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教学,从“新”处抓起
2018-05-14孙丽
【摘要】视唱训练是走进音乐专业领域的一个重要学习过程,也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个人也积累了一些心得,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以期在今后的視唱教学中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视唱训练;节奏;音准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视唱教学的好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检测出音乐教学水平及质量的优劣,音乐教育工作者应给予高度重视。那么,通过哪些方式才能使视唱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呢?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节奏训练
音的长短按照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就叫做节奏,它表达的是音与音之间的长短关系,是音乐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在音乐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德国音乐家奥尔夫就曾提出“节奏第一”的口号,足见节奏在音乐中的特殊地位。在教学中,应首先使学生对常用的音符(包括单纯音符和附点音符两大类)和休止符时值有准确而清晰的认知,并通过长期进行的节奏与节拍的配合读出,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由各种音符与休止符时值长短的协调搭配而产生的不同声响效果,增强节奏感。
二、音准训练
音准是学习音乐的又一必备条件,它是一种根本性的音乐素质,“五音不全”是绝对学不好音乐的。培养学生良好的音准概念,关键是要训练学生把握每个音高的独立准确性和音程距离的绝对控制能力,也就是要多进行听音和听唱练习,注重练耳。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发音体振动频率的不同,来刺激人的大脑对音高低的位置感知,从而加强学生对音的听觉感知能力、对音的记忆反应能力和对音的辨别分析能力,逐步使学生具有一副能准确表达声音的“嗓子”和辨音能力极强的灵敏“耳朵”。
三、强弱训练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节奏的强弱训练,致使节奏的视读不仅音响效果“平铺直叙”,更重要的是缺少了音乐本身潜在的自然流动,因此,节奏与节拍是相互并存的要素,二者在音乐学习活动中缺一不可。强拍和弱拍的循环重复叫做节拍,它表达的是音与音之间的强弱关系,在音乐中起到律动感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应先从拍号的学习入手,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常用拍号(如四二拍、四三拍、四四拍、八三拍、八六拍等)的不同强弱循环关系,以及改变节拍原有强弱规律的切分节奏、音符时值的特殊划分等不同节奏效果关系和特点,学会深刻剖析并充分掌握作品的内涵。
四、综合训练
为使学生自信而愉快地接受视唱训练,在教学实践中还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先易后难原则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应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可以首先从独立而简单的知识分点入手,通过加强认知理解与实践学习,使学生视唱水平逐步提高。这样的训练可弱化学生对知识难点的恐惧度,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音准概念,从而全面提升视唱水平。
(二)以“生”带“熟”原则
初学时,可通过单音与音阶“搭桥”练习的训练,逐步使单音、音程、节奏和读谱知识得到练习和巩固,为流畅、完整、熟练地视唱全曲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可选择穿插一些熟悉的音乐作品,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自主演唱,这种训练技巧的使用与熟悉作品的感受相结合的强烈呼应效果,会激发学生极大的成就感,使今后学习具有了方法、兴趣和动力。
(三)综合练习原则
任何针对性的练习只能是对一个或几个重、难点的掌握,而视唱能力则必须从音准、强弱、识谱等诸方面进行有效提高才能够达到,所以学生具备一定的视唱能力后,就要进行综合性的阶段练习,以尽快达到独立视唱歌曲的目的。也就是说,除了简单、熟悉的视唱外,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技巧,选择有难度和针对性的视唱曲目进行练习,既可增加专业技术难度,又扩大了视野,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技术训练。
(四)注重实践原则
视唱技能的把握,绝非是单纯的理性认知活动,而是一种综合的感性实践活动。它要求学生在大脑的指挥下,通过眼观、手拍、口唱、耳听、心想的同时并用,在清晰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反复强化练习、实践以积累丰富的专业经验。可以说,视唱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听觉经验的积累,因此要通过多唱、多练,才能达到熟练而准确无误地表达作品思想内涵的能力。
总之,视唱教学如果仅有音乐专业与技能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与专业以外学科间横向交融的基础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挑战与需求。
作者简介:孙丽(1970—),女,汉族,河南省焦作市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