论者认为,攻击是一种人类与动物与生俱来的本能,为了生存及演化,会由遗传机制传给后代,允许攻击这种被进化的本能保护作用存在,并希望提供合理的发泄渠道。

②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认为,人类有两种本能,其中“死之本能”会以攻击的形式,将个体内积累的能量释放出来,当个人内心积累过多压力时,会通过宣泄的方式释放出来,攻击即是一种常见的宣泄方式。

③社会学习论。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论认为攻击行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观察、模仿的过程而获得的,他认为个体会通过观察榜样人物的行为所收到的赏罚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表现,儿童的攻击行为是观察学习的结果,是通过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观察、模仿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

2.艺术治疗的研究现状

艺术治疗由于表现艺术的不同,所采取的艺术活动形式也不一样,在艺术治疗的干预研究中,主要采取的表现形式有书法、绘画、戏剧等。

蔡明富对14名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实施八周,每周三次书法治疗,结果发现,对于观察情景中的冲动、注意力行为,对自己及外界接纳态度等具有立即辅导效果,但仍未显现出长期辅导效果。

2、艺术治疗

(1)艺术治疗及其特征

①艺术治疗的定义。通过表现性艺术(如音乐、舞蹈、戏剧、诗词等,其中视觉艺术又包括绘画、雕塑、电影、书法等)来进行心理诊断和心理治疗的一门学问。

②艺术治疗的特征。艺术治疗具有非言语沟通的特质,治疗的对象比较广,可以是一种愤怒、敌视感觉的发泄,且能为社会接受,不伤害他人。艺术治疗可以促进儿童的感觉统合,成为病人的康复方式之一。

(2)艺术治疗的作用机制

根据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本研究认为,艺术治疗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艺术治疗的生理作用機制:艺术治疗的作用机制之一就是通过调节情绪来改善身心健康,人的身心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生理系统和心理系统是密切联系的。而情绪是在人的身心系统组织之间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之一。

艺术治疗的心理作用机制:传统心理治疗以语言为媒介,认为“认知决定情绪”,而艺术治疗则以艺术为媒介,主张“情绪决定认知”。艺术治疗正是利用艺术对情绪的直接影响作用来改善人的消极的、负性情绪状态,激发积极的、正性情绪,使人获得合理的、正确的认知观念,进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艺术治疗的社会作用机制:艺术治疗主要是通过调节和改善自我表达,以及建立和发展人际社会关系这两个方面来实现其社会作用机制:艺术治疗通过开展各种诸如音乐、绘画、影视、雕塑等一系列的艺术活动,为攻击性行为的儿童提供一个可以利用艺术来宣泄内心情感和自我表达的机会。

3、艺术治疗对儿童攻击性的干预实验

(1)本研究的目标

本究针对的是具有攻击性的儿童,目标是控制并消退攻击性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本研究的基本过程

1.研究方法

本研究根据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实验法等。

2.研究对象

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一名,本儿童为某学校二年级学生,年龄8岁,男性。在去学校的招募过程中,儿童家长带领儿童报名,经过面谈确定了此男童为研究对象。

3.研究过程

(1)前期调查。初步了解研究对象存在的问题,为整个研究确定方向。深入学校大班,观察研究中,调查儿童教师、被干预儿童的同学,均反映该生没有明显攻击性,在学校的主要表现为:沉默、内向,很敏感,不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常常处于被动状态,很少与发生摩擦。但是,通过与被干预男童的家长沟通得知,该男童在家中比较固执,经常与妈妈发生冲突,家里的物品经常遭到破坏,对妈妈有身体攻击。妈妈对性格内向却爱发脾气的儿子的教育方式就是批评、体罚。该男童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和认同感、归属感危机。家长对此很无奈。

(2)制定治疗方案。制定方案主要根据“儿童由于愤怒、报复的情绪而产生的攻击性”的问题以及艺术治疗的理论。

(3)实施干预过程。第一次正式实验时,该男童对本研究者持有高度戒备,整个活动他都拒绝参加,表情木讷,对音乐指令“蹲下”“起立”等没有反应。

该男童和本研究者的关系变化发生在第三次音乐治疗。由于当时教室外下着雨,本研究者立刻采用了《下大雨了》这首歌作为本次活动的背景音乐。本研究者让该男童随着音乐做拍手、跺脚等律动动作表现出下大雨的状态和自己的感受。该男童第一次表现出对治疗活动的兴趣,主动跟本研究者做模仿动作。此后,该男童只要看到本研究者,就会唱出歌词“下大雨了”“哗啦哗啦”,表示亲密。此后,该男童在团体治疗中的表现也趋于积极。第十二次音乐活动:在《大西瓜》音乐律动活动中,该男童模仿歌曲中大西瓜发芽、开花、结果的动作,并且很标准,并多次发出笑声。他首次允许本研究者与他一起进行互动,表现出合作意识。随后该男童还主动拉起本研究者的手聊天,他对音乐律动模仿和唱歌的喜爱拉近了他与本研究者的心理距离,有了接纳别人的意识。第十五次音乐活动:《我是一个小铃,铃铃铃》乐器演奏和抛球运动。本次活动让儿童分别挑选自己喜欢的乐器(铃铛、沙锤、响棒),在老师的指令下及时演奏出各自手中的乐器。该男童情绪稳定,对于老师的简单指令他能够作出反应,动作标准。在抛球活动中,他与本研究者积极合作。当本研究者发出“接、快”等指令时,他能迅速做出反应。

在随后的几次活动中,该男童表现良好,特别是对歌曲的学唱和 带节奏的肢体动作的模仿中,他都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能够集中注意力,情绪稳定,积极参加活动。

(三)研究结果

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发现,被干预男童从一开始的内向、被动、不说话、不参与,渐渐变得较为放松、主动,能自由抒发自己的意见与想法,并主动进行人际交往,表现出明显的进步。在此团体中,由于其他儿童创造了比较良好的氛围,再加上艺术作为治疗的媒介,使儿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变得更加容易、安全,被干预儿童能够比较放心地表达自己,宣泄出压抑的情绪。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人对于包括艺术治疗在内的艺术治疗认可、接纳,艺术治疗已经成为很多团体首选的心理治疗手段。希望获得各位专家、老师的批评指正。在学校教育中,应重视艺术教育,真正的做到儿童智商、情商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英]苏珊·布查尔特.艺术治疗实践方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2][美]Eric·Jensen.艺术教育与脑的开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董学征,男,汉族,1993——,山东高唐人,就读于聊城大学,2017级音乐与舞蹈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音乐(声乐表演)。

猜你喜欢

攻击性行为儿童
因为喜欢儿童 所以儿童喜欢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干预与反思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试析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留守儿童
让人无法理解的儿童
六一儿童
一例攻击性行为学生的个案研究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干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