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公共音乐课教学问题探析
2018-05-14黄三明
黄三明
[摘 要]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最基础的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是学生教育的启蒙阶段。公共音乐课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具有辅助作用的公共课程,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学前教育专业开展公共音乐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关 键 词]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公共音乐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5-0082-02
音乐课是中职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公共课,唱歌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备的一项专业技能。公共音乐课对学前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培养从业能力的作用。
学前教育以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培养目标,以培育能够在学前教育机构从事教育、保育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和专业管理人员为主。唱歌、跳舞技能是学前专业学生必备的一项技能,所以学前教育专业公共音乐课的教育、形成专业唱跳技能必不可少。音乐课的价值在于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我国在《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文件对中职教育公共音乐课的开展做出了详细规定。大纲的颁布为中职学校公共音乐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提供了基本方向,但同时大纲的颁布也对公共音乐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幼稚教育是人生之基础,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的习惯、趋向、态度多半是在五岁之前培养成功的。”所以,幼儿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能力和音乐表现技能更能提升幼儿教育的质量。古人说:“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中职学校作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专业场所,有责任培养全能型的幼儿从教者,以适应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需求。音乐是幼儿最初接触的最为基础的部分,幼儿教师具有较高的唱跳技能对培育学生的“音乐细胞”更为重要。
一、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公共音乐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自从大纲颁布以来,各所中职学校都在致力于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尤其是公共音乐课的教学改革和调整,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公共音乐课的教学依然存在部分问题,还需要学前专业的师生共同努力来提高音乐课的教学效率。
(一)课外音乐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
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拓展模块中音乐教学主要集中在课外音乐活动,即第二课堂,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自大纲颁布以来,学前教育专业一直致力于课外音乐活动的开发和创新,但是,在课外音乐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依然还存在一点问题,即课外音乐活动的参与人数不多,同时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学前教育的课程门类较多,学前教育专业需要学习幼儿园语言教育、数学教育、体育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科学教学、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等国家和市级规定的课程和学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学习任务繁重,可能会影响学生对课外音乐活动的兴趣。另一方面是课外音乐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没有新意,无法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而且课外音乐活动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空泛的内容和枯燥的活动形式使学生感觉力不从心。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陈旧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课程内容模块较多,学前教育专业公共音乐课教学内容主要有乐理、听音练耳教学、视唱教学、声乐教学和演唱教材歌曲等。学习内容较多,往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按照不同的模块教学,将各大部分教学内容孤立起来教学,这有利于学生音乐某一方面专业能力的培养和系统学习,但不利于音乐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和音乐各种技能的形成。独立教学法从培养学生的音乐教学综合能力方面来说并不可取。怎样更好地将各模块的独立教学和结合教学结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能力是师生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在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公共音乐课往往教学形式单一,老师在讲台上唱,学生模仿即可。而音乐欣赏课也是老师单刀直入地进行作品分析或让学生自主赏析作品,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觉得课堂枯燥乏味,进入被动学习状态。
二、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改进措施
音乐课是一门审美教育课程,应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乐趣和美的享受。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公共音乐课的教学最关键的改革在如何以科学、合理而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一)创设音乐教学情境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必须有宽阔的视野,对音乐教育的各种影响因素予以高度重视,音乐教学的最初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实现情感化教学。公共音乐课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音乐曲目的创作都不是凭空诞生的,每一首音乐曲目都有自己创作的背景,每一首音乐曲目都表达了创作者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感受。声乐部分和音乐欣赏是公共音乐课的重要内容,如果教师在讲到音乐曲目的時候避免单调的教师唱学生模仿的死循环和单刀直入的直接进行赏析和乐理分析,那么在练习之前教师应讲解曲目创作的背景或者组织学生搜集资料并且在上课时与同学分享。在了解了一定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后,学生更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高,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高。而且在深入了解创作背景基础上的音乐赏析更能引导学生找到音乐曲目中的亮点和情感基点,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水平。在增加曲目知识的环节,我们不仅限于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还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节目相关的文学作品或戏曲表演等,再辅以语言讲解,引导学生熟悉与曲目相关的知识。
其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从事教育的对象是幼儿,所以公共音乐课还应该与专业相结合,培养学生在幼儿教育方面的能力。律动是现在国民幼儿教育中提倡的最为欢迎的幼儿歌唱形式,幼儿最初都会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教师应在课堂中加入部分律动曲目,鼓励学生在表演时带有丰富的表情,动作要大方得体,将来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课外音乐活动
课外音乐活动是公共音乐课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学生在课外音乐活动中也能学到很多超越课本教材的知识。学校应在合理调整学前专业教学内容的同时,将改革重点放在课外音乐活动上,创新课外音乐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在组织和策划音乐活动时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活动对学生的意义和价值。另外,教师或学生班干部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制定不同的主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课外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活动组织策划能力。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学前教育是特殊的基础教育,其特殊性决定了将来从事的幼儿教学工作离不开游戏活动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学前教育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设计、组织和指导幼儿活动的能力。
课外音乐活动要从学校的资源、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认可能力出发策划活动内容和方式;课外音乐活动要做到技、情、趣的协调统一,即活动内容丰富充实,与课本知识紧密相连,还要具有艺术性,活动形式灵活不拘束,富有吸引力,使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音乐理论知识,同时在艺术实践中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音乐欣赏水平,将知识、技能更好地转化为表现音乐的能力。最后,每所中职院校所在的地方一定都有当地的文化特色,尤其是音乐特色。学生应积极寻找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和活动模式,将本地的音乐结合新元素进行再创造,将具有当地地方特色的音乐进行改造与传承,并且创新表演形式。音乐是当地音乐的采风,对当地的学生来说更容易获得音乐资源,更容易从当地传统音乐人那儿学得表演精华,而且由于是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和兴趣。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运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由德国著名的作曲家奥尔夫创建的一种先进而具有特色的音乐教学法,它用最能与儿童产生音乐共鸣的类似于儿歌、拍手、讲故事、唱歌或做游戏等形式培养教育对象的节奏感和听力。这种教学法具有多元性、综合性、即兴性的特点。奥尔夫认为,传统的音乐教学法过于舍本求末,过度强调唱歌技巧,而忽略了音乐的生命力、创造和表达。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现代音乐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仅能应用于儿童教育中,而且在中职学前专业的教学工作中同样受用。因为学前专业学生将来从事教育的对象是幼儿,从学生阶段开始接触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仅会使教学内容和形式变得更加生动,而且能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积累教育经验。
音乐基础理论课是公共音乐课的基础部分,乐理和视唱课的教学要避免仅仅讲授抽象理论知识和单一的视唱,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其中效果更佳,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比如,在讲解音符时值这一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应用奥尔夫教学法中的格子节奏练习,将不同时值的音符放入不同的格子中,这样音符知识学起来就变得生动活泼,不再僵硬枯燥。课堂的气氛也会由沉闷变得欢乐愉悦,在这种活跃积极的学习状态下,音乐课的教学质量自然会明显提高。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提倡即兴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比如,在进行节奏训练中,教师应给出固定的节奏,学生根据老师指定的节奏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利用类似于单人节奏、双人节奏和小组节奏等形式进行即兴创造。这样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学前教育的音乐课一般都是集体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除了教材中的内容,我们还可以引入其他经典曲目,比如匈牙利音乐体系中的柯达伊的《孔雀变奏曲》和柴可夫斯基的《那不勒斯舞曲》等经典曲目。钢琴曲、小提琴曲等乐曲的学习同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
三、小結
学前教育在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是为社会输送从事幼儿教育优秀人才的重要场所,应积极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开采原生态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式,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努力提高公共音乐课的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职业奠定坚实的能力基础。
参考文献:
[1]朱珊.浅析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公共音乐课的教学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7(7).
[2]戴丽艳.中职学校公共音乐课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以广州市信息工程职业学校为例[J].音乐时空,2016(5).